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关于明月的优美诗句(写明月最著名的10首诗词)”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关于明月的优美诗句(写明月最著名的10首诗词)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 ,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诗词是我们最熟悉和喜爱的古代文学载体,诗词中描写得最多的元素,非明月莫属 ,无论是浪漫主义诗人还是现实主义诗人,不管是豪放派词人还是婉约派词人,面对同一轮明月 ,他们都抒发着各自不同的情感。 一、《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唐·李白)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但见宵从海上来 ,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 ,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
说到写明月,诗仙李白绝对是数一数二者,他写明月的诗作之多 ,佳句之绝,绝对让你叹服。月、酒 、友是他诗中最常出现的三大元素,而且经常是融合在一起写的。看题下原注可知 ,这首诗是应友人之请而作的,悠悠万世,明月的存在对于古人来说是一个宇宙之谜 ,诗人由酒写到月,又从月归到酒,在时间和空间的主观感受中 ,表达了对宇宙和人生哲理的深层思索 。这首诗立意上,上承屈原的《天问》,下启苏轼的《水调歌头》。
二、《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北宋·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 ,照无眠。不应有恨 、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词前的小序(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 。作此篇 ,兼怀子由)交待了写词的过程,词人与胞弟苏辙已经七年没见了,正值中秋佳节 ,所谓“每逢佳节倍思亲 ”,面对着一轮明月,怎能不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 ,挥笔写下了旷世佳作。难得的是,词人还在月的阴晴圆缺当中,渗进了浓厚的哲学意味,探讨了人生的意义。
三、《望月怀远》(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时 。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 ,还寝梦佳期 。张九龄是唐开元年间的尚书丞相,后遭奸相李林甫诽谤排挤,三年后被罢相 ,这首诗就写于诗人被贬荆州长史以后;是诗人在离乡时,望月而思念远方亲人而写的。语言自然浑成而不露痕迹,情意缠绵而不见感伤 ,构思巧妙,意境幽静。
四、《苏幕遮·碧云天》(北宋·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 ,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 ,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写这首词的时候,词人正在西北边塞的军中任陕西四路宣抚使 ,主持防御西夏的军事。这是一首描写羁旅乡愁的词,这样的词基本上都是离愁别恨,但这首词的意境却阔大高远 ,不是普通这类词可比的;所抒之情显得柔而有骨,深挚而不流于颓靡。
五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这首诗是诗人在中秋佳节与朋友聚会时所作的,原诗诗题下有注“时会琴客”,说明非独吟。诗的前两句写中秋夜月色,展现了一幅寂寥、冷清、沉静的中秋之夜图;诗的后两句写望月怀人的心情;以写景起 ,以抒情结,想象丰美,韵味无穷。
六 、《采桑子·恨君不似江楼月》(北宋·吕本中) 恨君不似江楼月 ,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 。恨君却似江楼月 ,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这是一首借喻明月来倾诉别离之情的词作 ,难得的是,结构上采取重章复沓的形式,上下阕主体相同 ,只是稍加变化,形成鲜明的对比,深得回环跌宕、一唱三叹的妙处,可谓匠心独具。
七、《金陵五题·石头城》(唐·刘禹锡) 山围故国周遭在 ,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当时诗人由和州(今安徽省和县)刺史任上返回洛阳,途经金陵 ,金陵是六朝故都,可在诗人的那个年代,金陵已非曾经的江东繁华之地 ,荒落得差不多成为一个“空城”。诗人有感于此,写下了这一组共五首咏怀古迹的诗篇。除了这首,还有我们熟悉的名篇《金陵五题·乌衣巷》——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
八 、《琵琶仙·中秋》(清·纳兰性德) 碧海年年,试问取、冰轮为谁圆缺? 吹到一片秋香,清辉了如雪。愁中看、好天良夜 ,知道尽成悲咽。 只影而今,那堪重对,旧时明月 。 花径里、戏捉迷藏,曾惹下萧萧井梧叶。记否轻纨小扇 ,又几番凉热。只落得,填膺百感,总茫茫 、不关离别。一任紫玉无情 ,夜寒吹裂 。纳兰性德,字容若,是“清词三大家 ”之一 ,这首词作于中秋时节,这年春天,纳兰妻卢氏病故。词的下阕表达了对于昔时情爱的思忆 ,有对“只影而今”的孤单失落的伤感悲叹,而“总茫茫、不关离别”一语又顿使全篇升华。
九、《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当时王昌龄从江宁丞被贬(古人尚右,故称贬官为左迁)为龙标(今湖南黔阳县)县尉,李白在扬州听到好友被贬后写下了这首诗。在诗人的笔下,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 ,竟变成了一个了解自己,富于同情的知心人,她能够而且愿意接受自己的要求 ,将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带到辽远的夜郎之西,交给那不幸的迁谪者 。
十 、《月下独酌四首·其一》(唐·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 ,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当时诗人身处长安,正当官场失意之时 ,其政治理想不能实现,心情是孤寂苦闷的。于是以月为友,对酒当歌,及时行乐 ,写下了这四首组诗,这里是第一首,笔触细腻 ,构思奇特;体现了诗人怀才不遇的寂寞和孤傲,更表现了在失意中依然旷达乐观、狂荡不羁的豪放个性。
本文源于网络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写作背景和赏析
白话译文:
明月从什么时候才开始出现的?我端起酒杯遥问苍天。不知道在天上的宫殿,今天晚上是何年何月 。我想要乘御清风回到天上 ,又恐怕在美玉砌成的楼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寒冷。翩翩起舞玩赏着月下清影,哪像是在人间?
