网上有关“卫星通信的我国卫星通信的现状和展望 ”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卫星通信的我国卫星通信的现状和展望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 ,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从1970年4月,自中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起,中国通信卫星事业发展已近50年 。据忧思科学家联盟统计截至2020年8月份 ,全球在轨通信卫星1378颗,其中美国、英国和俄罗斯是国外通信卫星领域的前三强,中国通信卫星数为52颗 ,与美国相差甚远。
2019年中国共发射卫星54颗,其中通信卫星12颗,占比为22.2% ,比例快速提升。伴随低轨宽带通信卫星系统应用领域不断成熟 、火箭发射能力提升、成本下降,中国低轨宽带通信卫星市场空间有望快速发展。
中国通信卫星行业——定义及分类
通信卫星是人造卫星的一种,是卫星通信系统的空间部分 。作为无线电通信中继站 ,通信卫星通过转发无线电信号,实现卫星通信地球站之间或地球站与航天器之间的无线电通信。
通信卫星可传输电话、电报、传真 、数据和电视等信息。一颗地球静止轨道通信卫星约可覆盖40%的地球表面,使覆盖区内的任何地面、海上、空中的通信站能同时相互通信 。在赤道上空等间隔分布的3颗地球静止轨道通信卫星可以实现除两极部分地区外的全球通信。
中国通信卫星发展历程
从1970年4月 ,自中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起,中国通信卫星事业发展已近50年。在通信卫星研制领域,经过“东方红二号” 、“东方红三号 ”、“东方红四号”、“东方红五号”四代卫星的研发经验积累,中国通信卫星行业目前可研制固定卫星 、中继卫星和直播卫星等通信卫星 ,通信卫星频谱范围涉及S、C、Ku 、Ka等各个频段,卫星等级涵盖小型到超大型卫星 。中国已成为全球范围内少数可独立设计、研制大容量通信卫星的国家之一。
中国在通信卫星数量上远远落后美国
国外通信卫星领域的发射活动与各国整体发展能力和在轨规模相适应。国外通信卫星领域的发射活动与各国整体发展能力和在轨规模相适应 。据忧思科学家联盟统计截至2020年8月份,全球在轨通信卫星1378颗 ,其中美国、英国和俄罗斯是国外通信卫星领域的前三强,中国通信卫星数为52颗,与美国相差甚远。而日本 、印度、加拿大等国位列其后 ,通信卫星数均在20颗以上。
中国通信卫星的发射占比逐渐增加
2019年中国共发射卫星54颗,其中通信卫星12颗,占比为22.2% ,比例快速提升 。中国通信卫星数量占比与美国相比差距较大,可见未开发市场空间巨大。伴随低轨宽带通信卫星系统应用领域不断成熟、火箭发射能力提升、成本下降,中国低轨宽带通信卫星市场空间有望增速发展。
国内低轨卫星通信计划蓬勃开启
由于过去卫星通信成本较高 、传输速度较差 ,加之我国拥有较为发达的地面通信系统建设,我国的卫星通信市场特别是民用卫星通信市场规模较小,渗透率较低。根据中国电信统计,截至2019年底中国卫星通信市场仅有约30多万用户 。但随着国家重点项目建设、政策引导和建设成本降低 ,我国企业也积极推出了多个通信卫星星座计划。
2018年12月,我国分别发射了低轨宽带卫星通信系统“虹云 ”工程和“鸿雁”星座的首发星,标志着我国低轨宽带卫星通信系统建设实现零的突破。2020年4月 ,卫星互联网被正式纳入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国家战略,更是为通信卫星发展注入了强心剂 。
—— 更多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卫星应用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人类通过几千年的不懈努力,终于实现了飞上长空、探索宇宙的美好愿望 ,迎来了标志着人类社会文明高度发展的航空航天时代。随着世界新技术革命的到来,新技术 、新思想和新方法的应用,航空技术和航天技术将出现更大的飞跃 ,将在发展现代人类文明的三大支柱——信息、能源和材料的事业中做出更大的贡献。
航空技术将运用微电子技术、计算机 、新材料、新工艺和新能源来发展性能更优良的产品扩大应用范围 。航空器将进一步向一体化、综合化 、信息化的方向发展。新动力、新气动布局、新材料 、新技术的应用将大大改善飞机的性能。飞机的载重能力、机动性、适应性和经济性都将有新的突破 。即使是制造噪声低、污染少 、经济性能好的远程超音速客机这样一类复杂的飞机,从科学技术角度来说,也是完全可能的 ,关键在于人们对这种需要的迫切程度以及是否值得花费巨大的人力和物力。这种飞机将把洲际旅行时间缩短到几个小时。航空运输将会更普及、更安全、更经济,为人类的工作 、旅游和生活带来更多的方便 。航空器将在农业、牧业、渔业 、探矿、气象、体育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航天技术将进入大规模开发和利用近地空间的新阶段。