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断裂构造带

网上有关“主要断裂构造带”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主要断裂构造带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3.3.1 东西向断裂...

网上有关“主要断裂构造带”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主要断裂构造带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 ,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 ,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

3.3.1 东西向断裂带

河北省东西向断裂构造极为发育(见图3-1),在各种比例尺的区域地质调查过程中东西向断裂带的研究一直受到重视,特别是在《河北省北京市天津市区域地质志》中很多不同级别的构造单元的划分多数是以东西向断裂作为构造单元的分界线 ,因此,断裂构造带的描述一般十分详尽,如无新资料本书只作概略性叙述 。

3.3.1.1 康保-围场断裂带

该断裂是华北板块北缘断裂 ,大致沿北纬42°线东西向延展,是华北板块与北部的内蒙板块的重要地质构造分界线。断裂带由于行政区划原因分为东西两段。该断裂可能形成于新太古代末期,长期活动 ,控制两个一级构造单元的发展,沿断裂带发育了大量古生代岩浆岩 。

西段在康保附近,根据最新区域地质调查资料 ,主断裂出露位置与区域地质志叙述的位置有所不同,约向北移20 km,出露在康保县城以北的满德堂附近 ,在省内长40 km ,走向80°左右,近直立。断裂带北侧为中 、新生代地层,南侧主要为新太古代 、古元古代的地质体。断裂带中韧性剪切带发育 。

东段在围场附近 ,长度超过75 km,断裂带显示向南突出的弧形,断裂带内片理化和糜棱岩发育。

3.3.1.2 尚义-平泉断裂带

西起尚义 ,向东经赤城、古北口、承德,至平泉,全长约450 km。断裂带向东向西均延入邻省 。在省内近东西展布 ,中部呈略向南突出的弧形。断裂带的脆性构造特征前人已有详细论述,而韧性剪切特征描述较少。事实上,该断裂带以强烈糜棱岩为特点的韧性变形表现十分明显 ,断裂带构造岩发育类型齐全,表明既有脆性变形特征,又有韧性变形表现 。断裂带显示多期活动特点 ,在地球物理场上 ,西段重力和航磁均有显示,东段不明显。断裂带附近发育大量的逆冲推覆构造,构成一条重要的逆冲推覆构造带 ,表明断裂附近曾有过大规模区域性水平运动。

3.3.1.3 丰宁-隆化断裂带

该断裂带西起赤城东,经杨木栅子 、丰宁、风山、隆化,向东延入省外 。省内长度约200 km ,断裂带总体呈东西向展布,构造带在西段的赤城至丰宁一带地表出露不明显,但重磁资料显示断裂明显存在;构造带东段的丰宁至隆化地表构造形迹连续 ,构造面 、构造岩以及地球物理场均有明显表现 。断裂带发育韧性变形特征。构造带具有明显的长期活动性。

3.3.1.4 大庙-娘娘庙断裂

该断裂西起风山南,向东经红石砬、白旗、大庙 、高寺台、头沟,至平泉城北的娘娘庙 ,全长约150 km 。该断裂与北部的丰宁-隆化断裂平行排列,二者相距约20 km。断裂带的重要特征是控制了多个基性、超基性岩浆岩侵入体的分布,特别是中元古代大庙斜长岩体 ,出露面积150 km2 ,其独特的地质特征,在全国乃至世界地质研究中占有一席之地。断裂深度可能较大 。从构造岩特征看,断裂具有韧性变形特点。地球物理场反映为断续的高强度重磁正异常带。近年来 ,沿断裂在纪营一带的斜长岩边部发现了构造片岩型金矿,值得引起重视 。

3.3.1.5 密云-喜峰口断裂

该断裂西起密云,向东经强子路 、兴隆、喜峰口、木头登 ,再向东延入辽宁省,省内长度220 km,东西走向 ,断面陡倾,一般倾角80°,倾向南北有摆动。该断裂具有长期活动性。断裂带附近发育多处明显的逆冲推覆构造现象 ,最大推覆距离达40 km,多显示由北向南逆冲 。

3.3.2 北北东向断裂带

北北东向断裂构造在本区占有突出重要的位置(见图3-1),是河北省乃至整个中国东部最重要的构造之一 ,许多重要的岩浆岩带和重要的内生金属矿床均受到北北东向构造带的控制。在河北省著名的太行山山前断裂是太行山隆起和华北坳陷的天然分界线 ,上黄旗-乌龙沟断裂是重要的控岩控矿断裂。河北省的西高东低和西隆东坳的现代地形地貌趋势同样受到这一组构造的控制 。

3.3.2.1 上黄旗-乌龙沟断裂

自涞源倒马关 、乌龙沟向北,经涿鹿大河南 、官厅、赤城、丰宁 、上黄旗、围场御道口,向北延入邻省内蒙古 ,总体走向北东25°,倾向南东,倾角较陡 ,区内长约450 km 。断裂带内发育糜棱岩、砾岩 、构造角砾岩、断层泥等,表明断裂既有脆性变形,又有韧性变形特征。宏观上陆地资源卫星影像十分明显 ,微观观察变形石英的自由位错有:位错环、位错线 、位错弓弯、钉扎位错和不规则螺旋位错等,表明断裂属脆韧性变形兼有。对断裂的古构造应力值估算,差应力值为98.9 MPa、107.8MPa 。断裂导控岩体 ,晚期又切割岩体,反映断裂多期活动性。断裂在赤城以南地表形迹清晰,出露稳定 ,在赤城以北的航卫片上构造形迹依稀可见。

3.3.2.2 紫荆关-灵山断裂

断裂北起涞水县岭南台 ,向南经北龙门 、白涧、紫荆关、灵山 、井陉,向南西延入邻省山西,省内长度约280 km 。断裂产状总体走向北东20°~30° ,倾向南东,倾角55°~75°。该断裂在平面上与西临的上黄旗-乌龙沟断裂平行排列,断裂面产状二者基本一致。沿断裂带分布有大面积的火山岩和中酸性侵入岩 ,断裂显示多期活动性 。重力场显示为强梯度带,航磁场为正磁异常。

3.3.2.3 太行山山前断裂带

该断裂带分布于太行山山前地带,地表被第四系覆盖 ,断裂北起怀柔城北,向南经海淀 、房山、涞水、定兴 、新乐、石家庄、邢台 、邯郸,再向南延入邻省河南的安阳。断裂带全长大于500 km ,是一条控制中新生代坳陷的重要断裂,空间上该断裂同紫荆关-灵山断裂平行分布,平面相距40~60 km ,二者同步发展 ,特征相近,钻探资料证实断裂两侧垂直断距数千米 。人工地震和地球物理探测均有较明显显示。自北而南包括怀柔-涞水、定兴-石家庄和邢台-安阳3条主干断裂,它们的构造性质、空间形态 、发展历史均有某些相似形 ,故统称太行山山前断裂带。

3.3.2.4 平坊-桑园断裂

断裂系内蒙古“嫩江-八里罕断裂 ”延入本区,省内自北部的平坊,向南经平泉、小寺沟、承德东 、桑园、高板河一带 ,省内出露长度约140 km,断裂总体走向北北东,南部明显变为北东向 ,倾角较陡 。地球物理场表现为重力梯级带 。断裂在东北地区是大兴安岭与松辽平原的天然分界线,全长1180 km,在陆地资源卫星影像上有清楚显示。

3.3.2.5 青龙-滦县断裂

该断裂亦称青龙河断裂。断裂北起青龙栅栏杖子 ,向南沿青龙河谷经双山子、卢龙 、滦县 、司家营、滦南,隐入冀东平原 。断裂总体走向北东25°左右,向北西陡倾 ,长度超过150 km。断裂破碎带发育 ,碎裂岩、片理化带 、糜棱岩带普遍发育,擦痕、劈理成群出现。断裂具有多期活动性,据记载曾诱发过多次地震 。沿断裂有温泉热水露头出现。

3.3.2.6 沧州-大名隐伏断裂

亦称沧东断裂 ,是东部平原一条重要隐伏断裂。断裂北起丰润南,向南经天津市东、沧州 、泊头、东光、吴桥 、临西、馆陶、大名,再向南延入河南省境内 。断裂总体走向北东30°左右 ,倾向南东,倾角较陡,省内长度约500 km。地球物理场中 ,重力反映为疏缓的梯级带,航磁显示为梯级带及正负磁场变异带。钻探证明,断裂两盘新生界发育程度差异明显 ,累积垂直断距近6 km,有迹象显示断裂具有继承性活动特征 。

3.3.2.7 海兴-宁津隐伏断裂

断裂位于平原区东南隅,北部延入渤海湾 ,向南经海兴 、孟店 ,再向南延入邻省山东境内,走向北北东,倾向北西 ,倾角陡。在空间上,该断裂位于沧州-大名隐伏断裂的东侧,二者平行分布 ,平面相距约60 km,倾向相对,共同组成地垒构造。断裂物探显示不明显 ,主要依据钻孔资料推断 。

3.3.3 北西—北北西向断裂

区内北西至北北西向断裂分布比较普遍(见图3-1),但断裂规模一般比较小,长度鲜有上百千米者 。有些北西向断裂成为控矿构造。

3.3.3.1 马市口-松枝口断裂

断裂位于张家口西部 ,北起马市口,向南东经右所堡、化哨营至松枝口,区内长约130 km ,向西延入山西境内。断裂带地表形迹笔直 ,走向北西30°,倾向北东,倾角陡 。发育构造破碎带、擦面 、擦痕等现象 ,具有多期活动性。重力场反映为梯级带。

3.3.3.2 无极-衡水隐伏断裂

断裂西起曲阳齐村,向南东经无极 、衡水之故城,再向南东延入邻省山东德州 ,区内长约200 km 。断裂总体走向北西50°,断面倾向北东,倾角40°~55°。断裂存在的主要证据是人工地震钻探资料。

3.3.3.3 临漳-魏县隐伏断裂

断裂西起磁县北 ,向东经临漳北、魏县南、大名南 、龙王庙,区内长约90 km,再向东延入山东境内 。断裂走向北西70°左右 ,倾向北东,断裂存在证据由人工地震和钻探资料证实。

3.3.4 北东向断裂

3.3.4.1 沽源-张北断裂

断裂北起沽源西北的高山堡,向南西经二台、张北、渔儿山至马市口 ,省内长度约180 km。断裂向北延入内蒙古 ,向南延入山西境内 。断裂对中生代火山岩和新生代的玄武岩有控制作用。物探资料在航磁图上延伸20 km有较清晰显示。

