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天津市有名的合唱团 ”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天津市有名的合唱团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 ,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
为您找到以下内容:
天津大学北洋合唱团
天津大学北洋合唱团是中国水平最高的大学合唱团之一,团员由天津大学非音乐专业的本科 、硕士、博士生组成。中国合唱协会指挥委员会副主任任宝平教授担任常任指挥。30余年来,合唱团演绎了文艺复兴、巴洛克、古典 、浪漫和近现代等不同时期的作品千余首 ,其中多数作品为中国首唱。
一、天津市音乐工作团
天津市音乐工作团前身是1938年4月在河北省平山县成立的“平山县铁血剧社 ” 。19
43年4月剧社更名为“晋察冀群众剧社”,1948年5月改称“华北群众剧社”。1949年1月15日天津解放后,华北群众剧社作为天津市军管会文艺处的“第一宣传队 ”随军入城。
1950年6月 ,以群众剧社的音乐工作人员王莘、曹火星 、刘沛、徐明、顾品祥 、张学明、肖云翔、韩孟震 、陈继续等为骨干,招收一些青年学生,成立了天津市音乐工作团 。王莘任团长 ,曹火星任副团长,鲍昌任指导员。音工团演出的歌曲多是解放区流传和进城后创作的音乐作品,如曹火星创作的《没有***就没有新中国》 ,王莘创作的《歌唱祖国》和《红五月联唱》,云翔创作的《祖国之歌》、《运输工人歌》,孟震创作的《钢铁工人歌》等。当时 ,音工团面向社会招收音乐人才 ,很快就组织起近百人的音乐队伍,并涌现出一批骨干力量如李平、林青 、王巍、阎家鸣、楼乾利、王子申 、牛万里等 。该团只存在一年多,但创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二、天津人民艺术剧院歌舞团
1951年9月 ,以天津群众剧社和天津音乐工作团为基础建立的天津人民艺术剧院,设有歌舞剧团,王莘任团长 。1953年 ,歌舞剧团改为歌舞团 。1956年,歌舞团从“人艺”分出改为独立建制,王莘任团长 ,曹火星、鲍昌为副团长。当时,该团由刘管乐 、阎海登、殷二文、郭文章组成的民乐组,创作整理出一批具有华北地区特色的乐曲《小太平》 、《柳叶青》、《放驴》、《荫中鸟》和《红花遍地开》等曲目 ,在全国影响很大。1956年8月参加全国第一届音乐周,演出“农业合作化”大联唱和民歌《夸女婿》 、《对花》、《王三姐赶集》等,受到好评 ,并受到毛泽东主席、朱德委员长 、周恩来总理等党和国家***的接见 。在此期间,该团参加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赴朝进行慰问演出,王莘创作的《防空哨之歌》、《英雄的阵地马良山》、《只因为立功喜报到了家》等歌曲,颇受指战员欢迎。该团还去内蒙边防为战士进行慰问演出;去康藏高原为藏族同胞演出。还曾走出国门到埃及、叙利亚 、阿富汗等国家演出。演出的歌舞节目主要有《茉莉花》、《锔缸》和吹打乐《大得胜》等 。
三、天津人民歌舞剧院乐团
1959年 ,天津歌舞团扩建为天津人民歌舞剧院,设有乐团。乐团是由原天津歌舞团管弦乐队扩大组建的。建团后,即排演民族的和西洋的管弦乐曲 ,陈贻鑫担任指挥,1964年乐团建制撤销,将管弦乐队分配到歌舞团和歌剧团 。
