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钱能训(钱能训内阁)人物介绍”话题很是火热 ,小编也是针对钱能训(钱能训内阁)人物介绍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
今天小编辑给各位分享钱能训的知识 ,其中也会对钱能训内阁分析解答,如果能解决你想了解的问题,关注本站哦。
民国时期的总理有哪些
1、唐绍仪
清末为南北议和北方代表 ,民国时出任第一任内阁总理。民国二十年(1931年),出任中山县县长 。上海沦陷后,因盛传被日敌利用组织伪政府,蒋介石下令戴笠派赵理君于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9月30日将其刺杀于家中 ,时年七十五岁。
2 、陆征祥
毕业于广方言馆和同文馆,随清朝驻俄、德、奥 、荷四国钦差大臣许景澄在驻俄使馆任翻译,此后即一直在外交界服务 ,成为中国第一代职业外交家。一战结束后,曾代表中华民国率代表团赴法国参加巴黎和会 。
3、赵秉钧
清末民初著名政治人物。在袁世凯担任中华民国大总统期间,被提拔重用为第三任国务总理。曾拟订警务章程 ,创设警务学堂。是中国近现代警察制度创始人 。
4、段祺瑞
中华民国时期著名政治家,号称“北洋之虎 ”,皖系军阀首领 ,孙中山“护法运动”的主要讨伐对象。1916年至1920年为北洋政府的实际掌权者。1924年至1926年为中华民国临时执政 。
5 、朱启钤
1872年11月12日生于河南信阳。1964年2月26日卒于北京。中国北洋政府官员,爱国人士 。中国政治家、实业家、古建筑学家,工艺美术家。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中华民国大总统
民国时期出了几个总理
从1912年到1949年中华民国历史上共有八位总统:孙文(临时)、袁世凯 、黎元洪(代理)、冯国璋(代理)、徐世昌(代理) 、曹锟、蒋中正、李宗仁(代)。后两个为国民政府改组为“中华民国政府”时期 ,前几个为北洋政府时期 。
中华民国历史上担任过大总统或是掌握最高政治权利的人如下表:
1/2
2/2
孙文和袁世凯的就任:
1912年1月22日,孙文发表声明表示,倘若清朝内阁总理大臣袁世凯能宣布赞成共和体制,将辞去临时大总统职位 ,并且推举袁世凯担任临时大总统。1月25日,袁世凯及各北洋将领通电支持共和。
孙文就职誓词:倾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 ,图谋民生幸福,此国民之公意,文实遵之 。以忠于国 ,为众服务,至专制政府既倒,国内无变乱 ,民国卓立于世界,为列邦公认,斯时文当解临时大总统之职 ,谨以此誓于国民。
1912年2月12日,隆裕太后接受优待条件,溥仪逊位,清朝正式终结 ,孙文于是宣布辞去临时大总统职。1912年2月15日,南京临时参议院选出袁世凯为第二任临时大总统,并于1912年3月10日在北京宣誓就职。