3.3.4.2 唐海-昌黎断裂

断裂南起唐海县北,经汀流河 、昌黎,向北延入渤海 ,长度大于80 km 。该断裂大部分隐入第四系,物探资料有所显示,断裂走向北东60° ,倾斜南东,倾角陡 。

3.3.5 南北向断裂

南北向断裂在本区不发育,一般表现为规模较小的张性断层 ,往往被岩脉所充填,断裂对某些水系有一定的控制作用,如蚁蚂吐河、伊逊河的部分地段。该方向断裂多数分布在燕山地区。

 乌孙山古生代弧间盆地铁铜金成矿带

“悠悠鉴湖水 ,浓浓古越情 ” 。绍兴以其人文景观丰富、水乡风光秀丽 、风土人情诱人而著称于世,自古即为游客向往的游览胜地。

绍兴历史悠久,名人辈出 ,景色秀丽 ,物产丰富,素称“文物之邦、鱼米之乡”,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相传4000多年前的夏朝 ,大禹为治水曾两次躬临绍兴,治平了水土,故至今尚存禹陵胜迹 。春秋战国时 ,越王勾践建都绍兴,卧薪尝胆时,“越池”一度成为我国东部政治文化中心。汉代置都稽州 ,隋朝改称吴州,唐朝又改称越州,南宋时改为绍兴府 ,沿袭至今。绍兴人杰地灵,历史上涌现出许多著名的政治家、革命家 、文学家,如秋瑾、鲁迅、蔡元培 、周恩来等 。

一代文学巨擘鲁迅的许多作品中都反映了绍兴文化浓郁的地方性色彩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从孔乙己的茴香豆到故乡的社戏,随处可见鲁迅文化中的故乡情结。游览绍兴,也许就是一次鲁迅文化的怀旧之旅 ,站在河边,你可以看到戴着小毡帽的船夫以及戴着银项圈的玩童;迈进咸亨酒店,你可以尝尝正宗的茴香豆;回到乡间 ,去看一场传统的社戏……

绍兴就是这样一座地方色彩很浓的著名水城。悠悠古纤道上,绿水晶莹,石桥飞架 ,轻舟穿梭,有大小河流1900公里,桥梁4000余座 ,构成典型的江南水乡景色 。东湖洞桥相映,水碧于天;五泄溪泉飞成瀑,五折方下;柯岩石景 ,鬼斧神工;兰亭以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而被称为书法胜地;沈园则因陆游 、唐琬的爱情悲剧使后来者嗟叹不已;此外还有唐代纤道 ,南宋六陵,明清石拱桥以及与此相关联的绍兴风土人情,以乌蓬船、乌毡帽、乌干菜为代表 ,在数千年的历史演变中,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并呈现独特的地方风采,令人仰慕神往。

建置:

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 ,以故吴越地置会稽郡,郡治吴(今苏州)。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东巡至会稽,更名大越曰山阴 ,山阴县名始此 。吴黄龙元年(22*****山阴隶属会稽郡 。此后郡时有分置,山阴县为会稽郡治未变。陈后主时(583~589)析山阴县,置会稽县 ,山 、会两县并设,同城而治始此(一说在永定年间)。隋开皇九年(58*****废山阴、上虞、永兴 、始宁4县,入会稽县 。唐武德七年(62*****析会稽县 ,复置山阴县。翌年又废山阴 ,入会稽县,垂拱二年(68*****复置山阴县。大历二年(76*****因刺史薛兼训之奏,撤山阴县并入会稽县 。七年 ,因刺史陈少游之奏,复置山阴县。元和六年(81*****撤山阴县并入会稽县。十年复置山阴县 。自南朝后期250余年间,山阴县七度置废。元和十年再置 ,山、会两县并设,始长期稳定,隶属越州。南宋建炎三至四年(1129~113*****高宗避金兵暂驻越州 ,州治山阴为临时首都 。次年,改元“绍兴 ”升越州为绍兴府,“绍兴”名始此。山阴、会稽两县属之。元至元十三年(12*****建两浙都督府 ,后废绍兴府为绍兴路,山 、会仍其属县 。朱元璋丙午年(13*****改绍兴路为绍兴府,隶属依旧 。清因明制。清咸丰十一年(18*****太平军攻占绍兴府 ,山阴、会稽两县属太平天国。同治二年(18*****清军收复绍兴 ,山、会两县隶属复旧 。宣统三年(19*****月,裁山 、会两县,嗣以展缓至八月裁并 ,两县将印信档案缴府。民国元年(19*****月,废绍兴府,原山阴、会稽两县 ,改为绍兴县,隶属浙江军政府。三年,设会稽道于省县间 ,绍兴县隶属之 。十六年,废道,绍兴县区属省。二十四年 ,设绍兴行政督察区于省县间,绍兴县隶属之。翌年,以数名区 ,绍兴县隶属第三行政督察区 。三十年四月 ,日军陷绍兴,县政府先后迁至王坛,蒋村、裘村 ,政令仅及龙会 、稽东两乡。6月,绍兴城区设伪乡镇联合会,次年6月 ,设汪伪绍兴县政府,属伪第五专署。三十四年8月,伪政权垮台 。三十七年 ,第三行政督察区改编为第二行政督察区,绍兴县隶属之。

1949年5月7日,绍兴解放 ,6月6日,绍兴县人民政府成立。属浙江省第十专署 。10月,析绍兴县 ,置会稽县 。城区设绍兴市(县级) ,11月,改第十专置为绍兴专员公署,两县一市俱隶属之。1950年5月 ,撤绍兴市 、会稽县,合并为绍兴县。9月,析城区 ,复置绍兴市(县级),隶属依旧 。1952年1月,绍兴县直属省府。1953年2月 ,改属宁波地区专员公署。1958年2月,绍兴县、市合并,称绍兴县 。1962年1月 ,析城区,复置绍兴市。1964年9月,复绍兴地区专员公署 ,绍兴县为其辖区。1981年3月 ,绍兴县改建绍兴市(县级) 。1*****年7月,撤绍兴地区,建立省辖绍兴市(地级) ,恢复绍兴县。(《绍兴县志》第一编建置)

自然环境

:

绍兴地处杭州湾南,会稽山北麓,北纬29°42′02〃~30°19′15〃 ,东经120°16′55〃~120°46′39〃,东西宽46.6公里,南北长68.5公里 ,周边长356*****公里,总面积149*****平方公里。

西南部低山丘陵河谷区会稽山脉尾闾分成二支,成西南—东北方向伸入县境南部和西部 ,构成一片崎岖低山、丘陵 、河谷地,面积757*****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50.76% 。区内群山连绵 ,山势险要 ,山体抬升强烈,地形深切、破碎,水系源短流急。一般海拔在300~400米之间 ,最高骆家尖747米,延伸到萧甬铁路南侧约5~10公里地带,高度即降至海拔20米左右 ,与无数冲积扇和中北部冲积平原相连,坡度以15°~25°和大于25°为主。地貌类型复杂,还可分成丘间谷地、低丘 、高丘和低山四类 ,主要有夏履、型塘、漓渚 、兰亭、平水、石泄及小舜江河谷,王坛 、平水盆地 。此类河谷与盆地面积较小,山垅较狭 ,水流湍急,砂砾含量较高,土壤冲积明显 。与水网平原交界处均有大片坡地、阶地 ,尤以漓渚、兰亭 、南池 、坡塘、九里、上蒋一带面积较大。坡度皆在10°以下 ,土层深厚,适宜农耕。新石器时代已有频繁农垦活动,现大部辟为茶 、桑、果等经济作物种植地和旱粮地 ,在绍兴农业史中占有重要地位 。

中北部水网平原区面积572*****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38.33%。除零星火成岩残丘外,皆为冲积、淤积 、海积而成。地势平坦 ,平均海拔6~7米 。偶有孤丘残丘高度一般亦不超过200米。中部,河流纵横,湖泊星散 ,农田被切割成大小渡田,有“水乡泽国”之称。靠近古海溏北部狭长地带,地势低平 ,平均海拔4.5米,河流较少,水面狭窄 ,为向滨海滩涂过渡地带 。历史上称山会平原 ,原为一片浅海沼泽,潮汐出没。全球性冰后期为海水所淹。距今6000年前,漓渚、平水均为海水直拍之山丘和海岸交界处 。

公元前21世纪左右开始海退 ,海岸北移。海退结束,海岸线轮廓已与近代相似。因泥沙来源丰富,溺谷淤浅不畅 ,浅海逐渐垫高而变成咸潮出没之沮洳沼泽,《管子·水地》称“越之水重浊而洎,故其民愚疾而垢 ” 。距今3000年前后 ,越族居民从会稽山内部北移,开始垦殖咸潮所不及之山麓冲积扇和平原中一些较大孤丘及附近坡地,从而形成中部冲积平原 。

公元前5世纪初 ,越国把都城从会稽山南部迁到沼泽平原,经过与近世围垦滩涂相似之围堤、筑塘 、拒咸、蓄淡,造就会稽山北麓冲积扇以下大批耕地。

秦汉时代 ,北人南迁 ,湖沼地加快开发。至公元2世纪中叶,鉴湖建成,湖以下开辟良田9000顷 。海塘建设和河湖网也加速整治。唐垂拱二年(686)山阴与萧山50里界塘筑成;开元十年(72*****会稽县令李俊之主持增修山会海塘。后经大历十年(77*****大和六年(83*****次增修 ,才形成东起上虞,西至山阴,全长百余里之防海塘 ,山会平原全面形成 。至今,中北部水网平原610个自然村中,以溇、湖 、埭、桥、江 、墅 、葑、塘、渎 、堰、岸、港 、浦等命名者计226个 ,占34%,展现水乡特定景观。

东北部滨海平原区淤涨型滩涂,地势平坦 ,人工水系纵横交错,海拔5米左右。区域总面积162*****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10.91% ,已围垦67.4平方公里 ,潮上带或潮间带尚待开发 。受钱塘江和曹娥江涌潮顶托,北岸不断被侵蚀,南岸逐渐淤涨。明永乐至万历(1403~1620)间 ,钱塘江主槽北移,山会两县海涂外涨,已有人自发垦殖 ,种植棉、瓜、豆和水稻。清咸丰年间(1851~186*****度成为三江口西部乾 、坤两号沙地,面积超过4万亩 。清末民初,滩涂曾向杭州湾伸展20多里 ,有磨盘丘、豆腐畈等垦区。此后,由于钱塘江南股槽游移,滩涂大片坍方 ,至建国前夕,丧失殆尽。1969年开始有组织地大规模人工围涂造地,至1991年 ,围涂10次 ,获土地66.3平方公里(1993年10月至1994年4月“九三丘”第一期围涂获土地8.7平方公里,未计入内),才有滨海平原 ,并奠定境内自南而北山脉—平原—海岸梯阶式地貌 。