“文化大革命 ”期间 ,歌舞剧院改称“东方红歌舞团”,排演了钢琴伴唱《红灯记》 、交响乐《沙家浜》。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恢复的天津歌舞剧院,设有歌舞团、歌剧团。歌舞团创作排演的大型舞剧《孔雀恋歌》 ,参加天津市国庆30周年献礼演出获创作和表演奖 。此剧先后去北京、济南 、上海、杭州、郑州 、长沙、桂林等地演出200余场。1984年为庆祝引滦工程胜利竣工,创作演出了《引滦大歌舞》。歌剧团恢复后 ,排演了天津作家航鹰创作的新歌剧《喜事的烦恼》 。此后 ,陆续排演了歌剧《 泪血樱花 》、《银杏树下的爱情》 、《广厦抒情曲》、《三个女儿的婚事》、《芳草心》和音舞诗画《唐宋风韵》等。还排演了在全国较有影响的由韩伟、王泉编剧,云翔 、孟震、辰午作曲,于淑珍、关牧村主演的歌剧《宦娘》。该院多次出国演出 。1966年 、1977年两次赴日本,1982年赴英国北爱尔兰、塞浦路斯 ,1984年赴澳大利亚的访问演出,均有民族器乐合奏、独奏 、女声独唱等。图4-5 天津歌舞剧院演出大型音舞诗画《唐宋风韵》
1985年6月,该院建制撤销 ,分别建立歌舞团、歌剧团、交响乐团 、轻音乐团。
四、天津歌舞团
天津歌舞团于1985年6月成立,有演职员180人,孙振东任团长。该团建立后多次参加重要演出活动 。例如:1986年6月参加“第四届华北音乐舞蹈节” ,演出该团创作的《津门花会》、《老山情》等一台音乐舞蹈节目 ,受到好评。1988年1月,该团演员张金路 、金三鹏 、黄霞、齐连升 、王玉 、刘俊红等赴云南老山前线进行慰问演出 ,演出节目有《老山情》、《青春的火焰》、《红烛》 、《追鱼》、《鸽子》、《小小水兵》 、《恰恰舞》、《伦巴舞》等,受到部队官兵热烈欢迎。同年8月,该团关牧村、于淑珍 、杨德富、刘颖、王惠林 、高克勤 、李淑明、米守国、戴凤春 、金三鹏、刘俊红等一行38人赴新疆演出 ,演出节目以声乐和芭蕾舞为主,受到当地党政军民热烈欢迎 。
五、天津交响乐团
天津交响乐团建于1985年6月,有演职员120人,首任团长韩孟震;第二任团长兼首席指挥王钧时。乐队为“三管 ”编制的大型交响乐队。乐团成立初期 ,一批老艺术家如作曲家韩孟震 、王连锁,词作家倪维德,演奏家森林、李桐洲、楼乾利 、李柏云、管文宁 ,歌唱家赵英明等发挥着骨干作用 。他们曾创作演出了交响声乐套曲《腾飞吧祖国》和《现代天津最风流》。后培养出一批中青年艺术家 ,如作曲家李刚,演奏家董金池、吴经齐 、杨德龙、曹国良、赵燕春 、王猛、王韫、夏冠苓 ,歌唱家张铜龙、李华典等。建团以来,先后举办6届“世界名曲欣赏晚会” 、5届“海河之春”音乐会、“春之声 ”交响晚会,以及“中国经典作品音乐会”、“中国京剧交响音乐会” 、“中外**经典歌曲音乐会 ”等 。还多次举办世界著名音乐大师的作品专题音乐会 ,曲目有贝多芬第1至第9交响曲,柴科夫斯基第1、4、5 、6交响曲。舒伯特《未完成》交响曲,穆索尔斯基《荒山之夜》 ,比才第1交响曲等。
六、天津轻音乐团
1983年,在天津文艺体制改革期间 。天津歌舞剧院张建国、李青 、赵学恂等人组建试点承包的“轻音乐小分队”,由33人组成。张建国、赵学恂、黄健为领导小组成员,青年歌唱演员李青领衔演出。自1983年5月23日在延安剧场举行首场演出后 ,至1984年5月的一年当中,先后赴东北三省 、华北各省和江苏、浙江、上海、广东 、深圳等地演出300余场。所到之处均受到热烈欢迎,取得良好的效益和丰富的经验 。1984年6月 ,在“小分队”基础上组建天津轻音乐团。轻音乐团实行“全民所有,集体经营,独立核算 ,自负盈亏”的新体制。编制40人,张建国任团长,何文茂 、赵学恂、李青先后任副团长 ,市文化局党委先后委派冯素贞 、苗维成任政治指导员,庞跃江任党支部书记 。新体制打破剧团吃国家“大锅饭 ”,演员吃剧团“大锅饭”的旧体制。乐团每个成员除完成本职工作外 ,都兼职一些事务性工作。演员的工资,按贡献、作用和工作量的大小实行合理分配 。为适应演出市场的变化,该团自1992年起兴办第三产业,开设音乐家酒楼和音乐家歌舞厅。1995年底该团并入天津歌舞剧院。