直接为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服务的各种应用卫星正向高性能 、多用途的方向发展,以获取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使航天活动进一步商业化。随着航天飞机和其他新型空间运输系统的使用、空间组装和检修技术的成熟 ,人类将有可能在太空建造各种大型空间系统 。在近地空间将建立起永久性航天站、太阳能电站和空间工厂,甚至可能建立空间城市和开展空间旅游,太空将成为人类频繁往来的新场所。利用永久性航天站进行长期的科学研究和实验 ,可促使天文学 、地学、生物学、物理学和化学等产生新的突破。从太空将获取信息、材料和能源,直接造福于人类 。航天活动将为解决人类面临的能源 、生态、环境和人口等问题开辟多种新途径。各种空间探测器可能飞遍太阳系的“天涯海角”,为揭开太阳系的形成和生命起源之谜提供资料。人类在月球建立基地、到达火星和其他行星 ,还面临着费用过于庞大和许多有待克服的困难 。但星际航行只有在光子火箭获得成功和很多有关科学技术有了更大发展之后,才有可能实现。
另一方面,未来航空航天的军事应用将会进一步强化 ,太空武器有可能进入实用阶段。但是,人类的历史总是向前发展的,和平 、进步、幸福是地球上绝大多数人的愿望 。科学技术的发展最终要达到造福人类的目的。航空航天事业也将沿着这条道路前进 ,在这个人类空前规模的伟大事业中,约占人类总人口1/4的中国人民必将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航天科技在现代通信的应用
卫星通信是航天技术服务人类日常生活的杰出范例 。世界第一颗用于通信的试验卫星是在1958年底发射成功的。它在通信方面的应用立即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但通信卫星的真正发展是在60年代,并在以后的年代得到进一步完善和提高。通信卫星的发展是从探索利用卫星传播无线电信号的可能性开始的,中间经过了只反射电波的被动式通信卫星、有放大作用的主动式通信卫星 ,以及地球低轨道 、中轨道、高轨道、圆轨道 、大椭圆轨道等卫星的技术探索,直到发射成功高悬地球赤道上空36000千米处的地球同步轨道通信卫星,使卫星通信达到了成熟的实用阶段 。
卫星通信就是利用通信卫星作为中继站进行地球上各点之间的通信 ,是航天技术与通信技术相结合而产生的现代通信手段。它由空间和地面两部分组成。通信卫星由通信天线和通信转发器组成的专用系统来转发无线电信号 。向通信卫星发射无线电信号和接收来自通信卫星信号的组合设备,可设在陆地、海洋船只、大气层中飞行的飞机上,它们分别称为固定地球站和移动地球站。对轨道上通信卫星进行跟踪 、遥测、遥控和监视 ,以保证通信卫星正常工作。这些设备往往和一个标准卫星通信地球站设在同一地点,构成操纵卫星和调度其他地球站业务的卫星通信控制中心 。
卫星通信是通过通信卫星对无线电信号进行放大和转发来实现信号传输的,它不受高层大气、气候、季节 、距离等条件的限制 ,传输质量高、稳定可靠。各地面地球站只要一个天线系统和一套接收发射装置就可进行工作。由于卫星通信的费用与通信距离无关,对远距离通信最为经济 。
卫星通信系统通常都工作在微波频段,工作效率高且通信容量大。例如目前在轨道运行的国际通信卫星是为满足国际电话、电视 、电报及高速数据通信而发射的第五代通信卫星。卫星重量约1?9吨 ,包括太阳能电池帆板在内的最大跨度达15?7米,沿地垂线轴长7?3米 。该卫星拥有12000多条双向话路。
近年的卫星通信又向毫米波频段推进且获得显著进展,通信卫星的体积更趋小巧,通信容量则更大。由于毫米波天线反射器很小就能获得规定的增益和指向 ,因此地面终端也可做得小巧、轻便,目前世界上已出现了便携式地面卫星通信设备,重量只有20千克。使用毫米波卫星通信 ,无论是可靠性、使用寿命或是成本都更具优势 。
航天技术的发展促使通信业务不断扩大,通信卫星不断向专业化方向发展,除国际公共通信卫星外 ,出现了地区性和国内公共卫星通信以及海事卫星 、数据中继卫星、广播卫星等专用通信卫星,使各种专业化通信网日益增多和完善。现在公共卫星通信网、专用卫星通信网遍及全球,它们把地球上人与人之间距离变近 ,关系变得更密切了。人们的工作 、生活离不开的电话、电报、传真 、数据传输和电视都离不开卫星通信,其信息传递之快速、方便不仅给人们带来极大方便,并已成为现代信息社会的支柱 。例如 ,印度尼西亚是一个由几千个岛屿组成的海洋国家,通信曾是这个发展中国家最头痛的事。然而,该国在建成国内公共卫星通信网以后,一下子把几千个岛屿的通信都联网在一起 ,并使其通信事业步入世界的先进行列。通信事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这个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活力 。
