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十大啮齿动物 ”话题很是火热 ,小编也是针对十大啮齿动物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
该类型动物包括十种鼠类。
啮齿类动物是具有一对凿状门齿的中小型哺乳动物 ,俗称鼠类,包括飞鼠 、棕背?、花鼠、林跳鼠科 、金仓鼠、麝鼠、布氏田鼠 、草原黄鼠、中华鼢鼠和黑线姬鼠。
它们长着两对门牙——一对上门牙和一对下门牙 。这两对门牙伴随它们一生,在不断的噬咬中 ,门牙尖端也变得像凿子一般,不过啮齿动物没有犬齿。
啮齿动物的相对食量很大,这与其体小、活动量大有关。
传粉的鼠类有哪些?
最典型的是啮齿类动物(老鼠 、松鼠、水豚等) ,其特征为上颌和下颌各两颗会持续生长的门牙,啮齿目动物必须通过啃咬来不断磨短这两对门牙,不然会顶穿上下颌 。他们磨牙是必须的。
但是如例如狗,长牙和发泄寂寞时会磨牙。当然有些人睡着时也会磨牙 。
啮齿类动物分类
1、松鼠科
四肢强健 ,趾端有锐爪,尾 圆或平扁,尾毛蓬松。颊齿1-2·3/1·3=16~18 ,有 齿根。中国约有16属,42种,几乎遍及全国。如松鼠、红腹松鼠 、花鼠、草原黄鼠、旱獭 、飞鼠 等 。
2、河狸科
半水栖动物。体重可达30千克。后足有蹼 。眼小。尾大扁平 ,上被鳞片。颊齿 1·3/1·3=16,无齿根 。毛皮珍贵。能分泌河狸香,为 贵重香料。仅2种 ,一种在美洲,另一种为河狸 (Ca-stor fiber),产在欧洲及亚洲北部 。在中国分布于新疆北部。
3、仓鼠科
大多为小型种类 ,前肢多 为4指,后肢5趾。尾有毛而无鳞片 。颊齿3/3=12。中 国有4亚科,20属,72种。如黑线仓鼠 、大仓鼠、长爪沙鼠、中华鼢鼠 、布氏田鼠、棕背?、林旅鼠 、麝鼠等。
4、竹鼠科
体形粗壮 ,眼小 。耳短。 尾短而无毛或仅有稀毛。上下门齿粗大,颊齿3/3=12 。 适于地下生活。中国有2属,4种 ,皆分布于长江以南。如大竹鼠 。
5、鼠科
尾多数有鳞片。颊齿3/3=12,齿 冠咬合面复杂,上臼齿有3纵行齿类 ,磨平后形成横嵴。中国约16属,43种,如褐家鼠、小家鼠 、黑线姬鼠、巢鼠等 。
6、睡鼠科
体重30~100克 ,形似松鼠而略小。多数有多毛的长尾。四肢和趾均较短,爪短而 弯曲 。鼻吻短而眼眶大,耳圆。颊齿1·3/1·3=16。中国 有2属 ,2种。如林睡鼠,产于新疆 。
7 、林跳鼠科
体重10~25克。尾明显超过体长,末端无毛束。后肢较长 。多数种类毛色鲜艳, 背部鲜黄或红棕色 ,腹面白色。颊齿0~1·3/0·3=12或 14。中国有2属,7种 。如中国林跳鼠分布于西部和东北吉林; 四川林跳鼠分布于四川和甘肃南部。
8、跳鼠科
头后部宽大。后肢及尾特长, 尾末端有簇毛 。鼻吻短 ,眼大,耳大。颊齿0~1·3/0·3= 12或14。多分布于草原、荒漠和半荒漠地区 。如五趾跳鼠 、三趾跳鼠、羽尾跳鼠等。
9、豪猪科
体型较大。体表有棘刺。 颊齿1·3/1·3=16 。中国有2属,3种。分布于陕西及长江以南各省。如豪猪 。
扩展资料:
啮齿类动物主要特征
啮齿类动物上下颌各有一对仅前缘有珐琅质的凿状门齿 ,终生生长,故有磨牙的习性。下颌可前后移动,适于研磨食物。门齿与颊齿之间无犬齿 ,有宽阔的齿隙 。上下臼齿各3枚,而前臼齿数则因种而异。上前臼齿不超过2枚,下前臼齿至多1枚; 臼齿的咀嚼面或平坦 、或有突起 ,咀嚼面生来平坦的臼齿侧面向里凹陷而呈分叶状。
