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曹国昌是哪里人 ”话题很是火热 ,小编也是针对曹国昌是哪里人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
曹国昌
曹国昌,艺术家 ,广州美术学院教授。祖籍广东三水,1942年11月生于广州。1961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附中,1966年毕业于广州美院雕塑系。曾任广东省工艺美术学会办公室主任、广州美术学院工艺美术系主任 、广州美术学院设计分院常务副院长 。现为广州美术学院教授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东省美术家协会理事。
中文名:曹国昌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广州
出生日期:1942年11月
职业:艺术家
毕业院校:广州美术学院
主要成就:《少女头像》,全国美展二等奖
澳门新体育馆城雕《扬帆》
代表作品:《少女》、《儿子》、《驼铃》 、《过去、现在、未来》等
个人简介
曹国昌,男 ,1942年11月生于广州,祖籍广东三水。广州美术学院教授 。曾任广东省工艺美术学会办公室主任 、广州美术学院工艺美术系主任、广州美术学院设计分院常务副院长。现为广州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东省美术家协会理事。
人物生平
少年时已十分热爱美术 ,1958年考入广州美术学院附中,1961年考入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1966年毕业 。1969年参与武汉防汛纪念碑的创作与制作 ,正式开始了美术创作活动。1974年木雕《海岛民兵》入选是年的全国美术展览,自此,每届全国美展均有作品入选。作品造型优美典雅,构图别致 ,形式考究,表现手法细腻,极富诗意 。早期作品多为木雕 ,以“青春”为题材,表现向上的生命力。之后的作品质材多样,主题渐趋哲理 ,造型界乎于具象与抽象之间,探寻人与时间 、人与空间的关系。
工作成就
曹国昌架上雕塑主要作品有《少女》、《儿子》、《驼铃》 、《过去、现在、未来》 、《啊!大海》等,大型公共雕塑作品主要有《生命之源》、《扬帆》、《知识的翅膀》、《莲花仙子》 、《大禹》等 ,曾主持设计施工广东省档案馆整体艺术工程 。创作了大量的书法与水墨作品。作品在《美术》、《装饰》等专业期刊发表并有专题评论。出版有《材料形式——曹国昌雕塑》、《曹国昌雕塑集》等个人画册。
曹国昌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中期,先后在附中和学院雕塑系本科毕业 。学生时代的曹国昌,不但对作为专业基础课的素描和雕塑学得扎实 ,而且爱读书 、勤思考,注重文、史、哲的全面修养,具有特立独行的人格精神,他学生时代在上雕塑基础课和搞创作练习中就体现了在艺术追求方面与众不同的个性特点。
1968年秋 ,曹国昌被分配到武汉市工作,为了与比他晚一年分配到海南工作的妻子——雕塑家曾秀琼团聚,曹国昌由武汉调到地处偏僻落后的海南岛 ,在一家印刷厂的设计室,从事书籍和包装装潢设计工作,不但工作条件很差 ,生活环境相当艰苦,而且根本无法搞雕塑专业创作。但正是由于在海南岛7年的艰苦生活,使曹国昌有条件广泛接触和熟悉海南岛所盛产的海棠 、花梨、酸枝、柚木和“倒吊笔”等优质木材 。而也正是这些优质木材 ,使曹国昌萌生了搞木雕创作的热情,在条件异常艰苦的情况下,开始了木雕艺术的探索 ,并不断取得了丰厚的艺术成绩。早在1974年的全国美展中,曹国昌就以富有海南生活气息的木雕《海岛民兵》,而在中国雕塑界崭露头角。5年以后,又在1979年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0周年的全国美展中 ,以成功地塑造了一个美丽 、妩媚和纯真的新疆姑娘形象的木雕《少女头像》,荣获全国美展二等奖 。展览结束后,《少女头像》为中国美术馆所收藏 ,并先后为《人民日报》《美术》《中国文学》《文汇报》《画廊》和《羊城晚报》等数十家报刊发表,被收入《中国新文艺大系》。紧接着在1984年的第六届全国美展中,曹国昌又以塑造了一个天真活泼、憨态可掬的木雕《儿子》 ,荣获六届全国美展优秀奖。这就是说在几年之中,曹国昌的木雕作品就在两次全国性的美术作品大展中获奖,这分明显示了曹国昌在雕塑艺术创作方面的才华与实力 。
由于在雕塑艺术方面取得了优异成就 ,1978年,曹国昌便由海南岛调到广东省工艺美术公司,之后又于1990年调入广州美术学院从事教学工作,先后担任广州美术学院工艺美术系主任、广州美术学院设计分院常务副院长。