七、天津广播电视艺术团
设有声乐 、管弦乐 、民族器乐三个音乐门类的天津广播电视艺术团 ,于1979年11月1日建立,隶属天津市广播局 。全团演职人员共有120余人,音乐部分70余人 ,崔岩、李志男 、万卯辰先后任团长。
建团后,创作、编配、录制电视音乐和各类音乐作品数百件。其中大型声乐组曲《海河之滨》 、声乐套曲《节日欢歌》、电视音乐《渤海明珠》都曾获奖 。歌曲《祖国啊!我亲爱的妈妈》、《叫我怎能不热爱祖国》、《津城美》和《我们的笑声》等50件作品获得多种奖项。
1984年该团试行“阶段性承包演出”机制,先后到20几个省 、市、自治区 ,深入到工矿、企业 、农村、部队、机关 、学校及革命老区,累计演出2000余场,接待观众400万人次 ,取得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双丰收的好成绩。
该团的作曲家万卯辰、杨长庚 、孙履端等均为国家一级作曲。歌唱家、歌唱演员王晓清、张蝶 、姜仁霞、姜德贤 、张永新、马德民 、马忠平、王合等40余人次在全国和地方各种比赛中获奖 。演奏家韩宴庭曾代表国家参加了第22届匈牙利国际小号比赛。
1987年,该团以一台新作《津城之歌》音乐会,代表天津市赴承德参加第五届华北音乐舞蹈节——“离宫之夏 ” ,受到好评。
1988年7月27日,《中国文化报》在头版头条发表题为《崛起的秘诀何在》一文,对该团的改革发展作了长篇报道 。
八、天津歌舞剧院
1989年6月,天津歌舞团与天津歌剧团合并 ,恢复天津歌舞剧院。孙振东任院长,陈致和 、李崇望、周永才、王堃为副院长。至1995年,剧院先后排练演出了音舞诗画《唐宋风韵》 、乐舞《妈祖》等大中型歌舞节目;该院民族乐队创作演出《红花遍地开》、《十面埋伏》等一批音乐作品;管弦乐团创作演出了交响音乐史诗《东方慧光》 。
1992年2月 ,该院赴昆明参加第二届中国艺术节 ,演出了《唐宋风韵》;1994年赴福建莆田参加“94妈祖文化旅游节”,演出了《妈祖》 ,均受到好评 。《东方慧光》在天津、北京 、深圳 、香港等地演出引起轰动。其间举办的“俄罗斯风情晚会”、“中国歌剧经典晚会 ” 、“于淑珍、关牧村回报音乐会”等多种形式的音乐会,均受到观众的欢迎 。
拓展内容:
群众业余音乐表演团体
一、天津教师合唱团
天津教师合唱团成立于天津解放初期,有成员百余人 ,长期坚持演唱活动,常任指挥王刚。“文化大革命”期间停止活动。1981年4月恢复活动后,曾聘中央乐团指挥家秋里、上海音乐学院指挥马革顺 、美国合唱指挥家蒙巴克斯特等来团讲学指导 。1985年该团参加天津市职工文艺会演获演唱一等奖;1986年5月参加北京第二届合唱节演出的《教师啊 ,多么自豪》、《教师的快乐》、《大海啊,故乡》获演唱三等奖 ;1991年与天津乐团 、河西区教师合唱团在音乐厅演出《黄河大合唱》,受到好评。
二、新歌合唱团