生态
啮齿动物的生态适应各异 。水栖啮齿类如麝鼠与河狸的趾间有蹼。适于在水中游动。跳鼠的后肢发达,适于沙地生活 。森林中的鼯鼠前后肢之间有皮膜相连,可在林中滑翔。鼢鼠前肢粗短,前爪及门齿发达 ,眼及耳壳退化,都与其穴居生活有关。
参考资料:
做一份关于柳州保护野生动物的一次调查
您好
鼠鼠科有500余种,是哺乳动物的第二大分支 ,它的成员是非常多样,可分为几个亚家族,大多数成员都属于亚科鼠标Murinae。在鼠黑鼠褐褐家鼠 ,褐家鼠褐家鼠和属的小家鼠小家鼠(右)与世界各地的人类的到来的小鼠的情况下是最成功的,一般最常用的哺乳动物,如损害兽 ,也白化品种栽培试验药品 。除了人类的传播,鼠的天然分布仅限于旧大陆,其中有许多是物种分布的限制 ,也有一些物种濒危或已经灭绝。有两种鼠的配送中心,在?亚洲大洋洲,南太平洋岛屿,其中最丰富的物种 ,而在非洲的另一个集散地,品种小于前区的南部地区的集散地。这两个方面都是有自己种的,只有极少数的鼠标属亩 ,等有两个区域 。随着人类的沟通之外,增加了一些啮齿类动物,发现于欧洲和亚洲北部的鼠只属黑线姬鼠和巢鼠属Micromys两个属 ,是一些其他物种黄毛黄毛黄毛鼠分布于其他地区亚洲以外,鼠标等各类家庭仅限于这两个领域,这仅属于巢鼠巢鼠Micromys蝽(左)地处欧亚大陆的广大地区之一 ,体积小,重量轻,是最小的啮齿动物 ,与绕线电阻的尾巴,你可以爬在草地上,也被称为旧世界禾鼠,仓鼠及新世界鼠窝类对应于真实的。鼠成员适应不同的生活环境 ,形态和习惯更加多元化。典型的形态和习性鼠成员家鼠相似,但也有一些很大的不同,如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的水鼠Hydromys麝大小,重达一公斤,半水栖 ,以鱼类和其他水生动物为食;窜鼠标Notomys双脚跳跃澳大利亚的行动,主要生活在沙漠中,像美国的袋鼠鼠;非洲刺鼠Acomys ,琉球群岛,琉球刺鼠Tokudaia和睡鼠进入亚科刺睡鼠(刺毛鼠)Platacanthomys和其他体毛变成了刺的保护作用;有许多种,以适应树栖生活 。就在鼠鼠标在各种属的不同成员有水生 ,乔木和带刺的成员的一属。褐家鼠是最大的啮齿动物属之一,是最令人困惑的一个属,有人认为180余种,是哺乳动物中最大的属 ,它是一些合并或删除成员,留下的只是基本的分布仅限于东南亚及大洋洲约80余种,麝香鼩物种比食虫种 ,但即便如此,其目的仍然是最大的啮齿动物属。
角刺鼠Acomys subspinosus
飞往北澳大利亚窜鼠标Notomys亚历克西斯
澳洲水鼠Hydromys麝
仓鼠科Circetidae
仓鼠科Circetidae是哺乳动物中最大的分支,600多种现存种 ,化石种类也有很多,可以分为几个不同的亚家族,家庭 ,和争议的家庭分工和这些亚科的比较大 。科新大陆种仓鼠大部分中美洲和南美洲所有的小鼠亚平均数该等成员的,其次是欧亚大陆北部,主要是欧亚大陆北部啮齿动物在非洲大陆和马达加斯加也有分布和马达加斯加唯一的啮齿动物 ,而在东南亚及大洋洲鼠配送中心但尚未发放的。
西方鼠亚科(黄昏鼠亚科)Hesperomyinae主要分布在中美洲和南美洲,少数分布于北美,南美唯一的小鼠亚目成员,由于缺乏其他啮齿类动物的竞争 ,发展到广泛的分类群非常多样化的习惯,约350余种,超过一半的仓鼠科。外观和西方GERBILLINE习惯的大多数成员鼠类似旧大陆的典型成员 ,占据大陆鼠的地位,也包括成员吃昆虫和小动物和新鲜的鱼为食的半水生无脊椎动物水生员,成员和树栖洞穴的成员 ,占据了各种不同的生活环境 。禾