袁世凯就职誓词:民国建设造端 ,百凡待治,世凯深愿竭其能力,发扬共和之精神 ,涤荡专制之瑕秽,谨守宪法,依国民之愿望 ,达国家于安全强固之域,俾五大民族同臻乐利 。凡兹志愿,率履弗渝。俟召集国会 ,选定第一期大总统,世凯即行解职。谨掬诚悃,誓告同胞 。大中华民国元年三月初十日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中华民国大总统
光绪戊子年是公元多少年,光绪丙午年是哪一年
光绪戊子年是公元多少年
:史遇春
——清人笔记中的庚子拳匪之乱剪影下篇
最后 ,由查维桢出面,向他的一位军官好友告贷,借来了朱提银四百两。这四百两朱提银 ,是查维桢的军官朋友新领的军饷,总共有八枚,是每枚五十两的大。
银钱有了着落之后 ,大家分头购置棺木 、寿衣、衾枕等物事 。
另外,还派人一再叮嘱刽子手不要走,让他守在遗体的旁边。同时 ,还不断和刽子手商量,说是徐家已被洗劫一空,家人生死不明 ,音讯难觅,不知所在,现在,料理徐大人后事的都是些亲戚朋友 ,希望刽子手怜念,能否将缝合身首的费用减少一些。
大家一直从天麻麻亮忙到了日头近午,才把一切该预备的东西基本置办齐备 。这个时候 ,经过百般沟通,刽子手也答应降低收费,将缝合钱从四百两减到了一百两。
这一天 ,徐用仪家以前的一个婢女,听说徐用仪被处斩,也和她的丈夫赶来刑场。这位婢女的丈夫 ,浑身打扮,和拳匪一模一样 。他过来问了相关情况后,说是:这个事情 ,如果由他经手处理的话,刽子手一定还会再让价的。
这个时候,一则和刽子手最终的价格也讲好了,再则大家看见婢女丈夫的拳匪打扮 ,内心可能也会有些复杂。于是,就对他说:事情已经处理好了,就不要再生出什么别的事端来了。
听大家这么说 ,那位婢女的丈夫非常生气地瞪大眼睛看着众人,质问这事是谁管的,怎么会成这个样子?后经旁边人的劝解 ,他才怨恨之中夹杂着失落,不情愿地离开了 。
哎,当时的情况十分艰险 ,众人担心,那个婢女的丈夫是拳匪中人,如果稍稍违背他的意愿的话 ,他都可能强加一些流言蜚语,把这些不相干的人全部抓捕到庄王的府中,也未可知啊!
为避免再生枝节,大家快速将徐用仪的遗体处理清楚 ,穿好入殓的衣服,铺盖好之后,入棺。装棺之后 ,立刻派人将棺木送到浙江人的广谊园停放。
没有办法,在徐用仪的管材从菜市刑场送到广谊园的整个过程中,也就买了一点点纸钱 ,沿路了一下,就算是对亡灵的慰藉了 。
呜呼哀哉!
想想当日情景,真是悲惨啊!
想想当日情景 ,让人不胜唏嘘!
等到朱彭寿和大家一起处理完徐用仪的后事,回到家中的时候,恰巧徐用仪家看门的老仆人王某 ,奉了徐用仪太太查夫人的命,带了徐用仪生前所用的衣服、顶戴,来到了朱彭寿家,说是预备给徐用仪入殓时用。
这个时候 ,徐用仪已经入殓封棺,棺木已移到了广谊园,一切都来不及了!
等到李文忠公(鸿章)后来进入京师以后 ,他很关切此前发生的事情,还特意问到徐用仪 、许景澄、袁昶三人后事的料理情况。当时,浙江同乡乌程徐次舟(赓陛 ,后官至观察使)在李文忠公的幕府当中,他对当时三位的后事处理非常清楚,向李文忠公详细讲述了处理过程的艰辛和始末 。
李文忠公对此事非常重视 ,他还派徐次舟给了朱彭寿三百两银子,让他用来对三位大人的棺椁进行后续处理。李文忠公之所以这样做,主要还是因为有错误的传言 ,说是三人后事料理仓促,许景澄的灵柩上甚至有漏洞。事实并非如此!
