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实用技术】GPS做静态控制测量流程! ”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实用技术】GPS做静态控制测量流程!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 ,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GPS静态测量,是使用测量型GNSS接收机进行控制测量的一种,主要用于建立各种级别的坐标控制网 。
整个静态测量过程中 ,GNSS接收机是静止不动的,数据处理时,将接收机天线的位置作为一个不随时间的改变而改变的量 ,通过卫星信号与位置数据的变化参量来解算待定点的坐标。
一、选点和埋石 、制定观测计划
1、选点:GPS测量并不要求测站之间相互通视,网的图形选择比较灵活,只要均匀布置于整个测区即可。但如果施工阶段会有全站仪加入 ,就要考虑通视的因素了。
2、埋石:GPS等级测量网点一般应设置具有中心标志的标石,标志点标石类型可参照《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 。
3、施测前制定观测计划,根据设计的GPS控制网布设方案 、精度技术要求、GPS接收机数量 ,后勤交通、通信保障条件等制定测量计划,包括:确定工作量 、选择观测时段 、及人员设备车辆调度等。
二、野外观测
1 、架站:对中、整平(提前将仪器设置为静态测量存储模式、采样间隔通常为1s~5s,卫星高度角15~25)
2 、量取仪器高 ,(斜高或垂直高,不同厂家、不同型号的仪器要参考说明书进行测量)
3、开机(锁星正常一分钟后开始记录)
4 、测量员记录测站信息(测站号、仪器号、仪器高、起始时间及结束时间)
重点笔记:静态观测记录信息内容
仪器号: ?机身序列号
开机与关机时间: ?北京时间(GPS时+8h)
测站点名: ?字母+数字组合,三四个字符(如:G03)
仪 器 高 : ?单位米,精确到1mm
三 、数据传输
用USB线连接GPS机头与电脑,电脑会显示有一个U盘 ,打开并进行文件复制,粘贴到电脑中
四、HGO软件处理流程
下面通过一个实例,重点讲解中海达静态后处理软件HGO解算静态数据的过程。
1、新建工程
?打开HGO数据处理软件
?新建项目
? “文件”→“新建项目” 进入工程设置窗口 。输入“项目名称” ,也可同时指定项目存放的文件夹,按“确定 ”完成创建新项目的工作。
2 、项目属性编辑
? “文件”→“项目属性”,用户设置项目内容 ,主要是设置“限差 ”:
项目属性
3、设置坐标系统
? “文件”→“坐标系统设置”, 主要设置测区参考椭球、投影方法 、参数,如图:
坐标系统设置
4、数据导入
创建完任务后开始加载GPS外业数据观测文件。“文件 ”→“导入” ,如图所示:
?导入数据
数据导入后,软件会自动形成基线、同步环 、异步环、重复基线等内容 。
录入数据后的窗口
5、编辑文件信息
数据加载完成,点击“观测文件” ,再点击右边的工作区“文件 ”选项卡,即可查询详细文件的列表。双击某行,可弹出编辑界面,输入GPS天线高 、接收机类型等。如图 。依照此方法完成录入或编辑所有文件的天线信息。
?录入数据后的窗口
6、处理基线
数据加载完成 ,下一步处理基线,点击菜单“基线处理”→“处理全部基线”,软件将采用系统默认的基线处理设置 ,处理所有的基线向量。
处理过程可视化,整个基线处理的过程进度会有显示 。另外从“基线 ”列表中也可以看到每条基线的处理状态。
?基线处理过程
全部基线向量处理完后,网图中的基线由原来的浅灰色变为深绿色 ,基线窗口列表列出所有基线解的情况,如图所示:
?基线处理结果
基线处理合格后,检查重复基线 ,同步环、异步环是否合格?
