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理论化学计算国家重点实验室(吉林大学)的研究方向 ”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理论化学计算国家重点实验室(吉林大学)的研究方向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 ,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围绕上述目标,实验室确定了以下五个主要研究方向:
1)激发态理论方法与光电材料设计
发展新的激发态理论方法,拓展组态相互作用和相对论效应研究方法的应用 ,研究金属配合物光电材料 、有机光电材料等的激发态电子结构和性质,揭示发光、光电转换以及双光子吸收等过程的本质规律,并设计新型的发光材料、光电转换材料和非线性光学材料 。
2)化学微观过程及反应控制规律
发展含时动力学理论和方法以及非基元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方法 ,研究与环境、材料和星际物质密切相关的分子 、自由基及离子等参与的复杂化学过程的微观机理,为治理环境污染、设计和开发新型功能材料、探测星际物质等提供理论依据。
3)从团簇到纳米体系的结构与性能及分子设计
深入研究分子体系的各种相互作用(包括弱相互作用 、新型原子簇的成键规律等),探索结构与性质间的内在联系 ,阐明纳米粒子独特的量子效应及其对纳米材料性能的影响,通过分子的裁剪与组装设计新型分子与功能材料。
4)聚合物多尺度结构与动力学模拟
发展联接微观、介观与宏观的多尺度计算机模拟方法,研究聚合物材料在不同尺度的复杂结构及演化过程 ,总结规律,为聚合物材料的制备及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5)复杂生物体系的计算机模拟
结合量子力学、分子力学和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蛋白质 、核酸等生物大分子所参与的相互作用 ,模拟相关生物功能体系的微观作用机制,为蛋白质组学、基因组学和药物设计提供理论线索 。
上述研究方向涉及从基础理论到程序设计、从化学的弱相互作用到强相互作用 、从分子到材料的一系列理论化学重大问题,充分体现了化学、计算机科学、数学 、物理学、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等多学科交叉和融合的特点。
通过首次国家评估后,实验室进行了换届 ,原重点实验室主任为封继康教授,换届后主任由李志儒教授担任,副主任为李泽生教授和李慎敏副教授。学术委员会由国内著名理论化学家17人组成 ,其中中科院院士8人,中科院院士孙家钟教授和张乾二教授任主任和副主任,中科院院士唐敖庆教授和徐光宪教授任顾问 。实验室现有固定人员22人(院士2人 ,具有博士学位13人,45岁以下14人),其中教授13人(博士生指导教师10人) ,副教授2人,讲师2人,助教1人 ,高级工程师1人,工程师1人,助理工程师1人,技术员1人 。
关于“理论化学计算国家重点实验室(吉林大学)的研究方向”这个话题的介绍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sqyy]投稿,不代表乔德林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aodelin.com/cshi/202508-11040.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乔德林的签约作者“sqyy”!
希望本篇文章《理论化学计算国家重点实验室(吉林大学)的研究方向》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乔德林]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理论化学计算国家重点实验室(吉林大学)的研究方向”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理论化学计算国家重点实验室(吉林大学)的研究方向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