盐沼鼠标Reithrodontomys raviventris
仓鼠亚科鼠亚科Cricetinae和西部可能有更密切的关系,它被纳入西方鼠仓鼠亚科亚科。仓鼠主要分布在亚洲,在欧洲 ,许多物种的相对适应生活在干旱地区的几个,而白尾鼠Mystromys另一匙albicaudatus分布于非洲,它是白尾鼠匙进入马岛鼠亚科。一个典型的仓鼠亚科成员肥胖 ,尾短,更可爱,原本分布在近东地区被广泛Mesocicetus鲫鱼黄金仓鼠作为宠物进行繁殖,被称为“金熊”。
金黄地鼠Mesocicetus鲫鱼
鼢鼠亚科Myospalacinae适合鼠类地下生活 ,尾短,小眼睛,视力差 ,外耳退化,只有小皮折 。鼢鼠主要分布在中国,也存在于蒙古和西伯利亚 ,居住在偏远的森林,草地和农田,白天住在山洞里 ,晚上偶尔会到地面活动,以根,茎 ,种子为食,存放在山洞里大量食物。鼢鼠挖掘速度快,复杂的洞穴系统,多分枝 ,通常没有明显的出口地,但附近有不规则的隆起。
马岛GERBILLINE Nesomyinae的分布在马达加斯加得名,是岛上唯一的啮齿动物 ,共计十余种 。马岛鼠种,虽然不多,但是非常多样 ,也有树栖地面,以及跳跃行走的成员,其食性也从植物到昆虫。有人认为 ,岛内是不是这些不同的鼠源单可被取消马岛GERBILLINE其成员被安置在其他组。
皇冠GERBILLINE Lophiomyinae仅包括分布在树冠鼠标Lophiomys imhausi非洲东北部 。冠鼠体毛较长,有时竖起,形成一个冠状冠鼠尾的头发较长 ,看起来比其他仓鼠的尾巴类厚。冠鼠身粗壮,颇似豚鼠,体重可达2.5公斤,在大尺寸的鼠亚目成员。冠鼠隐藏在白天 ,晚上爬洞穴觅食,虽然身体可能会显得累赘,登山技术非常高超 。
皇冠鼠标Lophiomys imhausi
田鼠 ,亦称亚科Microtiniae亚科,是第二大仓鼠亚科部分。田鼠亚科分布于欧亚大陆和北美洲,最北进入北极圈时 ,东南亚和南亚的最北部,以达到和危地马拉。田鼠亚科是欧亚大陆和北美的主要啮齿类动物,并在该地区食物链中的重要作用 。田鼠亚科生活环境 ,以适应更多样化,一些物种适应生活的草原和农田,一些物种适应森林生活 ,有些种类栖息于山区,有些种类栖息于北极苔原,一些物种的穴居性的,但也有一些种半水栖 ,多数食品厂的食品,吃一些动物性食物。亚科田鼠作为群居性的许多成员,某种旅鼠时 ,有迁徙习惯的羊群数量过多。有多少旅鼠对肉食动物在北极的数量显著影响。
水Arvicola蒺藜
沙鼠科Gerbillidae
沙鼠科Gerbillidae由于主要分布在名为沙漠 。长爪沙鼠主要分布在非洲,亚洲和欧洲的内陆地区也可以看到,包括一些在中国尤其是北方 ,西北地区发现。长爪沙鼠都非常适应生活在干旱地区,生活几乎没有水,有锋利的爪子可以挖一个洞穴复杂 ,并储存大量食物在一个山洞里。有些种类的沙鼠比较长的后腿,身体远离热砂,适合跳跃行走 ,尾巴较长,平衡 。长爪沙鼠是沙漠肉食动物的食物重要来源。
南非裸跖沙鼠Tatera AFRA
盲鼠Spalacidae
盲鼹鼠型鼠Spalacidae又称鼠,高度适应地下穴居啮齿类动物比其他穴居啮齿类动物更多斯图加特,眼睛已经完全退化 ,没有外耳,尾巴消失。盲鼠标有很大的头和门齿发达,更多的是利用头和门齿 ,而不是前肢挖掘 。主要食用瞎眼的老鼠,偶尔吃昆虫等食物。分布在里海地区瞎眼的老鼠,近东 ,北非和东南欧。
竹鼠科Rhizomyidae
