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武大教师曾力劝日军少将别栽樱花:应种梅花”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武大教师曾力劝日军少将别栽樱花:应种梅花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 ,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武大毕业生赴日留学
有关武大最早的樱花,主流说法是1938年日军在武大老斋舍前种下的约30株樱花,但它们现在早就死了。武大深圳校友会发现的那段往事 ,就发生在日军在武大种樱花前后 。
1930年,18岁的湖南大庸县(现张家界永定区)人汤商皓考上了刚刚建校的国立武汉大学,此时在首任校长王世杰的领导下 ,武大高薪聘请一批名师来校任教,并投巨资修建校舍。1934年,汤商皓才从原武昌中山大学的东厂口校区搬入珞珈山新校区。当年 ,他在武大毕业后,获得法学学士学位,被推荐到南京国民政府司法部门工作 ,随后被公费送往日本留学 。
汤商皓先进入东京帝国大学农业经济研究部进修,后转入东京商科大学学习国际贸易与国际金融。寄宿日本家庭时,他与这家的养女铃木光子相识并结婚,两人先后生下两个儿子。
1937年夏 ,正当汤商皓开始准备博士论文时,“七七事变”爆发 。汤商皓无法继续学业,带着妻儿回国。
留在武汉做护校教师
汤商皓回母校后 ,拜访了时任校长王星拱和经济系主任杨端六。因为在日留学期间,他常以学生身份将研究报告寄给杨端六教授指教 。会见后,武大聘汤商皓做讲师。
1938年2月 ,国土不断沦陷,武大决定西迁乐山。同时,从南京撤到武汉的国民政府在武大办公 ,蒋介石、周恩来等国共要员在此指挥全国统一抗战 。
眼看武汉也要被日寇攻占,1938年10月,武大将绝大部分的人员物资都迁往四川。但为了保护校舍 ,王星拱校长安排4名校工与汤商皓留守护校。选择汤商皓,主要是因为他日语好,还有个日本妻子。此时,汤商皓的女儿刚刚出生 ,他真可谓临危受命 。
1938年10月,日军兵临武汉,汤商皓带着家人和同事迁入法租界预先订好的房子。10月25日武汉沦陷 ,汤商皓和同事被日本宪兵带走。幸亏日籍妻子出面,他们都被释放了 。因为懂日语,夫妇俩与红十字会一起将难民安全地疏散出法租界。
力劝日军不要栽樱花
一个月后 ,武大成为日军司令部驻地。攻占武汉前,为了避免国际压力,日军下令不准破坏武汉的主要建筑和设施 ,名单中就有武汉大学 。汤商皓通过妻子与“武汉治安维持会 ”协商,日本人答应让他去武大看看。
汤商皓回到武大时,校内驻扎了一个联队的日军 ,但校舍基本保持原样。汤商皓在原来王校长的办公室见到了联队长荒原大佐 。汤商皓不卑不亢地说,武大校舍是中国的文物,按照国际法应该得到保护,荒原同意满足“合理要求”。
几个月后 ,汤商皓听说在武大的日本驻军换防了,他又带着原班人马去校园。这支部队的规模比之前的小了许多,校园成了日军后勤基地驻地 。
接见汤商皓一行的是高桥少将 ,他对武大校园的风景和文化赞叹不已,甚至跟汤商皓聊到想在武大种花。1985年,汤商皓写了一篇回忆文章 ,其中就有这一段记载:“高桥少将说:‘惟值此春光明媚,尚欠花木点缀,可自日本运来樱花栽植于此 ,以增情调。’”高桥一时兴起,还带着汤商皓走到文学院前,指了指准备栽樱花的地方。汤商皓心里很不高兴 ,于是建议高桥种梅花,但未被采纳 。
到了1939年冬天,武大留给汤商皓他们的经费用完了。随后,两名同事去四川回学校想办法 ,一名回湖北汉川老家,剩下一个走不动的老同事留下。汤商皓把长子送回湖南老家,再租下一个小店 ,让铃木光子向日侨批发部购买日用品再卖出去,由此维持生活,但仍旧时常去武大看看 。
1942年 ,最后一个陪他的同事也回老家了,4岁的女儿夭折。汤商皓生活又陷入窘迫,幸好有朋友帮忙 ,他在汉口的一家银行找到工作。
40年后回校“汇报任务 ”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汤商皓和武大新任校长周鲠生取得联系 ,周校长要他回武大 。但因为台湾刚刚光复,国民政府急需日语人才,他马不停蹄地去了台湾。1946年,铃木光子作为日侨被遣返日本 ,身边唯一的孩子则被送回了湖南老家。离别时,小儿子哭着抓住妈妈的衣服不放,铃木光子剪下一绺头发 ,又从箱子里取出写有两兄弟生庚八字的纸片交给他,两人泣不成声 。1947年,失去亲人的铃木光子回到日本不到一年 ,就忧郁而亡,年仅34岁。
1946年10月,武大师生终于从乐山迁回珞珈山。1947年3月 ,生物系的大一学生肖翊华惊讶地发现,老斋舍前的日本樱花开花了 。后来成为武大生物系教授的他回忆:“当时心情很复杂,于个人而言 ,从民族感情上很难接受;但作为一名生物学专业的学生,樱花是很重要的一种观赏类植物,很有研究的必要。”于是他开始了长达 62 年的樱花研究,直至 2007 年离世。
日军侵华栽下的那批樱花树 ,早已成为历史。后来的武大樱花,主要是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 、1982年中日友好10周年、1992年中日友好20周年时,日方赠予的樱苗及其繁育品 。
来不及向武大报告护校过程而去了台湾的汤商皓 ,没想与母校一别40年。1985年5月,已改名“汤子炳”的汤商皓从侨居的美国回到湖南老家,父子相见 ,抱头大哭。5月25日下午,在老同学的邀请下,72岁的汤子炳回到武大 ,写下3000余字的文章《1985年回国重游珞珈母校——武大忆往感怀记》,向母校“汇报任务 ” 。
汤子炳晚年一直在美国从事侨务工作,先后任武汉大学美国加州校友会会长、加州湖南同乡会监事主席 、湖南旅美联谊会名誉会长。1997年11月2日汤子炳因患肺癌病故 ,享年86岁,
“汤老留下的这篇回忆文章,是武大抗战留守和樱花起源的珍贵史料。”昨天,武汉大学档案馆馆长涂上飙介绍 ,该馆还保存有当年王星拱校长委托汤商皓等5人留守护校的文件材料 。
又是一年樱花季,武汉大学深圳校友会在探究武大樱花起源时,无意中发现了抗战时期 ,一位武大青年教师与日本妻子冒险护校的传奇往事。近日,这段往事由武汉大学深圳校友会的微信公众号wdsz1893,向公众披露。
1947年 ,武大师生从四川迁回珞珈山后,第一次看到樱花 。
关于“武大教师曾力劝日军少将别栽樱花:应种梅花”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 ,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sqyy]投稿,不代表乔德林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aodelin.com/wiki/202508-10576.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乔德林的签约作者“sqyy”!
希望本篇文章《武大教师曾力劝日军少将别栽樱花:应种梅花》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乔德林]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武大教师曾力劝日军少将别栽樱花:应种梅花”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武大教师曾力劝日军少将别栽樱花:应种梅花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