矿产:

金属矿产

铁矿分布在西南部漓渚一带,有磁铁矿5处,铁硫矿1处、铁锌矿1处 。按1986年资料 ,探明储量为876*****万吨,占全省探明储量72.6%。

矽卡岩型矿床矿体有脉状 、透镜状、层状、扁豆状。矿石矿物以磁铁矿为主,次为闪锌矿 、褐铁矿 、磁黄铁矿、赤铁矿、黄铁矿 、方铅矿、毒砂等 ,伴有黄铜矿、镜铁矿;脉石矿物有粒硅镁石 、透辉石、透闪石、石榴石等 。如花街磁铁矿 、新桥铁硫矿和谢坞铁锌矿。

中低温热液型矿床矿体呈脉状或受交错之裂隙控制,无一定形状,矿石矿物以磁铁矿为主 ,次为赤铁矿,脉石矿物为石英。如平水园里岙、上杨滩磁铁矿 。

层控矽卡岩型矿床。矿体呈似层状、层状 、脉状产出。矿石矿物有磁铁矿、赤铁矿、假象赤铁矿 、褐铁矿 、黄铁矿、黄铜矿、闪锌矿 、辉铜矿 。脉石矿物有石榴石、透辉石、金云母 、蛇纹石、绿泥石、绿帘石等。如漓渚磁铁矿。

中温裂隙充填型矿床矿体呈不规则细脉状 。矿石矿物以磁铁矿为主,偶见镜铁矿及赤铁矿。脉石矿物有石英 、绢云母及绿泥石等。如夏履马家地磁铁矿 。

钼矿仅见于漓渚枫塘坞一带 ,系沉积改造型 ,矿体层状、透镜状、脉状产出 。矿石由辉钼矿 、辉砷镍矿、金云母、绢云母 、绿泥石 、蛇纹石、绿帘石、方解石 、石英组成。

铜矿有8个,五种类型。按1986年资料探明储量为39.09万吨,占全省探明储量69.9% 。

中低温热液型矿床 ,多呈细脉状、细脉浸染状,矿石矿物以黄铜矿、辉铜矿 、斑铜矿为主,伴生元素有钇、钛、镍。矿石含cu0.22~2.38%。有兰亭黄岘 、平水江白鹤殿和桃红等铜矿 。火山喷发沉积型矿床 ,呈层状或透镜状,矿石矿物以黄铜矿、闪锌矿、黄铁矿为主,伴生磁铁矿 、方铅矿等。含cu0.35~4.74%。如平水西裘和六里岙铜矿 。

矽卡岩型矿床 ,呈似层状、透镜状,以辉铜矿、孔雀石为主,次为黄铜矿 、兰铜矿等。含cu0.3~0.59%。如兰亭皇游荡铜矿 。

中温热液型矿床 ,矿石矿物主要为含铜黄铁矿,矿体呈脉状,含cu0.5~1.2%。如南池马园里铜矿。

中温热液型铜钼矿 ,矿体为平行脉状 ,细脉浸染状,矿石矿物由辉钼矿 、黄铜矿、黄铁矿、磁铁矿等组成 。如夏履马家地铜矿 。

铅锌矿两处,矿体以透镜状为主 ,次为不规则脉状。矿石矿物多为方铅矿 、闪锌矿,矿石品位pb0.76~20.37%。

多金属矿两处,储量2.6万吨 。

矽卡岩型多金属矿 ,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以闪锌矿、黄铜矿、方铅矿为主。兰亭镇灰灶头多金属矿床属此。

多金属矿 ,矿体呈不规则脉状为主,单个矿脉由若干个断续相连之透镜状组成 。矿石矿物以闪锌矿为主,次为方铅矿及黄铜矿 ,伴有黄铁矿;矿石品位pb0.17~10.80% 、zn0.16~17.50%、cu0.16~1.5%、ag32~65×10—6。南池大焦岭矿床属此。

贵金属矿有19处,几乎均产于江—绍断裂两侧之老地层中,多数受断裂构造和破碎带控制 ,与火山热液有关 ,总储量3.14吨 。

平水江乡何山中温热液型金矿,呈脉状 、透镜状,黄金呈微粒状赋存于石英、黄铁矿、云母片之间。含au7.24×10—6。

*****变质热液型金矿赋存于含金石英脉或蚀变岩中 ,呈透镜状 、脉状、似层状产出 。以金为主,含au0.1~19.78×10—6。平水镇天衣寺、石其 、铸铺岙 、中岙、官山、孔坞岙 、野猪窝、平水江沙滩,南池胡家塔、茅秦等处金矿属此。

中低温热液型金矿 ,有上灶大烟帽,南池马园里两处 。矿体赋存于含金石英脉之中 。

中低温热液裂隙型金矿,矿体赋存于石英脉中及北西向硅化破碎带中。含au0.04~18.3×10—6。型塘矿化点属此 。

含金石英脉或含金硅化破碎带金矿 ,有平水镇大桥头西北侧 、上灶乡金岙、鉴湖镇百家、秦望山北侧 、马园里水库等处。

稀有金属有铌铁矿两处和含铌锐钛矿一处,在碱性—酸性侵入岩中,均属矿化点。岩浆型铌铁矿 ,矿化花岗岩体呈北东向延伸或略呈透镜状,矿石矿物为铌铁矿,脉石矿物石英、钾长石、钠长石 、更长石、绢云母为主 。富盛镇义峰山、万户山两处属此。

含铌锐钛矿 ,矿点产于燕山期霏细斑岩岩脉中成群分布 ,矿石矿物为铌锐钛矿 、磷钇矿;含铌锐钛矿155*****克/吨。富盛镇庙前山矿点属此 。

非金属矿

有萤石 、磷矿、钾矿、高岭土 、瓷石、叶蜡石、钾长石 、云母、石墨等16种。

萤石矿有富盛镇龙潭岗和王化下祝两处,均为低温热液裂隙充填型,脉状。龙潭岗萤石呈桃红、紫和白色 ,少量灰—黑灰色及绿色;下祝萤石呈绿色 、白色,少量紫色 。伴有石英、粘土和方解石。储量3.9万吨。

磷矿位于谢家桥—奕村背斜东南翼,属沉积型 ,矿体似层状、透镜状 。地表可见磷结核 。

钾矿位于佳山—墨城背斜东北端,属沉积型,层状 ,矿石矿物以水云母 、白云母为主。储量924万吨。

高岭土有兰亭镇皇游荡、上灰灶、谢家桥 、花街4处,均为低温热液交代型 。系石英斑岩岩脉或霏细斑岩岩脉风化而成,脉状 ,矿石矿物以高岭土为主,属酸性型粘土,灰白色粉土状 、砂状结构。风化强烈者呈乳白色土状 ,粘结 ,可塑性及燃烧性能好。风化程度差者碾磨后用 。

瓷石矿有富盛镇义峰山、方岙、鲶鱼山 、花街4处,风化型,呈脉状或似层状。矿石矿物由粉土质、隐晶长英质或由碱性长石和石英组成。由霏细斑岩风化或蚀变而成 。

叶蜡石矿在平江乡秦望山东坡 ,中低温热液充填型矿床,透镜状块状构造,灰白色。

钾长石矿在兰亭镇松坑村 ,属花岗斑岩型,团块状及不规则状,矿石矿物主要为钾长石、斜长石 ,脉石矿物为石英 、黑云母、角闪石。

云母矿有富盛镇北山、两溪长岭 、上蒋山皇3处 。前两处为伟晶岩型,产于变质岩之伟晶岩脉中。后者为沉积变质型,夹于浅色片理化石英砂岩中 ,呈层状。储量141*****吨 。

石墨矿在红山瓜林,属裂隙充填型矿床,多为细脉或团块状 ,破碎带中部亦有呈透镜状分布 。石墨呈细鳞片状或隐晶质。脉石矿物有石英。

石英矿分脉石英和石英砾岩两类 。储量200*****万吨。富盛镇方岙石英矿 ,属低温热液裂隙充填型,脉状,伴少量长石和粘土。鉴湖镇下濮山、福全镇两处沉积型石英矿为石英砾岩 。岩性为灰**之含砾粗砂岩间夹白色泥质页岩 ,大量石英砂砾岩。矿体呈层状。矿物主要有石英、长石 、云母及少量胶结物 。

白云岩矿在兰亭镇谢坞,属沉积型,层状 ,以白云石为主,少量方解石。

石灰岩矿有兰亭镇谢坞、上灰灶、皇游荡 、棠棣曹家4处,属沉积型。层状 ,灰—深灰色,性脆,坚硬 ,主要成份为方解石 。

黑曜斑岩矿在稽江乡傅家岙,属火山喷溢型。透镜状,层状产出。矿物成份以雏晶玻璃为主 ,大于95% ,尚有微量磷灰石,珍珠构造 。

珍珠岩矿在稽江乡车头,属火山喷溢型 ,透镜状,黑色珍珠岩,玻璃光泽 ,具贝壳状断口,斑晶为中性斜长石 、辉石;基质以隐晶—霏细状长英质为主 。

石料节理不发育之角砾凝灰岩,为较好建筑材料 ,有开采场150余家。

花岗石矿有型塘九岭下、陶堰义峰山和大和山花岗石矿3处。花岗闪长岩、正长岩或辉石闪长岩呈小岩株状产出 。灰白 、略带浅绿色、墨绿色或黑色,微粒到细柱粒或中细柱结构,块状构造。荒料率30~40%。

燃料矿产

石煤有漓渚、坡塘 、坡塘岭下3处 ,沉积型,层状,延伸500~2000米 ,厚1~4米 ,高炭质硅质页岩 。赋存荷塘组之中。发热量902~1700卡/克,储量473万吨。

泥炭有容山、孟家葑、陶堰 、藕塘头、?湖5处,全新统湖沼相沉积型 ,层状、透镜状,可见1~2层 。厚0.5~1米,亦有1.5~3米。棕红色 ,氧化后变黑色。以草木根为主 。发热量1047~4128卡/克。储量114.2万吨。