竹鼠科Rhizomyidae包括亚洲竹鼠竹鼠,速度小竹鼠Cannomys和非洲掘地鼠Tachyoryctes,是适应地下穴居啮齿类动物 。竹鼠主要分布在中国南部 ,南至到达马来亚和苏门答腊,并经常住在竹林,吃竹子的地下茎 ,芽,身体肥大,体重可达600800克。小竹鼠小,从缅甸 ,泰国到尼泊尔,不丹区域分布,并出现在中国 - 缅甸边境。速掘地鼠 ,也被称为非洲竹鼠,位于东非,以适应生活的竹鼠在地面之上 ,而不是作为瞎眼的老鼠,有外耳和有眼睛的视力,尾部相对长 。
散装速度掘地鼠Tachyoryctes鲷
跳鼠家族Dipodoidea
跳鼠家族Dipodoidea小型啮齿动物为擅长跳跃 ,比前面的腿,纤细的尾巴较长的后腿。跳鼠家族分布于欧亚大陆和北美洲北部和非洲,可以跳进森林鼠和鼠跳。科目包括啮齿类动物 ,它位于不超过5厘米巴基斯坦的小喇叭跳鼠Salpingotulus米氏头体长跳鼠最小的总数,是啮齿类动物中最小的成员,林跳鼠的身体远小于10厘米长。跳鼠家族成员冬眠习性,某种休眠时间长 。
森林Dipodidae Zapodidae
Dipodidae Zapodidae林场地处非洲大陆 ,一个小分支,它在北美和欧亚大陆有两个属的北部。林跳鼠后肢比前肢长,虽然成员 ,但远不及跳鼠后肢长,有些种类后肢仅略长于前肢短而圆的耳朵比跳鼠,外形有点类似一个典型的啮齿动物 ,长长的尾巴但尾部像尾部刺不跳鼠。林跳鼠家族成员生活在森林,沼泽和开放区,新鲜水果 ,种子和昆虫,其食物成分因种类而异 。林跳鼠Eozapus setchuanus不仅是唯一对我们的种属,是中国特有的 ,因为云南的非常稀少的数量与位于甘肃省在中国西部。
降基林跳鼠Zapus princeps
Dipodidae Dipodidae
Dipodidae Dipodidae是适应生活在沙漠中的啮齿动物,因为同时与跳跃后肢长两只脚的方式行动而得名。与其他啮齿类动物一样跳跃动作跳鼠更长的后肢和尾巴,后肢长甚至超过前肢四倍,形成长长的头发尾部尾部刺 ,有些品种有大耳朵,眼睛通常是比较大的 。 Dipodidae主要分布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干旱地区,也见于北非。有几种跳鼠 ,其中长耳跳鼠Euchoreutes鼻,基本上我们的专长,位于中国西北 ,发现只有在阿尔泰蒙古外国外。长耳跳鼠的特殊形式,可以单独构成一个亚科 。与其他跳鼠,长耳跳鼠的鼻子 ,小眼睛和耳朵很长,头和身体几乎一半的长度相比,是全球最大的动物耳朵的比例。
小跳鼠(jaculus)Jaculus jaculus
家族Gliroidea
睡鼠睡鼠家族Gliroidea因为昼伏夜出 ,分布在温带物种冬眠的习惯,一个很长的休眠后,被命名为时间,但超家族土拨鼠的成员也有在非洲 ,一些分布,其中它不需要冬眠。分类睡鼠科总有不同的意见纳入睡鼠科Gliridae传统上,家庭Platacathomyidae和沙漠刺睡鼠睡鼠科Seleviniidae ,这是后两种主题都放在睡鼠科,现在一般的刺睡鼠将被分发到家庭中南亚和在中国南部的小鼠放置 。
科Gliridae
睡鼠睡鼠科Gliridae进入睡鼠分布于欧亚大陆及分布于非洲亚科Glirinae笔尾睡鼠亚科Graphiurinae。睡鼠科成员是蓬松,毛茸茸的尾巴 ,形似松鼠肥胖,身体多比较小,树栖 ,食品厂,偶尔吃动物性食物。在树上,紧贴地面 ,冬天夏天筑巢的睡鼠温带地区,主要分布在树洞中冬眠,还用兔子洞被遗弃的洞穴,冬眠前吃的脂肪。睡鼠科基本上是夜行性动物 ,但生活在相对黑暗的热带雨林笔尾白天睡鼠的活动 。
