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西藏那曲市色尼区位于哪里”话题很是火热 ,小编也是针对西藏那曲市色尼区位于哪里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
属于:西藏那曲市色尼区
基本概况邮政编码:852000
电话区号:0896
汉语拼音:NaQu
车牌编号:藏E
那曲县位于东经91°12'-93°02' ,北纬30°31'-31°55',地处唐古拉山脉与念青唐古拉山脉之间。南与当雄县接壤,北与聂荣、安多县相连 ,东与比如 、嘉黎县相靠,西与班戈县毗邻。海拔均在4450米以上 。东西最大距离233公里,南北最大距离185公里,总面积1.6万平方公里。
那曲古为苏毗部落 ,是土蕃王朝主要的军事粮草和马匹供应基地,唐宋以来为主要交通驿道。1942年西藏地方政府噶厦设绛曲基巧(即藏北总管,相当于现在的一个市) ,1956年10月自治区筹备委员会在那曲设立基巧办事处,1959年7月6日成立中共那曲县委员会,同年10月7日成立那曲县人民政府 。那曲县曾名黑河县 ,为了不致使我国黑龙江省“黑河市 ”与西藏的“黑河县”重名,1965年11月3日,经国务院批准 ,正式将黑河县改名为“那曲县”。
那曲县管辖3个镇、9个乡,284个村民委员会、3个居民委员会,1020个自然村。全县人口72876人 ,其中非农业人口13941人。县城那曲镇与拉萨相距320公里 。境内以藏族为主,聚居着藏 、汉、回、蒙 、门巴、络巴等民族。全县有寺庙、拉康、日处33所,- 、僧尼1192人。
那曲县属高原亚寒带半干旱季风型气候,其特点是气温低、空气稀薄、大气干洁 、太阳辐射强、日温差大 。年平均气温-1.5℃ ,气温平均日差16.1°C。1月平均气温-13.2℃,年极端最低气温-41.2℃;7月平均气温9.0℃,年极端最高气温23.60℃;0°C以上持续天数164.5天 ,年日照时数2846.9小时。每年10月中旬至次年5月中旬为积雪期和土壤冻结期,年平均霜日103天,7-9月为高原植被生长期 。平均年降水量421.9毫米 ,平均年蒸发量1690.7毫米,平均相对湿度54%。
境内多山,属高原丘陵地形 ,河流纵横;盆地地带湖泊星罗棋布,草原富丽壮阔,牛羊肥美;境内也有终年披雪、气势磅礴 、景象万千、人迹罕至的高原冰川型雪山。
经济概况
2000年那曲县国民生产总值1.31亿元 ,其中第一产业7367万元,第二产业850.24万元,第三产业4923.22万元;牧业总产值8707万元,人均收入1800.71元 。非公有经济发展迅速,市场繁荣 ,商贸兴旺,城市基础设施日益完善,水电供应充裕 ,邮电通讯发达,社会治安状况良好。
一年一度金秋八月在那曲镇城郊隆重举行的“羌塘恰青赛马艺术节 ”是藏北最具民族特色的盛会,它以“文艺搭台、经济唱戏”的形式 ,集经贸 、歌舞、赛马、体育 、服饰表演和民俗风情、草原文化、宗教文化、雪山景观旅游为一体,吸引了众多区内外 、国内外友好人士和团体旅游观光,考察洽谈。“赛马艺术节”已成为招商引资、发展开放型经济的平台 。
那曲县曾被评为全国爱心献功臣行动先进县、国家菜蓝子先进县 、全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全区民政工作先进集体、两次被评为全区双拥模范县 、两次被评为国家计划生育先进县。
经济发展优势
一是产业优势。那曲县是纯牧业县 ,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草原面积1.25万平方公里,可利用草场面积1.05万平方公里 。牲畜品种主要有牦牛、绵羊、山羊和马。2000年各类牲畜存栏998876头(只匹),牛羊毛总产量42.9万公斤 ,山羊绒总产量13万公斤,牛羊皮38万张,牛羊肉总产量543万公斤,奶类总产量560.6万公斤。