曹国昌于1999年为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新图书馆所创作的名为《知识的翅膀》雕塑 ,是采用红砂石精心设计,精心放大制作完成,也是雕塑家曹国昌最为看重的优秀雕塑代表作之一。雕塑家采用富于象征性和抽象美的艺术语言,将阳光放射线转化成寓意为浓缩了人类创造的思想 、文化和科学知识的书本造型 ,中心园中那装饰味美感很强的幼芽,烘托为双翼舒展的知识的翅膀,浮雕墙左右两侧的象征孩子们用耳听、用眼看 ,接受作为园丁的教师授业解惑、传播知识的艺术符号,并与浮雕中心展翅飞翔的双翅相呼应,使整件浮雕在艺术上形成生动活泼的灵动感 ,焕发出青春的朝气 。作品完成后,经湖南省会长沙美术界著名美术家和美术理论家评审,浮雕《知识的翅膀》被公认为是这些年来在长沙产生的优秀精品城市雕塑之一 ,并被长沙市第一中学引以为骄傲和自豪,广为传扬。
2002年退休以前,曹国昌虽然经常也有大型城雕作品问世 ,但他在教学和繁忙的工作之余,主要还是搞木雕创作,并在木雕创作方面取得了卓越的艺术成就。退休后,曹国昌完成了大量的大型公共雕塑作品,作品主要有《生命之源》、《扬帆》 、《莲花仙子》、《大禹》等 ,并曾主持设计施工广东省档案馆整体艺术工程。
从最初设计小稿的2003年开始,到2004年放大制作完成揭幕,前后耗费曹国昌近两年的时间 ,为广东省东江——深圳供水改造工程纪念园创作的主题雕塑《生命之源》,是曹国昌的一件大型城雕力作 。
耗费巨资对东江——深圳供水进行改造的工程,是个事关粤港几千万人民的身心健康、经济的繁荣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一个重大工程。雕塑总高24米 ,分两个部分:上为13米的圆雕,下为浮雕。上部分的圆雕为采用娴熟的写实雕塑艺术语言,着力塑造了一位健美 、灵秀、典雅和慈祥的年轻母亲和吃奶的婴儿形象 。她那下垂的头发缓缓地在她手中 ,转化与幻变为象征生命之源的潺潺流水。
水乃生命之源,而毗邻深圳的特区香港却严重缺水,广东省人民政府耗费巨资对东江——深圳供水的改造工程 ,就是为了彻底解决香港的水源问题。雕塑家创作的母亲形象象征祖国,婴儿则代表香港特区 。体现了祖国大陆与香港特区二者的依存关系。作为曹国昌在城市雕塑方面的优秀代表作之一,《生命之源》自2004年建成揭幕以后,业已成为东江——深圳供水改造工程纪念园中 ,一件深受粤港两地和海内外来此参观的旅游者们拍照留影的一个重要景点。作品受到人们的喜爱,这无疑会使雕塑家曹国昌感到很欣慰 。
2005年9月24日,在东亚体育运动盛会于澳门隆重举行前夕 ,由曹国昌为澳门新体育馆创作的总高18米,采用合金和铸铜等综合材料放大制作的大型城雕《扬帆》,按时竣工了。雕塑的主体部分由“帆”的意象向上升渐变为抽象 ,乃是鼓满了海风的帆向前奋进的象征;主体雕塑下面两旁的两组等高3米的人物铸铜雕塑群,寓意并体现着澳门人民在特区政府领导下,齐心协力、同舟共济与奋发图强的决心。整个雕塑体现了“直挂云帆济沧海 ”的精神和气势 ,形象而又生动 、强劲而又有力地歌颂了澳门特区政府领导澳门人民建设和发展澳门的新气象 。在由澳门特首何厚铧主持的大型雕塑《扬帆》的隆重揭幕和剪彩仪式上,何厚铧先生愉快而又风趣地模仿主体雕塑下面两组人物铸铜群雕的艺术造型,摆出生动的姿态 ,成为澳门众多电视和报刊媒体采访大型城雕《扬帆》的精彩花絮之一。借助于澳门众多媒体的宣传报道,使曹国昌创作的大型综合城雕《扬帆》在海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作品荣誉
《少女》获建国30周年全国美展二等奖,中国美术馆藏,收入《中国新文艺大系》美术篇。《儿子》为第6届全国美术展览优秀作品 ,中国美术馆藏,收入《中国美术50年》、《中国美术60年》 。《驼铃》为广东美术馆藏。《大地》为广州美术馆藏。《浪花》为深圳美术馆藏 。《啊!大海》为文化部收藏。《一帆风顺》为广东省政府送香港特区政府“回归礼品”,《九洲同心》为广东省政府送澳门特区政府“回归礼品” ,受到广东省人民政府嘉奖,《九洲同心》加工工艺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社会评价
曹国昌作品在《美术》、《装饰》等专业期刊多有发表并有评论家专题评论 。
在1997年《美术》杂志第12期上,以7个页码的篇幅刊登曹国昌的11件优秀木雕作品 ,发表钱海源评价曹国昌木雕艺术的长篇评论文章。首次披露了业内行家公认的,在木雕方面享有“北有刘焕章,南有曹国昌 ”的美誉。