天然气山(阴)会(稽)古海塘以南,现萧山市党山乡夹灶村,于1986年发现天然气资源 。1987年起 ,居民利用探矿钻孔取气作炊,天然气压力3公斤/平方公分 。该钻孔是浙江省石油勘探处 、地质研究所为开发浅层天然气而设置之夹灶—马鞍(绍兴)试区之一,位于东经120°33′22〃 ,北纬30°9′17〃,离县境230米~370米,地质条件相同 ,故县域内可能有浅层生物成因之甲烷型天然气。

灾异

:

洪涝1961至1990年 ,全县发生三日过程两量≥100~300毫米,日最大雨量50~150毫米之洪涝34次,年均1次以上。其中全县性洪涝12次 ,占35%,不到三年发生1次,且有11次在梅雨季季节 ,占91.7%,其余均为局部性洪涝 。

干旱1961~1990年,境内发生干旱33次 ,其中30天以上者各级干旱27次占82%。平均一年发生一次。18次是全县性干旱,占67% 。1967年伏秋冬连旱,三江闸一带干旱长达133天 ,24.5万亩晚稻受灾。

台风1961~1990年,受过程降雨≥30毫米之台风影响102次,年均3.4次。最多195*****年分别有7次 。1956年8月12号台风 ,过程降水176.1~196.4毫米 ,风力12级以上,最大风速40米每秒。

冰雹据1950至1980年观测,31年中发生冰雹30次 ,年均近1次。

人口

:

分布清前无人口分布资料可稽,及至宣统年间,方分别统计城坊、乡镇户口 ,断续不全 。因自然环境、经济条件和居住习惯等因素,分布不匀:仅占地域总面积0.6%之城厢 、坊里,密集总人口10%以上;平原乡镇占总面积40% ,亦占总人口60%;低山丘陵区占地面积约59%,却仅占总人口30%左右。

密度绍兴一向人多地少,人口密度较高 ,并呈上升趋势。南北两地差别明显:北部水乡平原,经济比较发达,人口稠密;南部低山丘陵 ,经济发展较为滞缓 ,人口相对稀疏 。清前史疏分县记载人口密度 。民国元年(19*****山阴 、会稽合并为绍兴县,始有人口密度统计,每平方公里为593人。十七年为608人。二十一年为640人 。二十四年为568人。三十年为611人。三十四年 ,因战乱下降至430人 。三十六年446人。建国后,才有全县性完整记载。

流动绍兴历史上,有几次人口大变动:句践二十九年(周贞定王元年 ,前468)越国灭吴后迁都琅琊,带去越地居民3万户 。秦始皇二十七至三十七年(前220至前210),徙大越民到浙西、皖南一带。汉武帝元狩四年(前119*****迁中原居民到会稽等地。西晋末年(永嘉年间)北方发生战乱 ,晋室南迁,中原人士避居会稽、山阴 。安史之乱,居民离散 ,越州各县人口有显著上升。靖康之乱,宋室南迁,山阴 、会稽人口大量增加。至清乾隆五十六年(17*****山阴县人口100*****会稽县人口266*****合计126*****人 ,数量剧增 。沦陷期间 ,居民逃离,由民国二十四年(19*****户,108*****人 ,降到三十六年197*****户,853*****人,下降21.55% 。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下 ,随军地方工作干部定居近千人。

水利

:

水库境内水库,始于越王句践之时。南池、吴塘、苦竹塘,均属国内早期小型水库 。东汉在若耶溪口筑成之回涌湖 ,属中型规模,系均质土坝构筑,利用天然山岙泄洪。明代建芝塘湖 ,缓解夏履江 、西小江水患。

建国后,农业生产发展,集体经济壮大 ,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 ,山区、半山区掀起兴修水利热潮,共建中、小型水库59座,塘坝410座 、灌溉塘945座 ,可正常蓄水564*****万立方米 。

海塘海塘修筑始于于越。而较为系统,初具规模之海塘建筑首见于《新唐书·地理志》,守李俊之、皇甫温、李左次等均有“增修”会稽海塘之举 ,可见唐以前境内确已有海塘工程。山阴海塘始载于《嘉泰会稽志》所记“界塘 ”,比李俊之增修会稽防海塘早36年 。

县境海塘,历经自南而北扩展和零星分散逐步联成一体之漫长演变过程。明嘉靖汤绍恩建成三江闸 ,海塘遂成一线,无多变动,直至60年代后期 ,随治江围涂工程大规模兴起,海塘堤线急速北移。现境内海塘总长88.*****公里,由萧绍海塘(境内段)18*****公里和围垦大堤69.*****公里组成 。海塘结构与施工技术也不断发展 ,初筑土塘 、柴塘 ,宋兴石塘,清筑鱼鳞石塘、丁由石塘。民国期间出现浆砌块石斜坡塘。建国后又由人力筑塘改为机械筑塘 。抗御潮洪能力大增 。今之一线海塘,浆砌块石护坡塘已达50~100年一遇防洪标准 ,抛石土塘已达20年以上一遇之防洪标准。

闸堰南宋鉴湖湮废,浦阳江又借道钱清江出三江口入海,平原水利形势明显恶化 ,水旱剧增。明初戴琥、彭谊 、张焕等先后修建扁拖诸闸,并筑坝修塘,整治河湖 ,稍有缓和 。但因无据要津 、杀水势、蓄众水之大型排涝枢纽工程,水旱频仍,海塘决筑不绝 ,劳民耗资。明嘉靖年间太守汤绍恩顺应民心,创筑我国古代著名滨海大闸—三江闸根治水害。《闸务全书》称,自此“旱御有备 。旱则闭以蓄之 ,田足以灌溉;涝则启以泄之 ,稼不至浸*。三邑之民,安居乐业”。

钱塘江下游出水主道自南而北变迁,三江闸外自清康熙起出现涨沙之患 ,三江闸遂由130多年之全盛期,转入效能衰减期 。平原抗旱除涝又显艰困。建国后,相继建成马山闸、新三江闸等大中型排涝骨干工程 ,绍兴平原水利局面一新,旱涝灾害得到较好防御。

河湖整治建国前夕,境内河湖多岸塌堪倾 ,湖淤河塞,涝不能畅泄,旱无力久抗 。建国后围绕发挥河湖蓄泄效能 ,以“上蓄 、中疏、下泄”为整治原则,上游兴修蓄水滞洪之塘库;中下游全面整理闸江,疏拓河道;沿海兴建大中小水闸等工程。共疏挖河道826.3公里 ,拆建阻水桥梁580座 ,河道砌石护岸125*****公里。

行政区划一览

** 区划资料截至2006年9月;面积、人口根据《简册(2006)》,人口截至2004年底 。 *

绍兴市 面积8256平方千米,人口433万人 。辖1个市辖区 、2个县 ,代管3个县级市。

越城区 面积 338平方千米,人口 64万人。邮编312000 。区人民政府驻塔山街道延安路。

诸暨市 面积2311平方千米,人口106万人。邮编311800 。市人民政府驻暨阳街道红旗路26号。

上虞市 面积1427平方千米 ,人口 77万人。邮编312300 。市人民政府驻百官街道市府路5号。

嵊州市 面积1771平方千米,人口 73万人。邮编312400 。市人民政府驻北直路37号。

绍兴县 面积1196平方千米,人口 70万人。邮编312030 。县人民政府驻柯桥街道群贤路1661号 。

新昌县 面积1213平方千米 ,人口 43万人。邮编312500。县人民政府驻人民路190号 。

绍兴概况

长话区号:0575

邮政编码:312000

位置:位于宁绍平原西部,南屏会稽山,北濒钱塘江 ,西连杭州,东接宁波,总面积7950平方公里 ,其中市区面积101平方公里。

区划:现辖越城区及绍兴县、新昌县、诸暨市 、上虞市、嵊州市。

人口:426万 ,其中市区人口31万 。

绍兴名人榜:

1:鲁迅,原名周树人

2:秋瑾,就义于绍兴市区古轩亭口

3:蔡元培 ,原北大校长

4:徐文长,即徐渭。

5:周恩来

6:西施

7:越王勾践

绍兴名胜古迹:

1、鲁迅故里

2 、鉴湖

3、兰亭国家森林公园

4、西施故里

5 、柯岩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6 、五泄风景区

金沙江-哀牢山金铜成矿带

3.6.1 概况

该成矿带又称为伊犁成矿带、巩乃斯成矿带或阿吾拉勒成矿带,位于伊犁微地块以南 ,那拉提弧间隆起以北。成矿带呈西宽东窄的三角形,东西长约450km,一般宽100km ,西部最宽处约200km,面积约2×104km2 。

地质背景。该带是发生在前震旦纪基底上,石炭纪发生裂解并由此演化而成。早石炭世早期 ,由陆相酸性火山岩和海陆交互相碎屑岩组成 。早石炭世后期及中石炭世时,裂解继续扩展,沉积了中酸性—中基性火山岩建造、陆源碎屑—碳酸盐岩建造及浊积岩建造。该区矿产有与火山—潜火山岩有关的铁 、锰、铜、金矿床(如式可布台铁矿 、托豆布拉克铜矿、加曼台锰矿、欠哈布拉克铅锌矿 、查岗诺尔铁铜矿、切特木斯铜矿和赛依卡勒金铜矿) ,与二叠纪上叠裂谷双峰式火山—潜火山岩有关的铜铁矿床(如群吉铜矿、穷不拉克铜矿) ,与陆相火山岩气液活动有关的金矿(如赛依卡勒金矿),与韧性剪切带破碎蚀变岩有关的金矿(尔戈带萨依金矿)等。