李文忠公还特意嘱咐,交办徐次舟的这些银子,一定要交给三位大人的儿子:毓臣(徐公次子士钟)、雪梅(许公子燮钧) 、仲默(袁公子允肃)等 ,让他们一定要给灵柩加漆多次 。
其实,徐用仪的灵柩,朱彭寿之前已经嘱托江西某君 ,在料理后事的过程中,让他随时前往探视,并特意安排 ,已经加漆很多次了。
第二年(公元1901年)的农历三月间,也就是三位大人被处斩快一年后,风声并不如此前那么紧了 ,朱彭寿才在妙光阁给三位大人设立了牌位,并邀请浙江的同乡、三位大人生前的知交,前往祭奠三位。
这一次祭奠 ,有清楚的账目在册,还存在朱彭寿处 。
后来,徐用仪的二儿子毓臣等护送的灵柩返回浙江原籍安葬的时候,因为形势已经基本缓和了 ,所以,这个时候,徐家才请了鼓乐 ,作为送丧回乡的仪仗。这个鼓乐从京城开始,将灵柩送到了通州。到达通州之后,灵柩改用船只运送到天津 ,然后,再从天津南返至浙江老家。
徐用仪灵柩准备南返故乡时,出殡当天 ,又在虎坊桥东边设了席棚,以供京中的旧僚、故知、亲友等路祭 。这一次,各国公使闻讯 ,也都前来吊唁
李文忠公还特地派副都统清代驻扎于各地的“驻防八旗 ”之长官称都统(满语:固山额真),“掌镇守险要 、绥和军民、均齐政刑、修举武备”。在不设驻防将军之处,如察哈尔,都统即为该地方的行政长官。在设有驻防将军之处 ,一般设有专城副都统(满语:梅勒章京),为正二品,受将军节制 。荫午楼(昌)在席棚之中招待国内外的人员。
这一次 ,围观徐用仪路祭的人很多,道路上都给挤满了。朱彭寿听见人群中有声说到:
“按照今天的形势看,这位徐大人应该不是真正的二毛子吧!”
所谓的二毛子 ,是当时京城里的人对那些与洋人靠得很近,或者入了洋教的中国人的称呼 。
由此可知,当时的对于前此庚子拳匪之乱中被朝廷处决的几位大臣的看法:人们大概都是认为 ,这些大臣就是所谓的“二毛子 ”吧!
呜呼哀哉!
是非不明,黑白颠倒,竟然到了这个地步 ,真是让人觉得十分可恨,又让人觉得非常地可笑啊!
三位大人的后事料理完毕,之前李文忠公差徐次舟交付的银子,朱彭寿处还剩余了几十两 ,他又将余款交给了徐次舟,让他缴还给李文忠公。
这件事就此告一段落。
呜呼哀哉!
徐用仪赴难时,已经七十五岁了 。他一生为人小心谨慎 ,谁能想到,晚年竟遭受如此奇冤。
这要到哪里去问天理呢?
但是,仔细想一想 ,徐用仪蒙难的事情,事先多少还是有些征兆的。
不过,被杀之后不久 ,徐用仪的耿直中正 、他对的满腔忠诚,还是被认知,他的冤屈 ,也被昭雪了 。
徐用仪死后,清逊帝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他被朝廷封赠的谥号为“忠愍”,这既是对他认可 ,也是莫大的容光与恩典。就此而言,徐用仪完全可以和明朝的沈炼(谥号忠愍)、杨继盛((谥号忠愍))媲美了!
他们虽然都受屈遇害而死,但是 ,他们的浩然正气、烈烈英风常留,永垂于千古。
另外,需要补充的是 ,庚子拳匪之乱前,当时朝野人心惶惶,因预计战事不远 ,祸乱将近,清廷各部曹的,请假离开京城的人很多。
据说 ,有一天,清廷的相国徐桐忽然来到内阁,然后,开始一一点名 。点名完毕 ,他还威胁大家说,如果此后还有人再请假出京,那么 ,本部将采取严厉的制裁措施:谁请假,谁的资历就清零;谁请假,谁的薪俸就拿掉。而且 ,徐桐讲话的时候,声色俱厉。
同样,也是这个时候 ,在兵部任尚书的徐用仪就比较宽松 。兵部人员,和往日一样,可以按照制度请假 ,来去和平时没有两样。他并没有特异苛求下属。因为他觉得,时事已经这样了,京城已经乱到朝廷暗地里纵容肆意纵火了,完全没有必要下属 ,让他们提心吊胆地留在京城,不知道命在谁手 、命在何方、命存几时 。
这些事,也不是传言的。
这都是庚子之变当年的农历六月 ,徐用仪到朱彭寿家去看望朱彭寿的时,亲口说的。而那一次,朱彭寿就在旁边 。
同样的事 ,就其处理态度和来看,人与人之间见识的明与暗,人与人之间气量的广与狭 ,真是相差太大了!