又如,在中国 ,用我们自己成功发射的通信卫星完成了广播**电视部、水电部、新华社 、总参通信部等单位预定的电视、广播、电话 、传真等通信业务。现在乌鲁木齐、拉萨等边远城市收不到当日中央电视台节目的日子已成为历史。此外,我国用自己的通信卫星还沟通了北京至乌鲁木齐、拉萨 、昆明的电话线路以及成都至拉萨、昆明、兰州至乌鲁木齐的通信线路,开通了拉萨至全国520个大中城市的长途自动拨号 ,加强了边远地区和首都以及内地的联系 。这对繁荣边疆地区的政治 、经济和文化生活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平均大小只有一辆旅行车的现代通信卫星,可以拥有24个通信转发器,是在地球轨道上飞行的真正的太空交换台 ,它不断接收并转发来自各地奔流不尽的信息。可同时传送12000路长途电话并同时转播若干套电视节目;还能将新闻报刊模板从中心城市发往各地城镇印刷厂,使当地读者能看到当天大都会的报纸、杂志 。
卫星通信,还迅速地向用计算机互连着的综合数据传输(声音、数据 、文字和图像)网络、电视会议、电视教育、数据采集 、新闻报刊模板传递、航空航海通信、远距离诊病和医疗 、政府行政管理、电子邮递和应急救灾等领域迅速发展。因此 ,完全可以说,航天技术不仅改变了通信体系,而且使通信的发展影响着人类社会的生活方式。
航天科技在工业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实际上航天科技的一些重大成就已经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得到了推广应用,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的发展。例如 ,有数十种新材料已应用于机械制造;一些试验台已用于提高民用机械寿命试验;航天飞机的结构试验方法与装置已推广到各种飞行器、新型汽车 、农业机械的研制中;航天飞机的自动着陆系统也已用于民航和货运飞机的全天候着陆控制上;为研制航天飞机和其他航天器而开发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的技术已应用到其他各行各业 。航天技术在民用工业技术领域的推广应用,大大促进了国民经济各个部门的技术更新。
航天技术也给医疗卫生事业带来了福音,利用航天技术的成果来检查和治疗疾病已是屡见不鲜。例如 ,可用航天技术治疗心脏病 。如今可以把人造卫星上的微型电路和镍镉电池移植过来,制成可充电的埋藏式心脏起搏器,帮助病人的心脏工作。这种起搏器体积小、重量轻 ,而且可以从病人体外充电,减少了因更换起搏器给病人带来的痛苦。又如用来监测载人宇宙飞船航天员身体状况的血压检测器,目前放置在美国的各个公共场所 ,供有高血压的病人检查血压,使用很方便 。这种仪器能根据血液流动的声音来分析人体血液情况,测出收缩压和舒张压 ,并能将每次测量的血压数据自动记录下来,供医生治疗时参考。航天技术中的红外摄影和判读技术,可用来确定烧伤病人皮下深处组织的烧伤程度和坏死组织的范围,从而为早期进行切痂植皮手术提供可靠的依据 ,避免本可自动愈合的组织被误切掉。利用航天器上用的敏感辐射计,能测量0?1摄氏度的温度变化 。由于癌组织比正常组织温度高,所以用它能检查出什么地方有癌变。它还能测出人体更深部位的温差。航天技术成果 ,还可用于制造新的医疗卫生器械 。例如,用于航天器上的自动微生物检测器,在地面上15分钟内可测出液体中微生物的含量;利用航天工艺技术可以为下肢瘫痪的病人制造一种能上下楼梯的折叠式扶车等。在空间探测中发展起来的自动光学显微镜 ,可以把在宇宙空间拍摄的不太清楚的图像增强成高分辨率的显示图像。把它用在医学上,可提高X光图像的效果和使其他病理图像更加清晰。
为在地面测控中心能监测航天器上航天员身体状况而发展起来的远距离电子医疗系统,也可用到医疗卫生事业上来 ,这就是遥诊医学 。它可以把偏远地区的医务人员与大城市医院的高级医生联系起来,解决偏远地区疑难病和突发病的治疗问题。例如1989年3月,美国提供一个兼容的卫星地球站设在亚美尼亚共和国 ,开始了国家之间的医疗咨询。美国的医疗设施通过商业卫星公司和国际卫星公司的卫星与亚美尼亚的医院和康复中心连接 。每周两天,每天提供若干小时的单向电视和双向通信能力,以提供医疗咨询,帮助1988年12月亚美尼亚大地震中受伤的人 ,主要是整形外科手术 、理疗和心理咨询,支持康复工作。
关于“卫星通信的我国卫星通信的现状和展望 ”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 ,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sqyy]投稿,不代表乔德林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aodelin.com/cshi/202507-8963.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乔德林的签约作者“sqyy”!
希望本篇文章《卫星通信的我国卫星通信的现状和展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乔德林]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卫星通信的我国卫星通信的现状和展望”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卫星通信的我国卫星通信的现状和展望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