新歌合唱团成立于50年代初期 ,成员有教师、工人 、干部 、学生共百余人 ,指挥杨今豪(河北师范学院音乐系任教)。曾排练《瑶族舞曲》、《半个月亮爬上来》等合唱歌曲,多次参加天津市组织的音乐会演出。该团于1958年改组为“海河合唱团 ”,隶属天津市音乐家协会 。指挥杨今豪 、赵今彦、尚永昌。该团经常深入基层为群众演出 ,演出的曲目主要有《青春之舞》、《金色云朵过夜啦》等。1983年举行音乐会,演唱王莘 、杨今豪创作的合唱歌曲《红岩颂》等受到欢迎 。1991年10月应邀赴京参加“颂歌献给党”为主题的第三届合唱节,演出《祖国颂》、《前进在社会主义大道上》获演唱二等奖、指挥奖和伴奏奖。多年来 ,该团向一些省市的专业音乐团体输送歌手和学员百余名。
三、苏联音乐合唱团
苏联音乐合唱团建于50年代初,隶属中苏友好协会天津分会,成员来自市区基层单位 ,共有100多人 。曾排演过《红莓果》 、《春天来到了战场》等合唱歌曲,对中苏音乐文化交流起到了积极作用。历任指挥有李洪宾、郭任远、李华德 、张金瑞、尚永昌等。著名歌唱家李光羲、王凯平 、王传涓等都曾参加该团的活动 。后因中苏关系变冷等原因曾改名“东风合唱团”,“文化大革命 ”期间停止活动。1990年底 ,原苏联音乐合唱团联谊会成员30多人恢复该团,由老团员李雨声负责。1991年易名为“友谊合唱团”,吸收了一批新团员,并坚持活动 。曾以排练中外合唱名曲如《伏尔加船夫曲》、《春天来到战场》、《太阳落山》 、《共青团员》等参加天津的音乐会演出。
四、天津市职工业余歌舞团
天津市职工业余歌舞团成立于50年代初期 ,隶属天津市第一工人文化宫,设有合唱队、管弦乐队。管弦乐队由中央音乐学院派人担任指挥,曾排演《费加罗婚礼序曲》 、《陕北组曲》等。合唱队曾排演天津市职工音乐创作组创作的歌曲 ,多次参加市职工文艺会演和音乐会演出 。
五、天津市人民委员会机关青年合唱团
天津市人民委员会机关青年合唱团成立于50年代初,有团员70人。曾由天津音乐工作团徐明任音乐指导,后由团市委干部蔡振源任团长兼指挥。经常参加市内的音乐会 ,演出的曲目有《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淮海战役组歌》等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停止活动。
六、天津市少年业余广播艺术团
天津市少年业余广播艺术团成立于1951年秋,隶属天津人民广播电台少年部,设有少年广播合唱团。成员是小学三年级至初中三年级的在校学生 ,坚持活动多年 。“文化大革命”期间停止活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恢复活动。合唱团除担任电台的少儿歌曲录音广播外,还参加市内组织的大型音乐会演出 。辅导老师有董淑敏 、尹启平、刘宝运、吴晋博等。
该团参加1979年全国大城市儿童音乐表演大赛演唱《献给张志新阿姨》 、《摘星星》两首歌曲同获一等奖。1982年参加华北音乐节——“海河之秋 ”音乐会和“全国少年儿童合唱比赛”均受到表彰 。该团的小歌手有些已成为专业音乐工作者和著名歌手。
七、天津市少年宫合唱团
天津市少年宫合唱团成立于50年代,隶属天津市少年宫 ,成员来自全市小学和初中的学生共200多人 。曾由儿童歌曲作家苏勇担任指挥。该团排练了《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等儿童合唱歌曲,多次参加天津市的大型音乐会演出,受到好评 。当年该团的小歌手关牧村、刘玉婉等已成长为全国著名的歌唱家。
八 、天津青年业余歌舞团