全文结束。
文中有很多地方,是我所不明了的。所以,我在文后做了一个长长的附记材料 ,有兴趣的读者,可以继续阅读!
附本文相关资料:
朱彭寿清穆宗同治八年(公元1869年)~公元1950年,别名小汀,又作筱汀 ,号述庵,又号述叟、寿鑫主人,浙江海盐人 ,金慧珠夫 。清德宗光绪戊子(公元1888年)举人;授内阁中书。清德宗光绪甲午(公元1894年),蒙恩以侍读遇缺即补。清德宗光绪戊戌(公元1898年)进士,曾任职典礼院直学士 、练兵处文案;官至陆军部右丞、清逊帝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陆军部左丞;北洋湖南长沙关、湖北宜昌关等。
应徐世昌之聘 ,总纂《清儒学案》;著有《旧典备_》5卷 、《国朝人物考略》32卷、《皇清记事五表》32卷、《古今人生日考》12卷、《三国人生卒年月表》2卷 、《述庵诗草》6卷、《古近缄范》8卷、《寿鑫丛记》六种 、《安乐康平室随笔》6卷 。
军机章京俗称“小军机”,早期也称为“司员”。最初,章京无一定额数 ,在内阁中书等中选调。清乾隆初,改由内阁、各部、理藩院等衙门调派 。
自清仁宗嘉庆四年(公元1799年)始,定军机章京分满 、汉各两班 ,每班8人,共32人。各班设领班、帮领班章京各1员,由军机大臣於章京中选资深望重者担任。
军机章京的选任,据《枢恒纪略》卷七记载:
“汉军机章京由内阁中书、六部郎中 、员外郎、主事、七品小京官由进士 、举人出身者兼充;满军机章京以内阁中书、六部、理藩院郎中、员外郎 、主事、笔帖式兼充 ” 。
清德宗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确定汉章京额缺为20人。
军机章京是兼差 ,凡承旨入值军机处的,仍为原衙门的实缺,并照例升转。军机章京一般为五、六品 ,领班章京为从三品或正四品 。军机章京按例不参加京察,其奖叙升转由军机大臣酌情保奏,平时每届三年奏保 ,凡遇修补档案,编修方略等事结束时,均照例特保 ,故章京的提升较快,当时人视之为升官的捷径。
清德宗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十二月初十日,奏定变通军机章京升补章程 ,定军机章京为实缺,其领班章京秩视三品,帮领班章京秩视四品,以下各章京俱按原品实授。并规定了三年递升一级的升补办法 。
军机章京军机处的日常工作 ,处理文书,记注档册,撰拟文稿等。自乾隆时傅恒任领班军机大臣始 ,军机章京亦同时负撰拟谕旨之责;还参预军机处新承件之审理;跟随军机大臣或单独奉派往各省查办和处理政务。
许景澄生于清宣宗道光二十五年(公元1845年),卒于清德宗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世称许公 ,原名癸身,字竹筠,生于浙江嘉兴 ,清同治年间进士。清德宗光绪六年(公元1880年)开始外交生涯,曾被清任命为驻法 、德、奥、荷4国公使 。清德宗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改任驻俄 、德、奥、荷4国公使。曾写《外国师船表》,疏清廷 ,建议加强海防。清德宗光绪(公元1892年),沙俄出兵侵国帕米尔地区,曾作为中方谈判代表,据理驳斥沙俄侵略行径 ,俄军拒不撤退 。清德宗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代表清与沙俄议定,在边界未划定前双方维持现状。
清德宗光绪二十三年(公元1897年) ,出任各国事务衙门大臣兼工部左侍郎,并兼任中东铁路公司督办。中东铁路由沙俄兴建,公司设在哈尔滨 。往来于彼得堡 、哈尔滨之间 ,为签订协议奔波。清德宗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8月28日,参加了中东铁路开工典礼。