本区铁锰矿床多为中型以上的矿床,是20世纪50~60年代的重点工作对象 ,现今多数已进行开发 。铜矿也于1990年前后做了较多的工作 。

3.6.2 赛依卡勒金铜矿集区

3.6.2.1 矿床地质

赛依卡勒金铜矿集区位于昭苏县西南部,共发现4个矿化蚀变带。

(1)昭苏县七四团场南水磨沟铜金矿(点)。位于昭苏县七四团场南约10km,有简易公路通矿区 ,交通方便 。

矿区出露地层为下石炭统大哈拉军山组,由灰紫色火山集块岩,火山角砾岩 、中酸性火山凝灰岩组成 ,岩相变化大。岩石普遍绿泥石化、绿帘石化。

矿体严格受断裂控制,矿区可见有两条断裂,走向近东西 ,倾向南,沿断层上盘发育硅化(形成正地形),硅化宽度5~10m ,断层下盘出现破碎带 ,破碎带宽4~5m,最宽可达10余米,矿化带产于破碎带中 ,矿体产状与断层相近,但产状略陡 。从地表的断层及硅化带分布来看,矿体延长可达1000m ,厚度2~10m,平均4~5m。矿体已具有次生氧化带,地表矿石主要为氧化矿石 ,即出现“铁帽 ”型褐铁矿石;向下大部分为次生富集带矿石(铜蓝、辉铜矿),部分可见到原生矿石。矿体向上有变小尖灭趋势,而向下有膨大趋势 。

矿石类型有角砾状矿石(蚀变凝灰岩角砾之间充填金属硫化物) 、细脉状矿石(金属硫化物呈细脉状充填) 、浸染状矿石(金属硫化呈浸染状分布于蚀变凝灰岩中)、致密块状矿石、氧化矿石(出现大量孔雀石等次生矿物)。矿石矿物有黄铜矿 、毒砂、孔雀石、铜蓝 、黝铜矿、辉铜矿、斑铜矿 、石英、绢云母、绿泥石 、绿帘石、方解石等。铜品位为2%~5% ,平均3%~4%;金品位为(2~3)×10-6 。

(2)赛克拉克蚀变带。在克拉斯赛依附近,属哈萨克斯坦查尔库拉金矿带东延部分。在元古宇绿泥石千枚岩中见黄铁矿化蚀变带,长2km以上 ,宽上百米 ,围岩为黑云角闪片麻岩,有石英细脉和网脉,见金矿化 ,个别样品达2×10-6,与金化探异常吻合 。在此以北阿拉爱格尔也见有炭质千枚岩,有黄铁矿化、绢云母化 ,硅化,蚀变带长1km以上,个别样品中Au含量达100×10-9 。

(3)图拉苏蚀变带。位于本区东南部北木扎尔特河图拉苏达坂一带 ,沿图拉苏断裂分布,从北木扎尔特河到东都果尔沟分布着长约20km,宽约500m的糜棱岩带 ,此带规模大,岩性复杂,有元古宇片麻岩 、片岩 ,也有上志留统大理岩 ,主要蚀变为硅化和黄铁矿化。在此带西部东都果尔沟源头图拉苏断裂与长阿吾子断裂交汇处,安山岩 、碳质片岩、花岗细晶岩中黄铁矿化、硅化 、糜棱岩化很强烈,拣块分析Au(0.03~0.08)×10-6,Ag(1~3.8)×10-6 。在此带东部上志留统大理岩中 ,硅化、黄铁矿化、糜棱岩化很强烈,1个微金样品中金含量为46×10-9。此带以南还有辉锑矿点。图拉苏蚀变带由新疆地质矿产局进行过路线踏勘工作,1∶20万化探有较大的金化探异常和银化探异常 。

(4)阿登布拉克蚀变带。位于本区东北部 ,在北木扎尔特河阿登布拉克沟北侧山脊上,地理坐标为:东经80°47′~80°52′,北纬42°33′~42°34′ ,分布于北天山与中天山构造带大断裂上,蚀变带长6km,宽约50~700m ,呈北北西向,带内有下石炭统石英角斑岩 、玄武岩、砂岩、碳质片岩和元古宇角闪片麻岩 、眼球状混合岩。蚀变带主要在石英角斑岩中,黄铁矿化、硅化、绢云母化 、绿泥石化 ,在玄武岩中有孔雀石化 。个别拣块样品分别为:AuO.24×10-6,Ag8.2×10-6,Pb0.14×10-6 ,此蚀变带与1∶20Ag、Co、Cu 、Pb金属量扩散晕异常吻合,并在1∶20万化探金化探异常和银化探异常中。

此外,在夏特河有砂金 ,敦都果勒沟有砂金等重砂异常。

3.6.2.2 找矿远景区

本区范围不大,加之工作程度很低,根据现有资料分析 ,找矿远景区分布如下:

(1)南部地区:在中天山构造带南侧,那拉提大断裂附近,构造破碎带发育 ,有岩浆岩分布,是找蚀变破碎带型金矿重要地区 。其中重要地段有两处:

赛依卡勒地段(Ⅰ):东经80°12′~80°31′,北纬42°20′~42°27′ ,面积约280km2。有3个化探异常和赛克拉克蚀变带,是查尔库拉金矿带东延部分。

图拉苏地段(Ⅱ):东经80°39′~80°55′,北纬42°23′~42°28′ ,面积约180km2 。从敦都果勒沟到北木扎尔特河 ,包括图拉苏达坂 。此区处于那拉提大断裂带上,断裂交汇发育,有很多的糜棱岩带 ,发育蛇绿混杂岩和蓝闪石片岩,有2个金化探异常和1个砂金重砂异常,并有图拉苏含金蚀变带 ,是找蚀变破碎岩型金矿的重要地段。

(2)中部地区:在中天山构造带北侧,于尼古拉耶夫断裂线附近。南边为元古宇变质岩系,其中已见有炭质千枚岩 ,以北为石灰系火山岩,花岗岩基沿断裂带分布,是寻找火山岩型 、蚀变破碎带型和穆龙套型金矿的远景区 。其中重要地段有2处。

阿拉爱格尔—爱里卖提萨依地段(Ⅲ):东经80°12′~80°36′ ,北纬42°28′~42°31′,面积约180km2。此区在大断裂带中,花岗岩体大量分布 ,有元古宇变质岩和石炭系火山岩 ,东西向分布有3个金化探异常 。尤其是西部阿拉爱格尔的炭质千枚岩蚀变带,是找穆龙套型金矿的重要地段。

阿登布拉克地段(Ⅳ):东经80°38′~80°55′,北纬42°30′~42°34′ ,面积160km2,此区有NEE和EW向多组断裂交叉,分布有阿登布拉克矿化蚀变带 ,有2个金化探异常和1个Ag、Co、Cu 、Pb、Ni金属扩散晕,并有铁、铅矿点,是找火山岩型和蚀变破碎带型金矿的重要地段。

(3)北部地区:位于北天山构造带的下石炭统和上志留统地层分布地区 ,于尼古拉耶夫断裂线以北,有多条断裂,并有花岗岩分布 ,是寻找火山岩型金矿的重要地区 。其中重要地段有3处:

布鲁希拉克地段(Ⅴ):东经80°10′~80°20′,北纬42°35′~42°40′,面积160km2 ,此区分布下石炭统大哈拉军山组火山岩 ,有钾质花岗岩侵入,北西向和北东向断裂交叉,在花岗岩体中有钨锡矿。区内有3处金化探异常 ,分布于花岗岩体接触带或断裂带上,有一定找金前景。

约尔赛依—夏特地段(Ⅵ):东经80°25′~80°40′,北纬42°36′~42°40′ ,面积约110km2 。本区分布下石炭统火山岩和上志留统变质岩,有花岗岩和辉绿辉长岩,NEE向断裂发育 ,在花岗岩体外接触带和断裂带上分布有4处金化探异常,在夏特河发现有砂金,成矿条件较好。

敦都果勒—阿克苏地段(Ⅶ):东经80°35′~80°56′ ,北纬42°33′~42°38′,面积约150km2。此区沿NEE向断裂分布有3个金化探异常,处于花岗岩外接触带下石炭统火山岩和碎屑岩中 ,有一定找金前景 。

该成矿带位于同名结合带上 ,可分为金沙江成矿亚带(中带,以铜为主)和哀牢山成矿亚带(南带,以金为主) 。前者位于蜂腰部分 ,呈南北向分布的狭窄条带,包括金沙江结合带和江达-维西火山弧在内。“八五”期间在我们和兄弟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对德钦羊拉里农铜矿床进行了重新研究 ,远景极好,初步普查勘探表明达大型规模,哀牢山成矿亚带则位于同名结合带南段 ,呈北窄南宽的北西向楔形体,由扬子地块西缘的哀牢山基底逆推带,金平滑移体 ,结合带内的浅变质岩带以及昌都-思茅陆块东南缘的绿春火山弧的一部分,组成复杂的推覆构造带。该成矿亚带是三江地区最重要的以金为主的成矿带之一,迄今已发现大型金矿床4处(老王寨 、冬瓜林、金厂、大平) ,中型8处 ,小型及矿点30余处,累计探明储量150余吨,预计远景储量可达500t以上 ,已成为云南省的支柱矿产地之一,也将成为国家级的黄金基地之一 。由于两成矿亚带研究程度不一,成矿特征不同 ,分述如次。

图11-8 乡城青麦唐波河口对岸(TC-11)Ag 、Cu、Pb、Zn含量曲线与剖面图

(一)哀牢山金成矿亚带

1.区域地质构造背景

哀牢山成矿带是以金沙江-哀牢山板块结合带南段为主体的于中新生代陆内汇聚阶段形成的复杂推覆构造带(图11-9),它包括红河断裂带 、哀牢山断裂带和九甲-墨江断裂带3个区域性逆冲断裂带。它们都具有走向北北西、倾向北东、倾角较陡的特点,走向延长均在500km以上 。其中红河断裂带是经过多期次活动的超壳型断裂 ,新生代晚期具右行走滑特点,本区可划分为3个次级构造单元。

图11-9 哀牢山推覆构造分带与矿产分布图

1—古元古界哀牢山群;2—古生界浅变质岩;3—泥盆系石炭系构造混杂岩;4—古生界浅变质地层;5—古生界与上三叠统;6—上三叠统一碗水组;7—冲断带。Ⅰ—前陆磨拉石建造带;Ⅱ—前缘冲断带;Ⅲ—中央冲断带;Ⅳ—后缘韧性变形带 。 —哀牢山前缘推覆体; —金山丫口推覆体; —三猛推覆体; —金平推覆体; —绿春推覆体; —哀牢山基底推覆体

(1)前陆磨拉石建造带分布于九甲-墨江断裂带以西的景东 、墨江-绿春一带,形成边缘坳陷带 ,其中堆积了上三叠统一碗水组,由一套具有磨拉石建造特点的紫红色砂砾岩组成。