天津青年业余歌舞团成立于1953年10月,隶属天津青年宫 ,设有两个合唱队和两个乐队(民族乐队和西洋管弦乐队)。全团共有400多人,成员来自学校、工厂、机关的歌舞爱好者 。黎信昌(今中央音乐学院声乐系主任 、教授)、戴学忱(今中央民族乐团歌唱家)、石维正(今天津音乐学院院长 、教授)等都曾是该团的成员。首任指挥李华德(曾任天津青年宫副主任,1956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 ,毕业后留校任教,著名指挥家 )。该团演唱的歌曲有合唱《歌唱祖国》、《祖国颂 》、《祖国到处是春天》,小合唱《游击队之歌》、《二月里来》 ,独唱《瞧情郎》 、《五哥放羊》等 。1955年,由文化部、全国总工会、团中央 、高教部和教育部联合主办的“群众业余音乐舞蹈观摩演出会”,天津市派出的学生代表队基本是该团的成员。其中女声小合唱《只因为立功喜报到了家》获优秀奖(会后灌制成唱片在全国发行) ,戴学忱的女声独唱、王凯平的男声独唱和应诗珍的钢琴独奏,分别获得一等奖和二等奖。
九、天津业余广播乐团
天津业余广播乐团于1955年成立,隶属天津人民广播电台 。该团设有两个合唱队和一个民族管弦乐队 ,共有团员200多人。除担任电台的歌曲 、乐曲录音广播任务外,还经常参加天津市组织的音乐会,并下厂下乡演出。
十、天津群众业余歌舞团
天津群众业余歌舞团成立于1956年7月,隶属天津市群众艺术馆 。该团设有合唱队(112人)、乐队(52人) ,成员来自市区基层单位的文艺骨干。合唱队曾由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主任黄飞立任艺术指导,郑小瑛 、高伟任指挥。曾排演《英雄们战胜大渡河》等歌曲,参加天津市的音乐会演出 ,颇受好评。
十一、天津业余民族乐团
天津业余民族乐团成立于1963年6月16日,隶属天津市群众艺术馆 。全团招收工厂 、街道业余音乐骨干共有70余人,指挥王致远。曾排演合奏《翻身的日子》 、《光明行》、《江南好》、《秦腔牌子曲》(联奏) ,演出受到好评,对民乐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文化大革命 ”开始后停止活动 。
十二、天津群艺民族乐团
天津群艺民族乐团1978年初成立,隶属天津市群众艺术馆 ,团长兼指挥陈嘉瑞,副团长(二胡演奏家)除仁。该团前身是“天津中国音乐研究会”,1952年并入天津电台后改称“天津业余广播民族乐团” ,后从电台分出改称“阳春业余民族乐团 ”。该团成员为教师 、学生、干部、科技人员和产业工人,共50人 。建团后,挖掘整理出一批著名古琴曲 、琴歌、传统乐曲,以及濒于绝响的“天津十番乐”、“天津大乐” 、“天津法鼓 ”、“天津丝竹乐”、“天津梵音 ” 、“道乐 ”等独具地方特色的乐曲;创作出《 土地还家 》、《大家喜欢》、《把青春献给祖国》 、《青春行》、《屈原问渡》、《渔轮归来》( 广东音乐 )、《明珠回归》 、《收获的季节》(巴乌独奏)、《夜思》、《江河随想曲》 、《万民欢》、《天涯芳草情》、《津沽桃花堤》 、《怀古》(古琴、二胡、埙三重奏)等数十首反映现实生活的作品。
该团经常参加天津市大型音乐会的演出 ,演奏的乐曲多由电台播出。他们创作并受到群众喜爱的乐曲 ,已编印成《民族器乐曲集》公开发行 。
80年代中期 ,在通俗音乐 、电声乐器的冲击下 ,该团坚守阵地,先后举办民族古典音乐、古琴音乐、广东音乐 、传统民间音乐等专场音乐会,并深入到学校、部队、工厂、街道 、农村演出。1987年在广州举办的“首届全国广东音乐邀请赛” ,该团演出《渔轮归来》等曲目,获创作奖和演出奖;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海峡之声”节目对台湾演播民乐专场。同年,还与日本神户市举行城市广播节目的对口交流 。