清德宗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爆发了“义和团”运动 ,当时清利用“义和团”力量,并派出官兵同时攻打外国,对外宣战 。许景澄极力反对 ,上书慈禧太后有云:“攻杀使臣,中外皆无成案 ”。慈禧太后大为震怒,被慈禧定为“任意妄奏,语多离间”的罪名 ,于同年7月28日在处死,时年55岁。著有《许文肃公遗稿》、《许文肃公外集》、《出使函稿》 。
袁昶清宣宗道光二十六年(公元1846年)~清德宗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原名振蟾 ,字爽秋,一字重黎,号浙西村人 ,浙江桐庐人,清末大臣 、学者。清德宗光绪二年(公元1876年)进士,历官户部主事、衙门章京 ,外交事务,后任江宁布政使,迁光禄卿 ,官至太常卿。清德宗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直谏反对用“义和团”排外而被清廷处死,同一时期受刑的还有许景澄、徐用仪等人,史称“庚子臣 ”。《辛丑条约》签订后 ,清廷为其,谥“忠节” 。
袁昶也是同光体浙派诗人的代表。遗著有《渐西村人日记》等。清德宗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芜湖人建“袁太常祠”于中江书院 。汪畸撰《袁太常祠记》刻石。
杨立山字豫甫 ,土默特氏,清朝大臣,庚子拳匪之乱中被祸臣之一 ,内务府正黄旗人。清德宗光绪五年(公元1879年),以员外郎出监苏州织造,历四任乃得代 。论修南苑工 ,赐二品服。累迁奉宸苑卿、总管内务府大臣 、正白旗汉军副都统、户部侍郎。清德宗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加太子少保 。有人宁寿宫物,坐失察 ,镌职留任。清德宗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擢户部尚书,同年被杀。
联元清宣宗道光(公元1838年)~清德宗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满洲镶红旗人 ,崔佳氏,字蘅 。清穆宗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进士,选庶吉士 ,授检讨,累迁侍讲。大考,左迁中允 ,再陟侍讲。清德宗光绪八年(公元1822年)以京察,出任安徽太平府知府,后调安庆府。清德宗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 ,以两江总督曾国荃荐,署安徽安庐滁和道 。次年(公元1895年),任广东惠潮嘉道。汕头为通商要衢 ,奸人倚仗英国领事生乱,联元以法裁制,良善获以全安。清德宗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擢升安徽按察使 ,入觐,改三品京堂,在衙门行走 。清德宗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 ,授太常卿,旋改为内阁学士,礼部侍郎衔。“义和团 ”运动兴起 ,在朝廷御前大臣会议上,反对围攻各国,与慈禧太后旨意相忤。不久 ,以“任意妄奏,语涉离间”罪名,与徐用仪、立山等同时被杀于 。和议成 ,复原官,宣统间追谥文节。
钱能训北洋国务_内务总长,字干丞,浙江嘉善人。清德宗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 ,中进士,时年29岁 。翌年,留馆为翰林 ,散馆后授编修,转员外郎。先后任御史,广西副主考 ,湖北 、广东乡试主考官,广西学政,清德宗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调任巡警部左参议 ,后任刑部主事、奉天右参赞、顺天府尹 、陕西布政使。清逊帝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以布政使护理陕西巡抚职,辛亥爆发,西安民众响应 ,在西安大捕党人 。公元1911年10月22日民军光复西安,与西安将军出兵,为民军击溃,自戕未遂 ,经军医治后出走潼关。