(2)浅变质带分布于九甲-墨江断裂带与哀牢山断裂带之间,系哀牢山板块结合带所在 ,由若干大型推覆体或构造岩片组成 ,包括哀牢山前缘推覆体 、金山丫口推覆体、三猛推覆体、绿春推覆体和金平滑移体,呈右行斜列分布。不同推覆体的内部构成不尽一致,出露地层 ,次级断裂配套形式,变形变质程度和金矿化特征均有所不同 。例如哀牢山前缘推覆体由晚泥盆世—早二叠世浅变质的石英杂砂岩 、绢云板岩、硅质岩组成的韵律层,以及薄层灰岩、含砾板岩及玄武岩层组成。金山丫口推覆体由志留纪—二叠纪(以二叠纪为主)的绢云板岩 、砂岩、灰岩夹玄武岩及超镁铁质岩组成。它们都具有深水沉积特征 ,但变质程度有所不同 。金平滑移体则由未变质的奥陶纪二叠纪的深水至浅水沉积物组成 。不同推覆体之间以冲断层为界,而在主要冲断带前缘,常有大小不等的滑覆体出现。这些不同的推覆体是本区主要的含金岩系 ,金矿化主要发育于不同岩性层间的滑动面上,其中尤以哀牢山前缘推覆体的含金性最好,多数大型矿床位于其中。

(3)深变质岩带位于哀牢山和红河大断裂带之间 ,由古元古界哀牢山群深变质岩系组成,主要岩石有黑云斜长片麻岩、斜长角闪片麻岩/变粒岩 、大理岩等,其中广泛发育各类韧性变形构造 ,如线理、片麻理、平卧褶皱以及各类糜棱岩 、混合岩化花岗岩等 。它可能是扬子陆块结晶基底 ,或称哀牢山基底逆(冲)推(覆)带。

不同断裂带和构造带之间的关系如图11-10所示。

图11-10 哀牢山推覆体重力模型

(据陈元坤,1987年)

F1—红河断裂;F2—哀牢山断裂;F3—九甲-墨江断裂带;Pt—元古界;Ptal—元古界哀牢山群;Ptdh—元古界大红山群;Pz1—下古生界;Mz—上古生界

成矿带中的岩浆活动频繁多样,并与金矿的形成有密切关系 。

(1)哀牢山洋盆形成时的洋脊/准洋脊型火山岩-蛇绿岩带 ,主要分布于九甲-墨江断裂带上盘的前缘推覆带中,由100多个超基性岩体组成,断续分布长达200余公里 ,与泥盆纪—早二叠世深水浊流沉积物共同组成蛇绿混杂岩带,主要形成于晚泥盆世—早石炭世的洋盆扩张时期。

(2)洋盆向西俯冲闭合时期形成岛弧玄武岩-安山岩组合,包括哀牢山大断裂带西侧及绿春以及阿墨江断裂带上二叠世玄武岩。

(3)同碰撞阶段形成的中酸性侵入体 ,它们集中出现在二叠纪的火山岩带之上,形成带状展布的酸性侵入岩基 。

(4)燕山期—喜马拉雅期碰撞阶段形成的酸性花岗岩带和走滑阶段出现的富碱性斑岩和较强的花岗岩化作用及煌斑岩侵入体,后者的侵入年龄值为43~35Ma ,它们与金矿化有较密切的空间关系,应引起广泛的注意。

不同时期岩浆岩的含矿性研究表明,由晚泥盆世至早石炭世的火山岩-蛇绿岩系及深海沉积物组成的蛇绿混杂岩中 ,金的背景含量普遍较高(表11-6) ,可能为本区金矿床来源层,而区域地化工作也证明,哀牢山东西变质带的元素组合特征明显不同 ,深变质带区属Cr、Ni(Cu)、Pb 、Zn组合异常带,元素异常组合简单,分布零星 ,无金异常存在。而浅变质岩带为As 、Sb、Ag、Hg组合和Pb 、Zn(Cu)、Ag组合异常带,组合类型复杂,组合异常分带具浓缩中心 ,并与相应矿床对应较好 。已圈出5×10-9为下限,面积大于8km2的Au-As组合异常区共37个(图11-11),其中墨江金厂以北15个 ,以南17个,这些异常大多靠近九甲-墨江断裂以东的浅变质的蛇绿混杂岩和古生代地层分布区。证明它们是Au的源层区。

表11-6 双沟蛇绿混杂岩微量元素平均含量对比表

注:Au为10-9,其余元素为10-6 。

哀牢山成矿带的形成 ,经历了复杂多阶段的地质作用过程 ,它可能是在原特提斯洋闭合的残留海或前陆坳陷的基础上,于晚泥盆世—早石炭世拉伸拆离而成的哀牢山洋盆,而于二叠纪向西俯冲、闭合 。在碰撞过程中 ,由于发生壳内拆离,使东部俯冲板块的陆壳,仰冲在西部板块陆壳之上 ,并在其前缘形成前陆坳陷盆地,堆积了晚三叠世磨拉石建造,燕山晚期至喜马拉雅期 ,又出现强烈的由东向西的大距离推覆作用以及左行走滑作用,最终形成北窄南宽,向南东撒开的推覆走滑构造面貌。本区的金矿化作用也是在这复杂的构造演化过程中形成的。

2.成矿作用及成矿模式

(1)矿床类型及特征:根据“七五” 、“八五 ”期间的研究成果 ,以及本区金矿床特征、成矿作用特点及其成矿地质背景,我们将本区金矿床纳入陆-陆碰撞阶段成矿大系中的碰撞-冲断-剪切带成矿系列中的金矿床(Ⅲ4),或称为推覆造山带型式改造型金矿床 。并按其赋矿围岩特点 ,区分为4种亚类 ,其主要特征列表11-7所示,图11-12~14分别表示了不同类型矿床的围岩、产状及其主要控矿构造特点。

(2)矿床成因 、控矿因素及成矿模式:根据近期研究,成矿带上不同亚类金矿的成矿作用特点有下列几方面。

成矿物质来源 矿床的硫同位素组成见图11-15 。96件矿石中硫化物的δ34S值的变化范围为-7.61‰~8.1‰ ,平均1.20‰,14件围岩中黄铁矿的δ34S值为-8.38‰~15.41‰,平均1.24‰。其中老王寨、冬瓜林矿床的δ34S ,绝大部分集中于±2‰范围内呈塔式分布,与围岩的δ34S有明显差别。金厂金矿的δ34S则集中于-2‰~-8‰范围内呈塔式分布,与围岩的δ34S较为一致 ,大坪金矿的δ34S则由于数量较少,难于评述,可以认为大部分金矿床的硫源主要是来自深部的 。

图11-11 哀牢山北段金异常分布略图(据云南地矿局简化)

各矿床矿石铅(38件)的同位素组成多属正常范围 ,206Pb/204Pb、207Pb/204Pb和208Pb/204Pb的平均值分别为18.3235~18.6416,15.6159~15.6716和38.5924~38.9307,其中206Pb/204Pb和207Pb/204Pb的变化极差(R)分别为0.113~0.290和0.033~0.198,小于208Pb/204Pb的变化极差(0.265~0.773) ,而岩石铅(30件)的同位素组成明显大于矿石铅的相应值。R值分别为0.337~1.520;0.018~1.200和0.614~2.550 ,也大于矿石铅。此外矿石铅源区特征值μ 、ω、k值由北而南,即从老王寨→库独木→金厂→大坪有逐淅减小的趋势,其中μ值在老王寨最大(9.591) ,而大坪最小(9.498),通常认为具低μ值<9.58,Doe)的铅是来自下部地壳或上地幔,或基本处于封闭状态的构造单元 ,而大部分矿石铅的μ值是小于9.58的,可以认为本区金矿来源具有壳幔混源特点,由此而南幔源成分有所增加 。

表11-7 哀牢山陆缘造山带式改造型金矿床成矿特征一览表

图11-12 老王寨-冬瓜林金矿地质略图

1—紫红色粉砂岩、砂岩;2—生物碎屑灰岩;3—含砾绢云板岩;4—含砾硅质绢云板岩;5—钙质板岩 、灰岩;6—变石英杂砂岩;7—灰岩 、绢云板岩、杂砂岩;8—砂板岩;9—薄—微层变石英杂砂岩;10—煌斑岩;11—花岗斑岩;12—紫红色斜长玄武岩;13—辉石玄武岩;14—超基性岩;15—弧形推覆断裂带;16—滑脱剪切带;17—矿体及编号

矿石及黄铁矿、石英等主要矿物中微量元素的相关分析和因子分析结果 ,得出了前述相同认识,即晚泥盆世—早石炭世深水浊积岩系和蛇绿岩,是主要的矿质来源。

成矿溶液来源及性状 根据矿石中大量存在的石英的δ18O值(11.92‰~21.72‰ ,平均17.21‰)和均一温度,可以计算得成矿流体的δ18OH2O为2.17‰~11.77‰,均值4.48‰ ,与相应样品液态包裹体δD值的投点(图11-16) ,主要分布于大气降水区,仅个别落在岩浆水区,表明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

图11-13 元阳大坪金矿床地质简图

1—第四系;2~4—浅变质浊积岩系;5—含金石英脉及编号;6—地层产状;7—燕山期二长花岗岩;8—海西期闪长岩;9—断裂及产状;10—推测断裂;11—地质界线

组成矿石的石英中包裹体较多 ,但个体较小,形态多不规则,包裹体直径一般4~8μm ,个别可达20~25μm,可分为液相水包裹体(L),气液水包裹体(LV),CO2包裹体(B1型) 、液相CO2包裹体(B2型)和H2O-CO2包裹体(C型)等类型 ,以L、LV和C型较常见,LV包裹体中气液比为5%~10%,C型中CO2约占10%~30% 。

成矿流体的阳离子成分以Na+为主,次为K+、Ca2+ 、Mg2+ ,阴离子以Cl-为主, 和 次之,含微量F- ,气相组分以H2O为主 ,次为CO2,少量H2和CH4,多数组分中Na/K>2,Na/(Ca+Mg)>2,Cl/F>5 。因此 ,流体为Cl-Na型,其次为Cl-SO4-Na-K型,少数HCO3-(Cl)-Na型。冷冻法测得流体ω(NaCleq)为10%~11.4% ,而计算ω(NaCleq)为5.25%~14.52%,二者大体一致,属中等盐度卤水。流体中Au的含量在主阶段浓度较高(平均3.095×-6mol/kg·H2O) ,早晚阶段较低 。