二是资源优势 。矿产资源主要有锑 、铅锌、硫、砂金 、水晶、大理石、铜、铬铁 、孔雀石、磁铁矿、石墨 、卤虫等19种。野生动物68种 ,哺乳动物28种,野生鸟类32种,列为国家保护的有:大头羚羊、獐子、水獭 、猞猁、野驴、狗熊 、天鹅、黑颈颌、斑头鹰等。野生植物189种 ,可入药的有虫草 、贝母、雪连花、红景天等 。水能、地热能 、太阳能、风能资源丰富。藏北第一大水力发电站-查龙电站建在那曲镇东30公里处,装机容量10800千瓦;地热电厂装机容量4000千瓦。
三是区位优势 。那曲县是青藏公路(109国道)、黑昌公路(317国道) 、那(曲)班(戈)阿(里)公路的交汇点和在建青藏铁路的中转站。那曲镇是地区、县、镇三级人民政府驻地,是藏北政治 、经济、文化、交通 、信息、通讯中心 ,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比较优势。
四是文化优势 。那曲历史悠久,地灵人杰,文化发达 ,独具羌塘文化特色的人文资源和草原、雪山景观文化开发前景十分广阔。
五是政策优势。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特别是中央给予西藏的优惠政策,是比内地更具吸引力的优势。
自然地理
那曲县位于东经91°12'-93°02',北纬30°31'-31°55' ,地处念青唐古拉山和唐古拉山两大山脉之间 。南与当雄县接壤;北与聂荣县 、安多县毗连;东部紧靠比如县、嘉黎县;西与班戈县为邻。县政府所在地位于东经92°3',北纬31°27',与拉萨相距320公里。西起那么切乡,东至尼玛乡 ,东西长233公里,南起由恰乡,北至德吉乡 ,南北宽185公里 。
境内多山,地势呈西北向东南缓坡状,坡度较为平缓 ,多数山呈浑圆状,属高原丘陵地形。境内为终年积雪、人迹罕至的高原冰川型雪山,山势险峻。西北部绝对海拔高而东南部海拔较低 ,但地势险峻,山峰较多 。由于东南系念青唐古拉山的余脉部分,高差显著 ,群峰林立,交通条件较差,而越向西北方向,地势逐高 ,但高差较小,山势平缓。
那曲县境内主要有西南的桑登康桑山脉、西北的那木热阿山脉 、东南的贡嘎瓦嘎玛山脉和东部的色如山脉、可热阿山脉等。这些山峰均属念青唐古拉山脉的分支山脉或余脉 。境内最高山峰为桑登康桑山峰,其海拔约6500米 ,主峰距那曲镇南100公里。贡嘎瓦山峰,劳普写嘎成山峰、色如拉根山峰等也属终年积雪山峰,海拔高度均在5500米以上。
那曲县境内主要河流是那曲河 、贡曲河、莫曲河、菜油河和劳曲河等 ,均属那曲河的重要支流,许多季节性小河和山溪汇入那曲河或流入境内湖泊之中 。这些河水径流总量约为440万立方米。较大的湖泊有达孜错 、错鄂、乃日崩错、错木如错和夯错等(“错 ”藏语意为湖泊),除了乃日崩错是咸水湖之外 ,其余均为淡水湖。
那曲县属高原亚寒带季风半湿润气候区。这里冬季长达近半年,年温差小,昼夜温差大;年平均气温为-2.1℃ ,元月份平均气温-14.4℃;全年没有绝对无霜期,每年十月至次年五月为风雪期和土壤冻结期,六月到八月为生长期 。年降水量为406.2毫米,多集中在六月至九月间。年蒸发量为1810.3毫米 ,相对湿度只有51%。气候特征是干燥 、多风 。
人口民族
那曲县人口72876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3941人。
由于地广人稀,婚姻方式较为简单 ,成婚多以自由恋爱为主,有女嫁男方,也有男嫁女家的。在形式上还是尊重父母意见 ,请亲友做媒,谚云:部落之事首领定,子女婚事父母定 。婚礼规模取决于双方的家境 ,所谓“豪门狮对虎,富翁财对财,穷人背对背”。