若不合格,需要处理构成重复基线、同步异步环的基线,直到全部基本合格 ,或者在本次测量精度范围之内。
一般基线大部分合格,如有不合格的再单独处理。
重点笔记——不合格基线处理的方法:
1.减小高度截止角
2.调整采样间隔
3.尝试GLONASS不参与解算,或BDS不参与解算 、或单GPS解算 。
4.调整基线残差序列。
基线残差序列处理方法:
? 1.把波动较大的卫星号去除,
? 2.把偏离中线较大的卫星去掉 ,
? 3.去掉卫星信号质量差的卫星。
再次解算!再次处理!直到重复基线、同步环、异步环全部合格为止 。
7 、平差前的一些设置
基线处理合格后,需要对基线处理成果进行检核。
然后进入网平差准备。
在树形视图区中切换到“点”,确定哪些站点是控制点 。在右边工作区点“站点” ,选中站点,点击右键菜单,选择“转为控制点” ,这些点会自动添加到“控制点 ”列表。如图:
?观测站点设置为控制点
双击某站点进行输入。
?控制点信息编辑
同理将所有的已知点坐标都编辑输入完毕 。
点击菜单“网平差”→“网平差设置”,
设置平差参数
8、执行网平差
点击菜单“网平差 ”→“平差”,见图:
?平差工具
一般选“全自动平差”。软件会自动根据起算条件 ,进行自由网平差、WGS84约束平差 、当地三维约束平差,以及二维约束平差,并生成平差结果列表。您可选择想要查看的结果 ,点击“生成报告 ”,即可查看 。
9、成果输出
点击"网平差",选"平差报告设置",选择和指定输出内容及格式。
平差报告设置界面
以生成HTML格式报告为例,在平差工具中点“生成报告” ,即可导出一个HTML报告形式相应的平差报告了。
生成网平差报告
至此,一个完整的GPS几台测量基线解算成果,网平差 ,以及平差后的坐标成果都已经完成。
检查结果报表,编辑文档、打印出图 。 ?
GPS静态测量,是利用测量型GPS接收机进行定位测量的一种。主要用于建立各种的控制网。进行GPS静态测量时 ,认为GPS接收机的天线在整个观测过程中的位置是静止,在数据处理时,将接收机天线的位置作为一个不随时间的改变而改变的量 ,通过接收到的卫星数据的变化来求得待定点的坐标 。
静态测量选点要求:控制点周围不能有高压线 、信号塔、等强辐射等设备。控制点周围必须空旷。无论白天黑夜都可以进行测量 。测量的网型布置直接影响到你解算的速度及精度,因此,在测量之前 ,可以先用GPS流动站采集该控制点的坐标,将坐标导入cad中,由测量组长安排如何搬站。
扩展资料
GPS静态测量准备过程:施测前制定观测计划,根据设计的GPS控制网布设方案、精度技术要求 、GPS接收机数量 ,后勤交通、通信保障条件等制定测量计划,包括:确定工作量、选择观测时段 、及人员设备车辆调度等。
准备好整套设备(脚架 、GPS接收机、卷尺、基座 、记录笔和纸 、塑料袋) 。选点:GPS测量并不要求测站之间相互通视,网的图形选择比较灵活 ,只要均匀布置于整个测区即可。但如果施工阶段会有全站仪加入,就要考虑通视的因素了。
埋石:GPS等级测量网点一般应设置具有中心标志的标石,标志点标石类型可参照《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 。将仪器对中、整平(测量过程中为了提高高程测量的精度 ,采用夹片工具量取天线高)。开机,记录测站信息(测站号 、仪器号、仪器高、起始时间及结束时间)静态测量不需要插外置天线设备。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GPS静态测量
关于“【实用技术】GPS做静态控制测量流程!”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 ,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问筠]投稿,不代表乔德林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aodelin.com/cshi/202508-13057.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乔德林的签约作者“问筠”!
希望本篇文章《【实用技术】GPS做静态控制测量流程!》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乔德林]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实用技术】GPS做静态控制测量流程!”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实用技术】GPS做静态控制测量流程!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