北洋前期,凭借与徐世昌等人的关系,多次出任要职。二年(公元1913年)10月任北洋内务次长、约议议员。翌年 ,徐世昌出任国务卿,襄助徐世昌处理政务 。四年(公元1915年)1月,袁世凯授为中卿。后历任礼制馆副总裁、平政院院长兼文官高等惩戒会长。张勋时被任命为农工部左侍郎 。曾任段祺瑞内阁内务总长。六年(公元1917年)12月任王士珍内阁内务总长。七年(公元1918年)10月徐世昌任北洋 ,段祺瑞辞职,自兼代国务;11月,经参众两院同意 ,任国务;12月20日起,任第13届国务;是年,曾尽力促成与北洋议和;东北等地流行肺炎 ,批准建立传染病防治处 。翌年春,爆发,免去交通总长曹汝霖 、驻日公使章宗祥,币制局总裁陆宗舆三人职务后 ,引咎辞国务职。此后,曾任督办苏浙太湖水利工程事宜,筹办溥益糖业公司 ,中华懋业银行。参与浙江18名士绅联名呈请北洋减免田赋,经核准,嘉兴六县减赋 ,尤以嘉善最多,减免粮米达30601石 。九年(公元1920年)8月,应聘为顾问。十年(公元1921年)夏 ,与熊希龄等发起会议中国后援会,任,主张山东应无条件归还中国等。十三年(公元1924年)6月5日病卒于寓所;是年7月 ,移柩嘉善,葬在今惠民乡小桥村卞家桥钱氏故茔,徐世昌赋诗,并撰写了墓志铭 。
1986年 ,其墓经嘉善县拨款重修,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徐赓陛字次舟,浙江省乌程县人 ,附贡出身,清德宗光绪四年(公元1878年)九月,任陆丰知县 ,清德宗光绪七年(公元1881年)四月离任。在任期间,著有关陆丰史料的67篇。留有《不谦漫存》一书 。
_昌清文宗咸丰九年(公元1859年)~十七年(公元1928年),字五楼 ,后改字午楼,满洲正白旗人,姓氏不详 ,清末民初军事人物,清末陆军大臣。早年毕业于同文馆。后留学德国,习陆军 。归国后历任武备堂总办、出使德国大臣、江北提督 、陆军部侍郎、尚书等职。武昌时,奉命率军赴武汉 ,屡败。成立后,曾被袁世凯任命为府高等顾问、侍从武官长、参政院参政和参谋总长等职 。袁世凯死后,_昌在北洋仍任高职。十七年(公元1928年)病逝 ,终年69岁。
沈炼明武宗正德二年(公元1507年)~明世宗嘉靖三十六年(公元1557年),字纯甫,号青霞 ,浙江会稽(今浙江绍兴)人,明世宗嘉靖十七年(公元1538年)进士,除溧阳知县 。因事左迁为锦衣卫经历 ,其长官陆炳与严嵩友好。为人刚直,嫉恶如仇,每饮酒辄箕踞笑傲。以“十罪疏”严嵩 ,被处以杖刑,谪居保安州为民 。贬谪塞外,仍以詈骂严嵩父子为乐,严嵩得知大怒。明世宗嘉靖三十六年(公元1557年) ,严世蕃遣巡按御史路楷与宣大总督杨顺设计,谋害沈炼,恰逢徒众阎浩等人被捕 ,招供多名教众,沈炼的名字被阴谋列入,终因被诬为谋反而被杀 ,两子同时遇害。明穆宗隆庆(公元1567年~公元1572年)初年,朝廷下诏,褒奖敢于言事者 ,特追赠沈炼光禄少卿,任用一子为官。明熹宗天启(公元1621年~公元1627年)初年,追谥忠愍 。天下士人推崇其德 ,将他的作品汇编成《青霞集》。《明史》有传。
杨继盛明武宗正德十一年(公元1516年)~明世宗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5年),著名谏臣,字仲芳,号椒山 ,直隶容城(今河北容城县北河照村)人 。明世宗嘉靖二十六年(公元1547年)登进士第,初任吏部主事,师从吏部尚书韩邦奇学习律吕。后官兵部员外郎。因上疏仇鸾开马市之议 ,被贬为狄道典史 。后被起用为诸城知县,迁户部主事 、刑部员外郎,调兵部武选司员外郎。明世宗嘉靖三十二年(公元1553年)上疏力劾严嵩“五奸十大罪 ” ,遭诬陷下狱。在狱中备经拷打,于明世宗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5年)遇害,年四十 。明穆宗即位后 ,以杨继盛为直谏诸臣之首,追赠太常少卿,谥号“忠愍” ,世称“杨忠愍”。后人以其故宅改以奉,尊为城隍。有《杨忠愍文集》 。