迎亲那天 ,双方家庭都要举行煨桑仪式,以祭故土神灵。出发时首先要向西南走,牵马人手拿九宫八卦图开路 。迎娶人家在帐绳上挂上哈达,帐门两侧各放装满干牛粪的袋子和盛满鲜奶的奶桶。在新人下马处铺一块洁白的毡子 ,上面用青稞画一个吉祥的符号。迎至帐前,先由盛装的年轻妇女向来人敬献“切玛”和青稞酒,迎入帐内入座 。再向两位新人献上吉祥饭“卓玛折司”(油拌人生果饭) ,尔后由亲人和来宾向新人及父母、贵宾敬献哈达,并献上相应的礼物。男女双方亲友各派出一位能说会道的人,争相夸耀各自的主人公 ,将喜庆气氛推向高潮,然后大家尽情地唱歌跳舞。
一般婚礼只进行一天,也有长达三天的。在一个月内 ,新婚夫妇要回娘家小住几天,并举行规模不等的庆宴,婚礼到此才算结束 。
那曲县境内以藏族为主 ,聚居着藏、汉 、回、蒙、门巴、络巴等民族。全县有寺庙 、拉康、日处33所,-、僧尼1192人。
行政区划
那曲县辖3个镇 、9个乡:那曲镇、罗玛镇、古露镇 、香茂乡、油恰乡、那玛切乡 、孔玛乡、达萨乡、洛麦乡 、色雄乡、尼玛乡、达前乡 。共有160个行政村(居委会)。
历史沿革
那曲,藏语意为“黑河 ”。
1751年清王朝派兵平息了珠尔默特那木扎勒事件以后,在那曲建立了藏北高原的第一个宗——坎囊宗 ,并隶属西藏地方噶厦政府管辖 。1942年噶厦政府设立绛恰基巧,管辖藏北牧区和拉萨以北的14个宗,那曲宗(坎囊宗)即为其中之一。1956年10月 ,自治区筹备委员会在那曲设立基巧办事处,那曲宗隶属那曲基巧办事处管辖。1959年10月,那曲县人民政府成立 。隶属那曲(黑河)地区管辖至今。1960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 ,正式将西藏的“黑河地区”改名为“那曲地区”。1965年11月3日,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将黑河县改名为"那曲县" 。
那曲县辖1个镇(那曲镇)、1个区 ,19个乡(达尔庆乡 、达仁乡、达萨尔乡、达姆乡 、德吉乡、恩尼乡、廓隆乡 、廓玛乡、洛麦乡、罗玛乡 、门堆乡、那玛庆乡、尼玛乡 、仁毛乡、色雄乡、香茂乡、羊吉乡 、由恰乡、自日乡),共有267个居(村)委会。
2000年,那曲县辖1个镇、19个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全县总人口81786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那曲镇24364德吉乡3008仁毛乡3089达仁乡3725达萨乡3375罗麦乡2815色雄乡2730尼玛乡3628达前乡3393孔玛乡2322当毛乡2194门地乡2157自日乡3326那么切乡3453恩尼乡2593罗玛乡3537香茂乡2502羊吉乡3012古路乡3203优恰乡3360。
2002年,那曲县由1区 、1镇,19乡 ,3居委会、280村委会调整为3镇、9乡,18居委会 、111村委会:那曲镇、罗玛镇、古路镇 、香茂乡、羊吉乡、那玛切乡 、孔玛乡、达前乡、尼玛乡、色雄乡 、罗麦乡、优恰乡 。
2021年1月,《小康》杂志社推出2021中国春季休闲百佳县市榜单 ,色尼区位列第67位。
2019年12月31日,农业农村部推介色尼区为全国农村创新创业典型县。
2019年8月,2019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名单出炉 ,色尼区在列 。
2019年3月15日,色尼区上榜2018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名单。
2019年,农业农村部推介色尼区为第二批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典型县。
措美县的建制沿革