1992年 ,在上海举办的“第三届海内外江南丝竹演奏会”,该团演奏的《青春行》获创作奖和演奏奖。同年,在河南泌阳市举办的“朱载育杯唢呐比赛 ” ,该团演奏的《胜利秧歌》获独奏三等奖和伴奏奖。11月,文化部举办的“全国音乐舞蹈大赛”,该团的巴乌独奏《收获的季节》获创作、演出三等奖,民乐合奏《青春行》获演奏优秀奖。
十三、天津青年业余艺术团
天津青年业余艺术团于1979年组建 ,成员为来自工厂 、学校和社区街道的青年 。该团设有声乐队、民乐队、轻音乐队,共有百余人。
该团以“走正路 、出作品、出人才”为宗旨,积极创作 ,刻苦排练,推出许多优秀作品。在“天津市群众文艺新创作展览演出 ”中,该团的民乐小合奏《春光照海河》 ,轻音乐《白云》、《大雁》获二等奖 。1979—1984年期间由该团走上专业艺术团体的歌手先后有王跃 、杨小弟、郭玉清等。
十四、天津群艺口琴会
天津群艺口琴会成立于1980年初,隶属天津市群众艺术馆,成员多是工程技术人员 、教师、职工 ,共40余人。该会在口琴家杨世珩的指挥和辅导下,水平不断提高,曾参加国际“全日本口琴联盟”、国际盒带录音比赛和国际、国内口琴比赛 ,多次获奖 。该会经常为天津市群众演奏和在天津电台 、电视台演播。演出的中外名曲《蓝色的多瑙河》、《杜鹃圆舞曲》、《春风》 、《珍珠贝》、《荷丽楠蒂》、《星星索》 、《红河谷》、《喜洋洋》等,都受到听众的欢迎。
十五、天津大学北洋艺术团
天津大学北洋艺术团建于1985年4月,设交响乐团 、军乐团、民乐团、合唱团,以及音乐爱好者协会等社团 ,共有成员400余人 。交响乐团建团后,排演了莫扎特的《费加罗的婚礼》序曲 、贝多芬的《第五“命运”》交响曲等。民乐团建立后,先后排演了《津沽桃花开》、《春江花月夜》、《喜洋洋》等。
80年代末 ,由辅导老师任宝平、韩修成组织创作组,先后创作了交响乐《北洋颂》,交响乐套曲《校园组歌》 ,交响合唱《一代学骄》,合唱套曲《青春的脚步》 、《献给母校的歌》,合唱《祖国 ,生机勃发的地方》、《北洋颂》、《张太雷颂》等作品,多次在校内外演出 。
1991年春,民乐团以《翠湖春晓》 、《彩云追月》等曲目参加了天津市大学生器乐比赛并获奖。1991年以来 ,合唱团每年都举办音乐会。1993年天津大学承办由国家教委、团中央等9单位主办的“中国首届大学生吹奏乐比赛暨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夏令营 ”,军乐团获得三等奖和特别表演奖。1995年曾先后在天津音乐厅、北京音乐厅公演 。
该团在1988—1996年期间每两年一届的天津市大学生艺术节的比赛中,均获器乐组一等奖及合唱组一等奖。
十六 、天津小天使电子乐团
天津小天使电子乐团成立于1986年10月,由天津音乐学院附中和河西区三义庄文化站共同组建。该团与天津教科院培训中心和京师学校合作 ,采用世界先进的科学教学体系,对孩子们进行智力开发 。几年来,培养出一批小乐手。该团多次参加天津及全国组织的演出 ,均受到好评。曲目主要有:《卖报歌》、《采茶扑蝶》、《太阳出来喜洋洋》 、《溜冰圆舞曲》、《蓝色的多瑙河》、《沂蒙山变奏曲》等 。
1991年10月26日,该团在音乐厅举行建团5周年音乐会,小乐手们演奏了自己创作的乐曲 ,受到各界好评 。该团团长朱经白,艺术指导是日本音乐家左藤明雄。
十七 、爱乐合唱团