根据均一测温结果,矿床温度为100~310℃,绝大部分集中于110~210℃范围 ,主成矿阶段温度较高(126~278℃,平均为197℃),早晚期较低(早期为127~171℃ ,平均为149℃;晚期为162~197℃ ,平均为171℃)。不同矿区的成矿温度亦有所不同,以大坪最高(平均249℃),金厂最低(平均145℃) ,老王寨、冬瓜林、库独木在168~187℃之间。而根据温度 、盐度,查得溶液密度在0.90~1.05g·cm3之间 。

此外,计算求得成矿流体的一些物理化学状态是氧逸度较低(fo2<10-4×105Pa) ,主成矿阶段相对较高,而且蚀变岩型矿床如老王寨、冬瓜林等属低氧化环境,而石英脉型(大坪)相对较高;pH值为5.83~6.83 ,属弱酸性环境,从主阶段到晚阶段,pH值逐渐变大 ,呈中性;Eh=-0.106~0.294V;总硫活度为10-2.280~10-2.776mol/L;硫的溶解类型以HS、HS-还原硫形式占绝对优势;总碳活度为10-2.207~10-2.357mol/L,这些参数对于了解矿床成因是很有帮助的。

图11-14 墨江金厂金矿床区域构造地质图

图11-15 哀牢山矿带主要金矿床硫同位素直方图

A—老王寨金矿床;B—冬瓜林金矿床;C—大坪金矿床;D—金厂金矿床。1—矿石中黄铁矿;2—围岩中黄铁矿;3—硫铜锑矿;4—辉锑矿;5—方铅矿;6—黄铜矿;7—毒砂

流体的迁移 、沉淀和动力环境分析 根据计算,流体中Au的迁移形式以 占绝对优势 ,次为AuS- ,其它搬运形式微不足道 。而引起Au沉淀的主要原因为:a.成矿主阶段碳酸盐矿物(菱铁矿、铁白云石、方解石等)的沉淀,引起pH值的降低,导致金 、黄铁矿 、毒砂、石英等矿物的沉淀;b.黄铁矿等硫化物的沉淀 ,有效的降低了成矿溶液中还原硫的浓度,是促进本区金沉淀的主要机制;c.温度的降低引起 溶解度的下降。

根据CO2密度法测得的成矿压力值变化于272×105~575×105Pa,属于中浅层深度成矿 ,主成矿阶段压力为575×105Pa,晚阶段降低为272×105~500×105Pa。而根据经验公式(邵涟洁,1987)计算的成矿压力变化范围为131.5×105~193.6×105Pa ,平均163.5×105Pa 。成矿深度为0.438~0.645km,平均0.569km,明显低于CO2密度法所得结果。根据矿床勘探实际和地质特点 ,成矿深度层为1.0~1.6km。

图11-16 哀牢山金矿带成矿溶液的氢、氧同位素组成

(据S.M.T.Sheppated,1977)

A—变质水区,B—原始岩浆水区

通过本区古水文地质分期和古水文地质条件研究,定性恢复了成矿期构造应力场 ,并在实验基础上用模拟计算方法与之比较 ,获得本区构造应力场分布特征(图11-17),结合成矿流体运移分布关系,归纳成矿流体运移模式图(图11-18) ,从中可以看出:a.构造应力场是控制地下流体运移 、分布的重要因素之一,流体上升的驱动力来自温度梯度,次为水力梯度;b.哀牢山北段金矿床(点)分布于成矿期构造应力场的低压区 ,主应力低值区一般为泄水区,即矿床(点)所在地区,主应力高值区一般为排水区;c.在哀牢山断裂和九甲-墨江断裂之间出现了明显的低压带 。最大主应力从北东向南西变小 ,低压带集中分布于九甲-墨江断裂一侧,该带在深部与哀牢山和红河深断裂交汇上升的成矿流体可能是沿着这一低压带向浅部运移,造成元素卸载而后成矿;d.在九甲-墨江断裂以西和阿墨江断裂以东 ,存在另一条低压带,很可能具有找矿意义 。

成矿时代 金矿带的形成具多阶段、分段成矿的特点,北段老王寨、冬瓜林及库独木金矿形成于燕山期喜马拉雅早期 ,大坪金矿形成于喜马拉雅期 ,由北而南成矿时代逐渐变新,与Rb-Sr年龄测定的3阶段成矿时代(178~118Ma 、115.9~82.2Ma和49.3~28.2Ma)大体一致。

成矿模式(图11-19) 金矿带的形成,经历了海西期以来若干重大地质事件的结果(表11-8)。它的成矿模式可以通俗的概括为“裂聚层 ,碰成矿 ”两句话 。即海西期出现的哀牢山洋盆的开裂,沉积在洋盆中的深水浊积岩系和深源蛇绿岩系形成金的初始矿源层,同位素年龄值集中在400~300Ma。海西末期—印支早期的俯冲作用 ,部分矿源层在深部及消减带的重熔再造作用下,形成新的矿源岩—辉石闪长岩。同位素年龄值在285~200Ma 。印支期末—燕山期发生的陆内碰撞推覆事件,导致先期形成的矿源层或矿源岩 ,变质变形上升暴露,下渗的大气降水析离、萃取成矿元素,形成弱酸性中温成矿卤水 ,然后在构造应力作用下,沿着前缘冲断带的低压带上升,于有利的次级推(滑)覆构造顶端汇聚形成工业矿床。在喜马拉雅期造山运动的影响下出现的以左行走滑为主的构造运动及其广泛的侵入活动 ,部分矿床因叠加改造而复杂化。

图11-17 构造应力场分布图

XT—学堂;ZY—镇沅金矿;SG—双沟;ML—马鹿塘;JC—金厂金矿;AM—阿墨江断裂;JM—九甲-墨江断裂;AL—哀牢山断裂;HH—红河断裂;TT—藤条江断裂

图11-18 哀牢山北段金矿带成矿期最大应力分布与成矿流体运移模式

1—最大主应力高值区;2—最大主应力低值区;3—成矿流体运移方向;4~8—同图11-17

表11-8 哀牢山构造-变质-成矿带地质事件与成矿演化简表

3.找矿方向及远景区

在实际工作中 ,主要的找矿标志如下 。(1)泥盆纪—石炭纪蛇绿混杂岩发育地区。包括浊积岩、滑塌角砾岩 、硅质岩、超镁铁岩、玄武岩 、闪长岩等成片分布区。它们既是矿源层又是容矿岩石 。

(2)推覆构造弧顶部位及其力学性质改变的层间裂隙密集带(不同岩性层间的裂隙带)。构造断裂的存在以及与深部沟通的九甲-墨江断裂带上盘是最重要的构造交切、叠加部位,有利于导、储矿系统的发育,与之相伴的次级层间牵引虚脱带是储矿的极好空间。

(3)基 、中酸性脉体发育区 。包括花岗岩 、石英斑岩、煌斑岩等发育地段 ,这些脉体的存在,往往预示与深部热源相通,除热源外自然也提供少量成矿物质 ,特别是在哀牢山断裂西侧附近更是常见 。

图11-19 哀牢山金矿带推覆造山带型金矿成矿模式示意图

1—大陆结晶基底;2—大陆边缘沉积;3—大洋沉积复理石建造;4—俯冲消减带上混杂堆积;5—岛弧火山建造;6—含金流体;7—金矿体

(4)存在不同物理性质的岩石组合地段。如硅质绢云板岩与变石英杂砂岩的组合;硅质绢云板岩、杂砂岩类与玄武岩的组合;其顶 、底板有深水相薄层灰岩作屏蔽层时往往矿体比较厚大。

(5)不同类型脉体发育地带 。就本区而言,主要表现为热液石英脉、铁白云石脉以及金属硫化物脉的密集分布带。这些脉体中常常发育有黄铁矿、毒砂 、辉锑矿、黄铜矿、方铅矿 、闪锌矿、硫锑铜矿等含矿标型特征的硫化矿物。这些矿物的组合以及标型意义,直接显示发生过突发成矿作用和晚期低温热液的叠加活动 。

依据上述准则 ,在同一空间位置上,无论在地表露头或浅部只要存在上述标志,往往预示下部可能存在矿化或矿体 ,可做进一步的找矿工作。

根据区域成矿模式向找矿模式的转换准则,本区的找矿方向及找矿模式可概括如图11-20所示。具体的远景区经筛选后,可望找到中型以上矿床的地区有2处(双沟地区和底玛地区) ,小到中型矿床的地区5处(学堂大箐村、库独木 、金山丫口) 。

(1)双沟地区:远景区位于新平双沟村向阳山—川沟一带 ,哀牢山前缘推覆体内,面积约40km2。已发现含金破碎带宽5~20m,走向北西呈弧形 ,弧顶在川沟后山顶,两侧沿弧形冲沟延展,向深部延伸100m。强破碎带产于上泥盆统放射虫硅质绢云板岩与变石英杂砂岩间 ,属硅化、绢化母化、碳酸盐化的不同岩性层间破碎带,延伸长逾千米,倾向北东东 ,倾角55°左右,上陡下缓 。矿体在蚀变破碎带中呈规模不等的豆荚状 、透镜状,长几米到数百米。北段矿体平均品位5×10-6 ,宽4.7m,长度未查明,中段已圈出小矿体3个 ,品位变化在(3.7~43)×10-6之间 ,平均6.7×10-6,矿石类型有两类,少硫化物石英岩型 ,品位多在10×10-6左右,变化较大,金呈自然金存在于黄铁矿和石英粒间或裂隙中 ,属微粒金,成色好,与金厂矿相似 ,有害元素As 、Sb、Cu、C等含量低,宜于氢化浸出。矿床属广义的构造蚀变岩类型,远景很好 。

图11-20 哀牢山金矿带找矿方向与判别图

(2)底玛地区:远景区位于墨江县城南底玛村 ,构造上位于哀牢山前缘冲断带内,剖面上见硅化 、碳酸盐化、黄铁矿化等蚀变破碎带两条,宽10~25m ,推测延长近千米 ,向东陡斜,拣块分析金品位(5~10)×10-6 。