当雄宗的的赛马会 ,传说是蒙古人传入的,迄今还有个会唱蒙古歌的歌手,到赛马会唱蒙古歌 。当雄赛马会是每年藏历七月十日开始 ,历时三天,延续一月之久,藏语称“中仁从读 ”,含义为请喇嘛念经。实际上原是庆祝丰收 ,开展农牧业产品互市,进行文化娱乐的活动,后来渗入了喇嘛教色彩和政治内容。
从前主持赛马会是八个部落的总头人——诺马基巧 。八个部落的甲本即是通过在这个 *** 上跑马射箭 ,由人们择选出来的。当雄牧民一直把这个节日当作自己最隆重的 *** ,一九一二年 *** 地方 *** 把当雄封赐给色拉寺以后,从此头人的产生改由色拉寺和宗 *** 任命。
当雄赛马的活动内容丰富多采 ,其中主要有:
1 、赛马会的文化娱乐活动是在七月初十至十二,举行三天赛马 。参加比赛的马匹,有各个部落的各级头人马匹 ,有各个部落精选的十匹好马,此外也可以自由参加。赛前的马匹要喂好草料,参赛的选手 ,一般是十二岁以上,二十岁以下的青少年,比赛地点是在宗 *** 门前的肝胆卡儿巴的草场上,赛程十二公里。裁判由各部落的甲本和藏军组成 ,赛时由两个甲本拉绳为起点界线,终点划一白线,鸣枪为号 ,百马齐放。比赛共录二十名,入选者均给予奖励 。第一名到第十名各奖哈达一条,五色彩绸一条 ,另外第一名给藏银一百两,第二名八十两,第三名、第四名给藏银七十两 ,第五名至第十名依次奖银六十五至六十两。从第十一至十二名,没有五色彩绸,只有一条一般哈达 ,奖银是由六十五两,依次减少五两。
另外一个比赛项目是射箭,参加射箭的成员,主要是部落里的各级大小头人 ,每人射三箭,箭靶远距一百公尺,中靶者奖银五两 ,好哈达一条 。
2、赛马射箭的三天中,牧民们特别是青年男女在辛苦一年之后都穿着自己的节日盛装,到这里唱歌跳舞 ,追逐自己喜欢的情侣,洋溢着节日的喜庆。三天后,按色拉寺规定 ,即禁止跳舞和一切娱乐活动。此后的一个月时间即是政治活动和商业交换 。
色拉寺在当雄设宗以后,赛马会即由宗本主持,八个部落的甲本每年轮流由两人经管赛会的举行 ,请色拉寺和色拉寺所属的寺庙喇嘛一百人,来赛会上念经。念经的费用称“吉仁”,从全部族的牧民中摊派,计一个单果交五钱银子 ,两个单果交一涅尕酥油,四赤青稞,二十五岗交八涅尕茶叶 ,一岗交四两盐,两斤土碱。这项经费并不算多,主要的负担是念经期间喇嘛和宗 *** 的耗资 ,数目颇巨,也全由牧民负担 。
赛马会时,宗本和头人之间 ,互相宴请,铺张浪费,先是二个宗本宴请各部落大小头人一天 ,然后八个部落的头人,互相依次宴请,并邀请宗 *** 全体官员参加,然后每个部落向宗本送三克酥油 ,一克奶渣,一条哈达,二十两藏银;各送“涅巴” 、“仲译 ”十五两银 ,一克酥油,一克奶渣,一条哈达;送 *** 十一佣人每人藏银十五 ,哈达一条,除此外,每五十个单果 ,还得给宗 *** 送三驮柴,五钱银,十涅尕酥油。
全宗一年的各种差税负担 ,也是在赛马会上算出宣布的,部落内或者全宗的重大事件,同样也在这个时候宣布。
3、藏历七八月,正是牧产品丰收的季节 ,广大劳动牧民要到集市上去交换农产品和生活用品 。这个 *** 恰好也是一个商业交换的 *** 。远近商人赴会的很多,他们有来自 *** 、日喀则的。有来自江龙 、那曲、旁多等宗的,商品多半是青稞、糌粑 、茶叶、日用品等 ,牧民们携来的畜产品和土特产品进行交换。寺院、宗 *** 、巨商 、富户,也在此时来会上收债,市场上热闹非凡 ,每天数千人 。
吐蕃时期(公元618年—842年)措美属约茹”所辖。
13世纪,元朝时大致为雅桑万户属地。
元朝至正十四年(公元1354年),帕竹地方政权在措美设立了佳孜哲古宗(即后来的哲古宗 ,现在的措美县 ),另外还有达玛组(相当于县级行政单位) 。噶厦政府统治时期仍保留了哲古宗行政区划,统归洛喀(山南)基巧管辖。哲古宗的辖区有:哲古、当许、雪拉;达玛宗的辖区有:波噶 、乃西、具巴、路美 、当巴、下藏。