徐桐清仁宗嘉庆二十五年(公元1820年)~清德宗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户部尚书徐泽醇之子,清朝大臣 ,理学家,代表人物之一,字豫如 ,号荫轩,汉军正蓝旗人,道光进士。清文宗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以前任翰林院检讨 ,实录馆协修等职。清同治帝登位后为其师傅。清穆宗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以后,先后任太常卿、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内阁学士 、礼部右侍郎、礼部尚书、吏部尚书 、协办大学士、体仁阁大学士等职 。思想守旧,嫉恶西学。清德宗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戊戌后 ,因攻击,得慈禧信任。清德宗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支持慈禧力举立溥_为大阿哥(即皇储) ,废光绪帝,遂被任命为溥_的师傅 。“义和团”运动兴起后,主张借助“义和团 ”排外,支持慈禧太后对外宣战。八国联军侵入后 ,身亡。著有《治平宝鉴》 。
(本篇结束,全文大结局)
以上就是与光绪戊子年是公元多少年相关内容,是关于光绪的分享。看完光绪丙午年是哪一年后 ,希望这对大家有所帮助!
钱能训觉醒时代是好人吗
是好人,《觉醒年代》是一部好的历史题材的电视节目,是大学中学小学思政课的绝好素材。
提到梁思成和林徽因两位建筑大师,大家都知道他们对我国古建筑所作出的贡献 。而他们的一位贵人 ,或许还不太熟悉。他就是朱启钤先生。朱先生一生娶过三位夫人,却没有人说他花心,反而夸赞他 ,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朱启钤,祖籍贵州,1872年11月12日生于河南信阳 。1964年2月26日卒于北京。朱先生是光绪年间的举人 ,出道以来,官运亨通,在清朝末年、北洋政府 、民国、日伪和新中国都担任过多种要职。
1919年,朱启钤曾任南北议和的北方总代表 ,因和谈破裂,后来退出政界开始转向商界,经办了中兴煤矿、中兴轮船公司等企业。在1931年创办了中国营造学社 。
先来说说朱启钤先生为什么是梁林二人的贵人。
1924年9月 ,梁思成和林徽因到了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大学美术学院后,梁思成进了建筑系。当时宾大建筑系不收女学生,林徽因只能先注册美术系 ,然后选修了建筑系的所有课程 。后来,她还获得了建筑系助教的资格。
再后来,梁思成的父亲梁启超从国内给他们寄来了一本宝贵的“天书”——这是由北宋关于李诫奉皇上之命修编的一部关于中国古建筑设计和施工的书籍《营造法式》。而这部书籍 ,是由当时担任民国时期政府部门要职的朱启钤先生,在江南图书馆发现了宋代李诫的《营造法式》手抄本,便委托商务印书馆以石印本印行 ,同时又在北京刊行的仿宋本 。
正是有了这部书,梁林二人才开始研究中国古建筑。他们回国时先在东北大学任职,辞职回到北平后,梁思成与林徽因一同加入了朱启钤先生和中华教育基金会共同组办的中国营造学社。此后 ,二人才一心研究中国建筑史 、并创建了中国建筑体系 。
可以说,如果没有朱启钤先生出版的那部“天书”,梁林二人将会在建筑学上走许多的弯路。而我们读到《中国建筑史》的时间 ,还不一定要推后多少年。
言归正传,现在我们再来看看这位正能量爆棚的朱先生是怎么教育孩子们的 。
一,朱启钤幼年时家里很贫穷 ,借住在长沙亲戚家里时,他就立下了大志向。因此, 他明白知识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 ,也时刻把这个观念传递给孩子们;
二,除了在生活和教育上的“富养 ”之外,朱启钤觉得 ,家长的言行,对孩子们的影响最大。因此,他在生活中也时刻严格要求自己。