爱乐合唱团于1988年9月成立 ,成员均为已退休的声乐工作者 ,共有70多人 。原天津歌舞剧院一级指挥赵宝山任指挥。该团以弘扬严肃音乐、介绍中外名曲为宗旨,以服务基层和活跃天津的音乐生活为活动方向,坚持正规的排练和演出。建团以来 ,到工厂、机关、学校 、部队、油田 ,以及SOS儿童村等演出已有百余场 。他们常演的歌曲有百余首 ,代表性曲目有:《歌唱祖国》、《没有***就没有新中国》 、《太阳最红 ,毛主席最亲》、《光辉的党旗》、《春天的故事》 、《走向新时代》、《祖国 ,慈祥的母亲》、《飞来的花瓣》 、《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牧歌》、毛主席诗词歌曲《沁园春·雪》等;外国歌曲有《伏尔加船夫曲》 、《蓝色的多瑙河》、《喀秋莎》等。
该团积极参加天津市的各种节庆演出和比赛演出,均取得好成绩。1992年夏,在天津市第二届合唱节演唱《回声》、《晨钟》、《蓝色的多瑙河》等歌曲 ,获“组织” 、“表演”、“指挥 ”、“伴奏”,“创作”5个单项奖。1994年夏,由著名指挥家严良堃指挥 ,与天津交响乐团合作 ,演出人民音乐家冼星海创作的《黄河大合唱》;中央芭蕾舞团两度来津演出经典剧目《红色娘子军》;该团担纲剧中的合唱等 ,均受到好评 。近年来 ,该团吸收了来自学校 、工厂、机关年轻的声乐爱好者,增强了活力。至1995年,该团拥有60多人 ,经常参加活动的有40多人。团长赵宝山,副团长王一林 。
十八、天津少女合唱团
天津少女合唱团成立于80年代末期,隶属天津青年宫。成员80余人均为来自和平区中学的女学生。声乐指导兼指挥王萍 。该团常参加市内的音乐会,演唱的歌曲有《花非花》 、《踏雪寻梅》、《燕子》、《铁蹄下的歌女》等。
十九 、天津盐场女子管乐队
天津盐场女子管乐队于1990年8月成立 ,有45名女职工参加 ,平均年龄30岁左右 。在天津歌舞剧院王春生 、尚永昌辅导下 ,排练了《国歌》、《团结·友谊》 、《咱们工人有力量》、《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欢迎曲》、《迎宾曲》 、《多瑙河之波》、《双鹰旗下》等乐曲 。经常参加厂、区 、市的重大庆典演出活动 ,都获得成功,受到好评。
二十、宁河县南涧花吹乐班
宁河县南涧花吹乐班成立于1949年。其前身是早年成立的民间吹歌会 。解放后,乐手们以欢庆解放的喜悦心情在吹奏中添加花样、技巧 ,并形成一些程式加以坚持,遂有了“花吹班 ”的称谓。
该班的主要创始人是酷爱民族音乐的吹歌乐手蓝作勇。他与同乡青年乐手李纪珍 、薄连顺共同研究、摸索出花吹技巧的系列表现形式。其中主要有 :在吹奏时吸烟 :两个嘴角各一支烟 ,两个鼻孔各3支烟 ,吹奏时每支烟都要冒烟;顶水碗:头顶一只,两肩各一只、两支胳膊肘儿上各一只 ,碗内盛满清水 ,吹奏时水不能洒出来 ;用2尺长的胶管连接唢呐的吹口抡起来吹;在乐器杆上安支架顶转盘等 。吹奏的乐曲有《喜相逢》 、《跑驴》、《柳青娘》、《王婆骂鸡》等。“文化大革命”期间,不吹旧曲目,改吹“样板戏”。该班平时从事民俗 、节庆的演奏 。20世纪70年代中期,多次参加宁河县和天津市举办的节庆等演出活动。伴随该班名声的传扬 ,他们不仅跑遍了天津市的4郊5县,还曾应邀赴河北省和东北一些地区表演。1989年参加天津市首届田野文化艺术节,蓝作勇、李纪珍、薄连顺3人获天津市文化局 、天津市音乐家协会授予的“民间乐师”称号 。90年代以来 ,该班培养出的年轻乐手努力传承着花吹技巧;使用的乐器在传统的唢呐 、管子以及打击乐器鼓、钹、锣 、梆子、木鱼、撞钟等的基础上,增加了电子琴 、架子鼓等电声乐器,增强了乐曲的演奏效果。
至1995年 ,该花吹乐班共有乐手30多人,负责人薄连顺。
参见于天津文化信息网
李氏是世界上第一大氏,在中国的百家姓当中排名第一 ,所以在起名字的时候经常会与人重复,怎么样才能起个既富有创意又不与别人重复的名字呢?下面由我给大家带来的百家姓李取名 方法 ,希望各位客官喜欢!