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 ,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自己。明月不该对人们有什么遗憾吧,为什么偏在人们离别时才圆呢?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 ,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 。只希望这世上所有人的亲人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字译:
⑴丙辰:指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这一年苏轼在密州(今山东省诸城市)任太守 。
⑵达旦:到天亮。
⑶子由:苏轼的弟弟苏辙的字 ,与其父苏洵、其兄苏轼并称“三苏 ”。
⑷把酒:端起酒杯 。把,执 、持。
⑸天上宫阙(què):指月中宫殿。阙,古代城墙后的石台 。
⑹乘风:驾着风;凭借风力。归去:回到天上去
⑺琼(qióng)楼玉宇:美玉砌成的楼宇 ,指想象中的仙宫。
⑻不胜(旧读shēng):经不住,承受不了。胜:承担、承受 。
⑼弄清影:意思是诗人在月光下起舞,影子也随着舞动 弄:玩弄 ,欣赏。
⑽何似:何如,哪里比得上。
⑾转朱阁,低绮(qǐ)户 ,照无眠:月儿移动,转过了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 ,照着没有睡意的人(指诗人自己) 。朱阁:朱红的华丽楼阁。绮户: 雕饰华丽的门窗。
⑿不应有恨,何事长(cháng)向别时圆:(月儿)不该(对人们)有什么遗憾吧,为什么偏在人们分离时圆呢?何事:为什么 。
⒀此事:指人的“欢”“合” 和月的“晴 ”“圆”。
⒁但:只。
⒂千里共婵(chán )娟(juān):只希望两人年年平安﹐虽然相隔千里,也能一起欣赏这美好的月光 。共:一起欣赏。婵娟:原指美好的事物。本次指月亮 。
原文: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
转朱阁,低绮户 ,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出处:出自宋代文学家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扩展资料: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作者在密州时所作。词前的小序交待了写词的过程:“丙辰中秋,欢饮达旦 ,大醉 。作此篇,兼怀子由。”
苏轼因为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自求外放,辗转在各地为官。他曾经要求调任到离苏辙较近的地方为官 ,以求兄弟多多聚会 。
公元1074年(熙宁七年)苏轼差知密州。到密州后,这一愿望仍无法实现。公元1076年的中秋,皓月当空 ,银辉遍地,苏轼与胞弟苏辙分别之后,已七年未得团聚 。此刻 ,苏轼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 ,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作者在密州时所作。词前的小序交待了写词的过程:“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 ,兼怀子由 。 ”苏轼因为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自求外放,辗转在各地为官。他曾经要求调任到离苏辙较近的地方为官,以求兄弟多多聚会。公元1074年(熙宁七年)苏轼差知密州 。
到密州后 ,这一愿望仍无法实现。公元1076年的中秋,皓月当空,银辉遍地 ,词人与胞弟苏辙分别之后,已七年未得团聚。此刻,词人面对一轮明月 ,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 。
名家赏析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首中秋词。上片 ,因月而生天上之奇想;下片,因月而感人间之事实。挥洒自如,不假雕琢 ,而浩荡之气,超绝尘凡 。胡仲任谓中秋词,自此词一出,余词尽废 ,可见独步当时之概。起句,破空而来,奇崛异常 ,用意自太白“青天有月来几时,我欲停杯一问之”化出。“不知”两句,承上意 ,更作疑问,既不知月几时有,故亦不知至今天上为何年也 。
“我欲”三句 ,盖因问之不得其解,乃有乘风归去之愿,“我欲 ”与“惟恐”相呼应。“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就本意说固高妙,就寓意说亦极蕴藉。“起舞 ”两句,仍承上来 ,落到眼前情事,言既不得乘风归去,惟有徘徊于月下。自首至此 ,一气奔放,诚觉有天风海雨逼人之势 。换头,实写月光照人无眠。以下愈转愈深 ,自成妙谛。
“不应”两句,写月圆人不圆,颇有恼月之意 。“人有”三句一转 ,言人月无常,从古皆然,又有替月分解之意。“但愿 ”两句 ,更进一解,言人与月既然从古难全,惟有各自善保千金之躯,藉月盟心 ,长毋相忘。原意虽从谢庄《月赋》“隔千里兮共明月”句化出,然坡公加“但愿”二字,则情更深 ,意更厚矣 。
扩展资料:
一、作品原文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 ,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 ,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二 、作品译文
丙辰年的中秋节,高兴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 ,喝到大醉,写了这首词,同时思念弟弟苏辙。
明月从什么时候才开始出现的?我端起酒杯遥问苍天。不知道在天上的宫殿 ,今天晚上是何年何月。我想要乘御清风回到天上,又恐怕在美玉砌成的楼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寒冷 。翩翩起舞玩赏着月下清影 ,哪像是在人间?
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自己。明月不该对人们有什么遗憾吧 ,为什么偏在人们离别时才圆呢?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只希望这世上所有人的亲人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 ,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
百度百科—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关于“关于明月的优美诗句(写明月最著名的10首诗词) ”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sqyy]投稿,不代表乔德林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aodelin.com/wiki/202507-9366.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乔德林的签约作者“sqyy”!
希望本篇文章《关于明月的优美诗句(写明月最著名的10首诗词)》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乔德林]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关于明月的优美诗句(写明月最著名的10首诗词)”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关于明月的优美诗句(写明月最著名的10首诗词)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