三,朱启钤有很强的是非观念 ,他在孩子们小的时候,就开始教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 。
朱启钤一生虽然有三位夫人,但都是前任夫人去世后再续娶的 ,因此,人们对他的评价很高,孩子们对他也很尊敬。三位夫人一共生了15个孩子 ,其中长成的有2个儿子和8个女儿。
朱启钤学富五车、尊贵荣华,他把儿女们都培养成了赫赫有名的人物 。这是因为他不仅游历过欧美等国,思想很开放 ,从不认为“男尊女卑”而限制女儿们的社交活动。并且在他身上,还表现出了崇高的民族气节,也深深地影响着孩子们。因此 ,朱家的**还被人们称赞为“朱家八凤” 。
朱启钤的一生做了许多有意义的事,总结起来,最重要的是以下这些:
创办了北京市第一个公园——中央公园;创办了中国的第一个博物馆——古物陈列所;1918年开发北戴河疗养区, 维护国家尊严。有效地控制了帝国主义分子企图霸占海滨的野心 ;1920年任《四库全书》印刷督理;1925年开始筹办中国营造学社 ,从事古典建筑文献的整理研究;1930年营造学社正式成立,任社长;
1937年日本侵华以后,伪政府成立。日本人想请朱启钤为他们捧场 ,被 他严词拒绝 后,日本人便强行低价购买了他在赵堂子胡同的住宅,共有八组四合院和全套家具 。朱启钤被迫搬到北总布胡同。 直到抗日战争胜利 ,始终没有和日伪同流合污。
1939年,天津发生罕见的水灾,营造学社之前存于外国银行中的全部调查测绘资料惨遭损毁 ,朱启钤立刻设法抢救这批资料 。后来,梁思成之所以能在四川李庄和林徽因共同撰写《中国建筑史》,也是得益于有这样一套珍贵的参考资料。
朱启钤还是一位收藏家 ,他在病故之前,将大部分藏书都捐赠给了北京图书馆。因他对家乡贵州的眷恋之情,特要求将这些书中的黔人黔宦著作转交贵州。 一片赤子心,照亮后来人 。
由于朱启钤的女儿们都十分优秀 ,分别嫁给了当时在政界或商界的大家族。
朱启钤的小儿子叫朱渤(朱海北),曾在北洋政府时期,得到少帅张学良的赏识 ,成了少帅的四位副官之一。朱渤主要管理张学良的行程和交际,当时张学良和蒋介石见面的时候就是他陪同的 。
后来朱渤曾经做过旅长,在抗日战争爆发以后 ,他开始远离政治,逐渐跟随父亲从商。他原本在多家大公司任职。但为了不受日本人的控制,便长期赋闲在家 。
正是因为朱启钤先生这种百折不挠的精神和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 ,才会培养出众多优秀的儿女,以及在各个领域都为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中国式的家庭教育中,朱启钤先生的教育方式 ,我们也可以借鉴和参考。
对于朱启钤先生的一生,朋友们有什么看法呢?欢迎留言讨论 。
(,侵删)
关于“钱能训(钱能训内阁)人物介绍 ”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 ,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己迎臣]投稿,不代表乔德林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aodelin.com/wiki/202508-13280.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乔德林的签约作者“己迎臣”!
希望本篇文章《钱能训(钱能训内阁)人物介绍》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乔德林]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钱能训(钱能训内阁)人物介绍”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钱能训(钱能训内阁)人物介绍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