百家姓李取名方法
1.创新新颖 ,含义丰富 。
名字跟随着人的一生,而李氏在中国的人口基数大,名字的重复率会很高,所以起个新颖的名字既可以避免和其他人的名字重复 ,同时也可以让自己的名字有创新的感觉。
2.以诗词 典故 起名字。
中国的古诗词内容丰富,素有“女诗经,男楚辞 ”的说法 ,意思是说给女孩起名字可以去《诗经》里面找,给男孩起名就可以在《楚辞》中找,而且典故具有历史韵味 ,很适合用来名字 。比如作家朱自清原名“朱自华”,出自苏东坡的诗“腹有诗书气自华”。
3.以学问志向起名字。
每个孩子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大后能够有所作为 ,所以父母对自己的孩子都抱有很大的希望。比如两个字的有:凯文、 博涵 、泰哲 、 杰豪 、志明 、学礼 、 安邦等;单个字的如:智 、睿 、知 、志 、 耀、 勋、 卓 、 功、 彰 、达等 。
4.学名不易带稚气。
在起名字的时候要注意尽量不使用一些带稚气的字,这样可以避免宝宝在长大后容易被人取笑,如:杨小弟等。
李姓男孩阳光的名字
李振航 李劭诚 李祯豪 李勇志 李嘉文
李延铭 李子善 李念然 李亦彰 李均智
李映淳 李伊洪 李佑瑜 李杰文 李中天
李光启 李秉筠 李昌恬 李祥新 李聿天
李骏辰 李哲淮 李恒卿 李思任 李坤启
李诚群 李隆君 李昌君 李巧坤 __竹
李妙刚 李幼原 李佩臻 李纬易 李阳然
李和辰 李彦侑 李亨恭 李淳江 李丞善
李杰喜 李昌卿 李俊亚 李启康 李宏昆
李名龙 李成甫 李顺东 李启彬 李忠麟
李贤甫 李东沛 李盛修 李伟文 李少泉
李宥哲 李哲航 李翰柏 李甫臻 李昭然
李靖柏 李玥晰 李智博 李金煜 李越泽
李昱霖 李昱文 李金禹 李明泽 李泽晓
李锦雄 李梓辰 李俊进 李逸辰 李昊然
__耀 李俊熙 李旭尧 李家恒 李正淳
李文浩 李宗贤 李汉煜 李越泽 李维哲
李俊熙 李旭尧 李家恒 李正淳 李文锋
李姓女孩洋气的名字
李凤萍 李梦妮 李倩新 李文玲 李梦名
李子珊 李伶妤 李林喜 李群桓 李恒云
李彬玲 李岑新 李茹合 李以雅 李孝淑
李蓉孜 李姗佩 李妍全 李玫文 李禾菁
李乔坚 李庭琇 李威蓉 李宣廷 李吟原
李采爱 李子晴 李亨茹 李又柏 李升萍
李宜岑 李尹仪 李诺彤 李易芝 李沛岚
李忆玲 李思敏 李巧荷 李紫嫣 李莎莎
李艳丽 李芮彤 李诺雅 李欣晴 李雪柳
李妙枫 李惜萍 李翠巧 李依桃 李迎竹
李梦筠 李笑菱 李凝蓉 李芷柳 李冬阳
李向旋 李晓竹 李迎珊 李妙岚 李翠雪
李友晴 李海蕊 李傲柳 李夏枫 李思萍
李巧荷 李宛莲 李幼筠 李香柔 李小珍
李绿柔 李绮寒 李涵梅 李雅阳 李雨蕊
李惜曼 李从蓉 李绿瑶 李春夏 李依萍
李以岚 李诗岚 李易莲 李青柔 李涵槐
李月萱 李青珊 李晓雪 李雨蝶 李秋菡
李紫萱 李巧风 李以萱 李雅萍 李巧春
猜你感兴趣:
1. 男孩姓李取名方法
2. 男宝宝姓李取名字的技巧
3. 本人姓李如何给孩子起名字
4. 2017年怎么取男宝宝名字
5. 2017李姓宝宝取名的方法
6. 宝宝姓李取名的方法
关于“天津市有名的合唱团 ”这个话题的介绍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sqyy]投稿,不代表乔德林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aodelin.com/wiki/202507-9082.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乔德林的签约作者“sqyy”!
希望本篇文章《天津市有名的合唱团》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乔德林]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天津市有名的合唱团”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天津市有名的合唱团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为您找到以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