当代中国著名雕塑大师潘鹤在为曹国昌的雕塑作品集的出版所作序言中评价:“从曹国昌拿出来的自上世纪七十年代起的几十件作品中 ,可以看到从早期带有装饰性的写实风格进一步向抽象化,构成化发展的过程 。经过一段时间的思索与酝酿后,作品又回归于具象。在变异客观物象的形态中制造出趣味与美感 ,力求简约 、概括和风格化的语言。这就构成了曹国昌雕塑艺术的造型优美典雅、富有诗意的基本特点 。”
潘鹤老师在序言中深情地写道:“看了曹国昌这么多好的雕塑作品,我感到高兴之余也回忆起曹国昌学生时代给我的深刻印象。在他身上既有着五、六十年代成长起来的整整一代中年雕塑家在青年时代就共有的生活简朴 、勤奋刻苦、尊师重道的共同性;又有着属于他自身的性格沉稳、执着坚韧、诚实厚道 、进取心强的个人特点。在人生漫长的几十年旅途中,无论是上世纪七十年代生活的艰难曲折或当今生活安稳平坦,都没有造成影响其追求艺术的进取精神的消极因素。”
曹国昌是一个全身心投入事业的艺术家 。每当曹国昌进入创作状态 ,就使他进入了一种超越平常的、思绪澎湃的、难以平静的忘我的精神境界。曹国昌献身于雕塑艺术几十年的历史,就是在艺术的大海之中扬帆奋进的历史。“艺术是甘于寂寞的事业 ” 。需要的是勤勉和执着的从事艰苦艺术劳动的精神。
曹国昌,为人低调 ,在他几十年的艺术生涯中,从不为社会艺术时尚动摇他的艺术信仰,始终执着而坚韧不拔地献身于艺术的探索。从曹国昌雕塑作品中可以看到:属于他早期的作品多为木雕 ,以“青春”为题材,着意表现积极 、健康和向上的生命力 。艺术手法属于写实的类型。进入中年的作品在思想精神性方面则着意探寻人与自然,时间与空间的关系。雕塑的材质也更具多样性 。艺术造型手法既可具象又能抽象 ,作品在文化内涵和艺术审美品味等方面日臻完美到位。曹国昌的雕塑作品,是其生命的延续和人格精神熔铸的体现。
所以,曹国昌对今天立志献身于雕塑艺术发展的青年学子来说 ,具有榜样的作用 。
作品赏析
李文忠是明朝开国第三功臣,为何最终被皇帝冷落?
什么是行为艺术
著名艺术家、广州美术学院教授曹国昌认为:简单地说,行为艺术就是利用一定的时间,借助某些道具 ,表达某些观念的艺术表现形式。
湖南省美学学会会长、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易健认为:评判一样东西是否称得上艺术要看其是否具有形象性 、情感性和虚构性的特点。艺术要具有审美性,艺术的本质就是审美,行为艺术也不例外。
第一个就是逆龙鳞 。看到朱元璋在斩掉胡惟庸案件有意要扩大的时候 ,上书不要杀大臣了,朱元璋很是生气,认为这个事情跟他没有关系 ,他说为了陛下江山着想,万一边疆出现问题,谁来统帅 ,朱元璋大怒,让人将其绑起来了,准备之后就处斩。
第二个就是没有考虑君主的想法。马皇后听到了要处斩李文忠 ,就哭了 。朱元璋赶紧问原因,说李文忠是你的侄儿,也是开国的功臣,请你三思!朱元璋动了恻隐之心 ,就让他在家里,不要出来了。李文忠没有为朱元璋考虑,只是考虑的是当下。要是不杀掉这些功臣 ,朱元璋死后,没有人可以节制这些功臣,打下的江山就很快没有了 。这是朱元璋不愿意看到的 ,也是李文忠所没有想到的。
李文忠被软禁在自己的家里,直到李文忠去世。朱元璋也没有再去看他,也没有召见他 。可以想见 ,朱元璋是真的很生气,生气的原因可能就是因为自己的侄儿不懂自己的心思,自己的家人都不理解自己 ,难道还有其他人能理解?所以,到了后来,朱元璋在马皇后死后就很郁郁寡欢的,可能也是有这个原因的。
李文忠死后 ,给的待遇还是很好的,可能就是因为他是朱元璋的侄儿吧!亲自写文章追思自己的侄儿,加封他为王。这个是不是古代一个通行的做法?就是死了的时候要是荣耀加一些 ,为什么不能在活着的时候给予呢?
关于“曹国昌是哪里人”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sqyy]投稿,不代表乔德林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aodelin.com/cshi/202508-9955.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乔德林的签约作者“sqyy”!
希望本篇文章《曹国昌是哪里人》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乔德林]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曹国昌是哪里人”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曹国昌是哪里人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曹国昌曹国昌,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