注:措美县图册来源 1952年8月至1956年6月 ,哲古宗、达玛宗属江孜分工委管辖 。
1956年7月1日,山南分工委正式成立后,哲古宗 、达玛宗属山南分工委辖区。
1959年4月1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155团进驻哲古 ,哲古正式解放。
1959年6月12日,哲古宗、达玛宗合并组成哲古县临时县委,隶属山南分工委 。
1959年7月正式成立哲古县委、县人民政府 ,全县划分为3个区,15个乡,其中 ,牧区4乡 、农区11乡。
1960年设山南专区,将卡珠乡从乃东县辖区划入哲古区(即哲古风景区,措美县辖区)。哲古县属山南专区 。
1961年12月25日 ,从乃西区划出当巴、达玛、藏达、下巴4个乡,组建当巴区委。
1965年11月2日哲古县易名为措美县,县人民政府驻当许 ,措美县区域沿用至今。
1987年撤区并乡,全县的行政区划调整为当许乡 、下藏乡、雪拉乡、波嘎乡 、乃西乡、当巴乡、路美乡 、具巴乡、哲古乡、古堆乡 、扎杂乡、卡珠乡12个乡,46个村委会。
1988年,全县进行撤区并乡 。宗宗乡划入哲古乡 ,金珠、玉美乡划入当许乡,德穷乡划入乃西乡,达玛乡划入路美乡 ,下巴和藏达乡合并为下藏乡。同年底,全县完成撤区并乡工作后,全县共有12个乡。
1997年 ,面积4524平方千米,人口1.23万 。县政府驻当许乡。辖12个乡:当雪乡 、下藏乡、雪拉乡、波嘎乡、乃西乡 、当巴乡、路美乡、居巴乡 、赤古乡、廓堆乡、扎杂乡 、卡珠乡。
1999年,全县12个乡合并为两镇两乡 ,哲古乡、卡珠乡、杂渣乡合并为哲古镇;当许乡 、雪拉乡、玉美乡、波噶乡合并为措美镇;乃西乡 、具巴乡、路美乡、当巴乡、下藏乡合并为乃西乡;从哲古乡划分古堆乡并单独成立古堆乡 。
2000年,措美县辖2个镇 、2个乡 ,16个村。
2016年2月 ,山南撤地设市,此县属于山南市。 “措”藏语意为湖,“美 ”藏语意为下游,“措美”即湖之下游的意思 。
关于措美地名来源有两种说法:
一种说法是:措美县境东北有日米湖 ,而城镇在此条湖的下部,因此而得名;
另一种说法是:因的措美县位于哲古措(湖)的下游而得名。
这两种说法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但经过对多年的口碑资料的分析 ,大部分人都认同位于日米湖下部而得名这一说法。
哲古措,汉字曾译为哲古溪卡、哲古宗、哲古溪直谷 、上古溪 。旧为哲古溪卡与达马溪卡辖地,1960年合并两溪为哲古县 ,1965年改称为措美县。
措美,藏语意为“湖下”“湖的下游 ”“湖的南部” 。其中所指的湖就是哲古湖,措美县在哲古湖的下游。
关于“西藏那曲市色尼区位于哪里”这个话题的介绍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sqyy]投稿,不代表乔德林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aodelin.com/cshi/202508-10473.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乔德林的签约作者“sqyy”!
希望本篇文章《西藏那曲市色尼区位于哪里》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乔德林]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西藏那曲市色尼区位于哪里”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西藏那曲市色尼区位于哪里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