大尾睡鼠睡鼠Graphiurus ocularis
科Seleviniidae
沙漠沙漠沙漠睡鼠睡鼠科Seleviniidae只Selvinia betpakdalensis(右)之一,位于哈萨克斯坦东南部的沙漠地区。沙漠睡鼠的外观和习惯都不同的睡鼠,尾毛短 ,用后腿跳跃,主要以昆虫为食,也吃植物 ,挖洞居住在沙漠和储存食物的洞穴。
野生动物
开放分类: 生物、物种、野生 、自然环境、动物
野生动物是指生存于自然状态下,非人工驯养的各种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 、两栖动物、鱼类、软体动物 、昆虫及其他动物 。
野生动物分类
1、濒危野生动物,如大熊猫、虎等;
2 、有益野生动物 ,指那些有益于农、林、牧业及卫生 、保健事业的野生动物,如肉食鸟类、蛙类、益虫等;
3 、经济野生动物,指那些经济价值较高 ,可作为渔业、狩猎业的动物;
4、有害野生动物,如害鼠及各种带菌动物等。
全世界有794多种野生动物。由于缺少应有的环境保护而濒临灭绝,76科300余种植物濒临灭绝 。
以上资料只是人类目前所知,不知道还有多少不知名的物种正在消失。
动物灭绝记载
渡渡鸟(印度毛里求斯 ,1781年),
蓝马羚(南非,1799年) ,
马里恩象龟(舌塞尔,1800年),
大海雀(大西洋 ,1844年),
欧洲野马(欧洲,1876年) ,
斑驴(亚洲,1883年),
白臀叶猴(中国 ,1893年),
旅鸽(北美,1914年),
佛罗里达猴(北美 ,1917年),
卡罗莱那鹦鹉(北美,1918年) ,
中国犀牛(中国,1922),
高加索野牛(欧洲 ,1925),
巴厘虎(印尼,1937年) ,
红鸭(印度,1942),
普氏野马(中国 ,1947年),
袋狼(澳洲,1948年),
冠麻鸭(亚洲 ,1964年),
爪哇虎(印尼,1972年)……
也有材料谈到我国濒临灭绝的动物如:麋鹿(全世界3*!000头) ,华南虎(50头),雪豹(1*!000~2*!000头),扬子鳄(1*!500只) ,白鱀豚(100只),大熊猫(1*!000只),黑犀牛(3*!500头)指猴(9只) ,绒毛蛛猴(100只),滇金丝猴(1*!000只),野金丝猴(700只) ,白眉长臂猴(70只)。
1动物有益于人类
地球上人类起源与动物起源在茫茫历史长河中时间相隔不算太长 。人类形成后依赖林果渔猎以生存和进化。后来发展了农业(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和畜牧业(第二次社会大分工),生产上去了,有剩余价值可以剥削,于是原始社会进步到奴隶社会。
人类和动物的关系非常密切也非常复杂 。人和动物在地球食物链中互争口粮又互相依存 ,接触频繁。一般按人类需要分其为6类:
1.1食品动物(FoodAnimals)供应人类丰富营养来源的肉、乳 、禽、蛋、鱼等。
1.2役用动物(LaborAnimals)马 、驴、骡、骆驼等。骑 、驮、拉,被誉为"不要能源”的动力,有战略意义 。
1.3经济动物(EconomicAnimals)生产羊毛、裘皮 、皮革等。如绵羊、长毛兔、海狸鼠 、黄鼬、蓝狐等。
1.4实验动物(LaboratoryAnimals)以科学实验为目的、定向培育出的特种动物 ,有严格遗传学和生物学要求,目前以小鼠、大鼠 、豚鼠、仓鼠为代表 。