该点在矿化层位、岩性(C1 、硅质岩)、构造部位、蚀变类型及找矿矿物学和地貌特征上与北侧的金厂金矿十分类似,为一重要找矿靶区。

(3)学堂大箐村矿点:该矿点位于镇沅县学堂背阳山大箐 、下文龙村一带。矿化见于下石炭统含砾板岩、硅质岩、灰岩等岩性组合中 ,即蛇绿岩顶部的热水硅质岩段 。构造部位在九甲-墨江断裂带上盘,紧邻主干断裂。含金蚀变破碎带见于硅质岩 、薄层灰岩之下的含砾板岩中,破碎带以硅化蚀变为主 ,黄铁矿以它形细粒、微粒状以及浸染状产出为主,细脉较少,伴少量毒砂。金品位(1~4)×10-6左右 。该蚀变破碎带成组大体沿层并平行于主干断裂产出 ,集中成带,一般宽1~2m,延长几十至百余米 ,金品位多在3×10-6左右。整个脉带近南北分布约1.2km,向东倾斜,单脉倾角陡缓不一 ,但以陡倾为主 ,从相邻剖面看成透镜状,故向深部延伸不大。

(4)库独木矿床:该矿床位于新平县库独木村两河交汇处、镇沅冬瓜林矿床南东延伸3km的同一构造破碎带(F15与F18)内 。矿床于“七五”初发现异常,其后进行了坑 、钻揭露的普查评价。由于冬瓜林矿区规模的迅速扩大 ,库独木矿床及其两者之间的衔接地带,可能成为另一个找矿突破点。

库独木矿床的矿体呈东西向分布,分为Ⅰ号和Ⅱ号矿体 ,产于晚泥盆世的硅质岩 、绢云母化千枚状板岩、灰岩及变石英杂砂岩组成的蚀变破碎带中,呈透镜状、扁豆状并形成富矿囊,主矿体工程揭露长大于1km ,加密控制长320m,平均品位9×10-6左右 。

影响矿床规模的直接原因主要是矿体产状和连接对比标志。根据区域找矿模式归纳的找矿判别模型,本区有可能发展成大型矿床规模。理由是库独木矿体产状应向北陡倾 ,像冬瓜林矿床一样呈弯曲的“S”状,矿体的连接对比应以蚀变破碎带上 、下两侧的边界断层为准,以其中的岩性透镜体块为依据 。另外在矿体北西与南东走向上 ,根据1:20万Au-As异常组合及浊积岩系与推覆断裂带特征均有望找到新的矿体群 ,从而扩大该矿床规模 。

(5)金山丫口矿化点:位于镇沅县和平丫口村境内恩水公路74km处。矿化产于哀牢山断裂带西侧的绿片岩层中,东侧与纸厂花岗岩靠近,西侧为一套浅变质的碎屑岩。金矿化蚀变破碎带呈北北西展布 ,出露宽5.6m,长约100m;破碎带以硅化为主,含较多方铅矿、闪锌矿、黄铜矿等金属硫化物 ,金品位(拣块)1×10-6 。用X荧光仪检查有强的砷异常。该点是金山丫口成矿段中具岩浆热液特征的矿化点之一,具有一定的找矿前景。

(二)金沙江铜多金属成矿亚带

该成矿带位于金沙江-哀牢山结合带中段,由于交通不便 ,研究程度较低,“八五 ”期间,在原区调队工作基础上 ,笔者于德钦县北东20°方向48km的金沙江边,于1992年在羊拉矿点开展了地质草测和浅部评价工作,初步确定该矿床具有中型以上规模 ,兄弟单位的深部工程 ,进一步证实该矿床具有大型以上规模的找矿前景,它的发现是该成矿带找矿工作的重大进展 。

1.区域地质背景

该成矿带夹持于金沙江大断裂带和羊拉-鲁甸断裂之间,属金沙江结合带及其西侧的西渠河-奔子栏洋内弧所在地。主要出露地层包括石炭系—二叠系深水复理石 、基性火山岩、硅质岩及碳酸盐岩 ,三叠纪的砂板岩和灰岩等,区内岩浆岩发育。除晚古生代—早中生代的基性岩外,尚包括华力西期(?)到喜马拉雅期侵入的各种中酸性、酸性岩浆岩及岩脉等 。成矿带内紧密线状褶皱和叠瓦式断层发育 ,以南北向为主,向东或向西陡倾斜。

2.矿床地质特征

铜矿位于南北向羊拉断裂与金沙江断裂之间,渔波背斜的次级褶皱中 ,出露地层为原划二叠系嘎金雪山群上段,实由许多构造岩片组成,主要岩石类型有绢云石英片岩 、石英岩、大理岩及变基性火山岩等 ,总厚大于1268m。与成矿有关的侵入岩为花岗闪长岩( ),出露于矿区东侧,呈长轴状南北向展布 ,侵入于嘎金雪山群中 ,与后者呈港湾状接触,边缘接触带为铜矿化主要部位 。在矿区范围内,铜矿化普遍 ,矿体产出于花岗闪长岩的接触带上,赋存于大理岩、夕卡岩与绢云石英片岩接触部的不同岩性破碎带内。已圈定4个铜矿体,呈层状 、似层状、不规则状产出。单个矿体长362~1300m ,平均厚6.34~19.6m 。有用组分除Cu外,尚包括Pb、Zn 、Ag 、Au等 。w(Cu)为0.2%~3.5%,w(Pb)为0.02%~3.85%,w(Zn)为0.04%~4.88%,w(Ag)为4.1×10-6~162.48×10-6,w(Au)为0.1×10-6~1.4×10-6。主要矿石矿物有黄铜矿、黄铁矿、斑铜矿 、磁铁矿等,脉石矿物有石英、方解石、透辉石 、绿泥石等。矿石呈粒状结构、网脉状、块状及角砾状等构造 。根据工程揭露一矿体见矿视厚度达40多米 ,该矿床规模已达大型规模,远景极好。有关矿床成因一般认为属夕卡岩型矿床,近来有人认为属海底喷流块状硫化物矿床 ,这就更增加了该矿床的找矿潜力和信心。

3.找矿远景

该成矿亚带 、成矿条件良好,地质特征与南段哀牢山亚带极其相似 。因此,应加强对羊拉里农矿床成因类型的研究 ,加深认识。除扩大相同类型矿床的找矿远景外 ,对结合带上石炭系—二叠系的复理石、变基性熔岩及火山碎屑岩中金矿床的寻找,应予注意,如霞若在上述地层中已发现含金的银铅矿点 ,南塔城附近,河流重砂含金点密集,这些都是良好的找矿线索。此外 ,在羊拉里农以南的书松附近,也发现类似的中酸性岩体侵入于二叠系中,已有黄铜矿、黄铁矿化发现 ,很值得注意 。

关于“主要断裂构造带”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sqyy]投稿,不代表乔德林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aodelin.com/zlan/202507-8289.html

(3)

文章推荐

  • 北京中音艺术学校

    网上有关“北京中音艺术学校”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北京中音艺术学校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中音——走向世界的中国艺术教育品牌:——2006年夏,由我校主办,中国网通公司、驻美大使馆华人社团协办的“中美演唱会”取得了圆满成功

    2025年07月27日
    0
  • 智能工厂通用技术要求(关于智能工厂通用技术要求的简介)

    网上有关“智能工厂通用技术要求(关于智能工厂通用技术要求的简介)”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智能工厂通用技术要求(关于智能工厂通用技术要求的简介)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3月18日晚,通用汽车公布了重要信息:现任通用汽车中国公司总裁钱惠

    2025年07月27日
    0
  • 水木年华个人简历-

    网上有关“水木年华个人简历?”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水木年华个人简历?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主唱、作词、作曲昵称:小卢,LUKE性格:坚定随和充满理想主义具有领导观念生日:12月21日星座:射手座血型:AB毕业院系

    2025年07月27日
    0
  • 借流水抒情的诗词名句

    网上有关“借流水抒情的诗词名句”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借流水抒情的诗词名句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流水潺潺,寄托了多少人的.愁绪,下面我为大家带来了一些借流水抒情的诗词名句,欢迎大家阅读!借流水抒情的诗词名句 1、山不尽,水

    2025年07月27日
    0
  • 利物浦帕切科介绍一下

    网上有关“利物浦帕切科介绍一下”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利物浦帕切科介绍一下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基本资料Daniel·Pacheco国籍:西班牙出生地:西班牙马拉加生日:1991年1月5日身高:1米68体重:65公斤位置:前锋现

    2025年07月27日
    0
  • 刘伯温怎么斩的龙脉啊

    网上有关“刘伯温怎么斩的龙脉啊”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刘伯温怎么斩的龙脉啊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民间传闻并不是真的。具体故事如下:明朝的时候,有一个在朝廷做大官的王爷,大家叫他李靖王。李靖王因为触犯朝廷,惹怒了皇帝,被发配到西边。

    2025年07月27日
    1
  • 鄂州天行滨湖一号地名

    网上有关“鄂州天行滨湖一号地名”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鄂州天行滨湖一号地名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鄂州市滨湖东路。《前期物业服务合同》,合同约定原告为位于鄂州市滨湖南路与滨湖东路交会处的曼晶国际广场,鄂州天行滨湖一号地名鄂州市滨湖东

    2025年07月27日
    1
  • 对于胡一天应该如何评价?

    网上有关“对于胡一天应该如何评价?”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对于胡一天应该如何评价?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胡一天是一个很努力的演员,那怕18年的时候有说他再微博黑他,他也没有做任何回应。反而在剧组努力拍戏,他因为小美好而有了名气。他

    2025年07月27日
    1
  • 左小青老公高全建个人简历

    网上有关“左小青老公高全建个人简历”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左小青老公高全建个人简历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43岁左小青宣布离婚,称两人和平分手43岁左小青社交平台发文官宣和大自己20岁老公离婚,文中称:始于爱情,终于友情,女儿快乐成

    2025年07月27日
    1
  • 谁能给我一些苏轼的诗-

    网上有关“谁能给我一些苏轼的诗?”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谁能给我一些苏轼的诗?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潭翠壁下无路,何年雷雨穿。光摇岩上寺,深到影中天。我欲然犀看,龙应抱宝眠。谁能孤石上,危坐试僧禅。南寺东去愁攀石,西来怯渡桥。碧潭

    2025年07月27日
    0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4条)

  • sqyy
    sqyy 2025年07月27日

    我是乔德林的签约作者“sqyy”!

  • sqyy
    sqyy 2025年07月27日

    希望本篇文章《主要断裂构造带》能对你有所帮助!

  • sqyy
    sqyy 2025年07月27日

    本站[乔德林]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 sqyy
    sqyy 2025年07月27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主要断裂构造带”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主要断裂构造带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3.3.1 东西向断裂...

    联系我们

    邮件:乔德林@sina.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