1.5医用动物(MedicalAnimals)生物制品原料如血清马、鸡胚等;检测工具如家兔;中药原料如鹿(茸) 、熊(胆)、牛(黄)、马(宝) 、虎(骨)等。
1.6观赏动物(宠物,Pet)猫、狗、鹦鹉 、金丝雀、金鱼等。动物园、马戏团动物皆属之 。
2动物对人类也有有害一面
动物约有200种传染病 、80种寄生虫病 ,其中半数可以感染给人。1967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把这类在动物和人之间传播的疾病定名为Zoonoses,原意是"动物源性病 ”,其后WHO/FAO联合专家委员会又把它界定为"在人类与脊椎动物之间可以自由传播的疾病”。
濒临动物的社会调查报告
全球动物保护组织公布794个物种濒临灭绝
由多个保护动物组织所组成的“零灭绝联盟”(AllianceforZeroEx鄄tinction)近日公布了一份“濒危物种 ”报告 ,指出位于全球595个地点的近800种动物即将绝种,当中包括中国的扬子鳄、非洲的马达加斯加狐猴和美国象牙喙啄木鸟,而素有“生态晴雨表”之称的两栖动物占了其中的1/3 。有专家指出 ,如果再不施以援手,我们将要与这些动物彻底“说再见”。
12月12日,两只鹤在印度首都新德里的寒冬里翱翔。这个世界的美好有很多就是这些珍贵的野生动物赋予我们的,因此保护濒危动物是我们对自然界应尽的责任 。
“零灭绝联盟 ”的使命
虽然生物灭绝是一个自然的过程 ,但是目前人为造成的生物灭绝率是自然灭绝的100倍。近代灭绝的物种大部分都生活在孤岛上,主要原因是由于新物种大量入侵,但是现在所发现的大部分濒危动物都生活在山区或地势低平的地带。
“零灭绝联盟”是由13个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国际组织联合发起的 ,包括伦敦动物学会、保护国际、美国鸟类保护协会等。
目的是为了确认并且保护物种生存的地点,进而挽救濒危物种 。这些地点都是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认定的濒危物种最后栖息地。由于并没有对地球上所有的物种进行仔细研究,因此这794个物种只包括鸟类 、哺乳动物、两栖动物、松柏目植物和一些爬行动物。
该组织将全球分为七大块 ,每一块都有不少的濒危动物“热点”地区 。所谓“热点”的选择遵循三个原则:首先,这些地点一定要包含至少一个“濒临灭绝 ”或是“严重濒临灭绝”的物种。第二,这些地点在“濒临灭绝”或是“严重濒临灭绝 ”的动物生存中占有不可替代的位置 ,比如有一定数量的物种生活于此地,或者在这里度过哺乳期或是冬眠期。
最后,这些地带都是相对于周边地区具有独立性的地方 ,必须与周边的地带有可定义的界限 。界限之内的各个生物种群生活环境相近,而与周边地带的物种不甚相同。
在列出的这595个地点中,只有1/3受到法律保护,其他地方都被人类居住地所环绕 ,而且人口密度是全球平均水平的三倍。该研究的作者表示,保护这些地点是保护动物不灭绝的关键 。
在这份濒危物种的名单上,墨西哥位列榜首 ,有63个濒危物种地点,其次是哥伦比亚 、巴西和秘鲁。
在“零灭绝联盟”列出的名单中,拉美的濒危物种地点比其他地区高的原因 ,一个是该地区本身物种极具多样性,再有就是近年来动物生存的环境破坏严重。美国在该榜单中位列第八 。
国际鸟类组织全球动物种类计划主任布查特指出:“我们必须保护这批濒临绝种的动物,我们不能估计这些动物还能存活多久 ,但若不加紧行动,它们将于几十年间自动消失。”该报告的主要作者泰勒?里基茨也表示,虽然生物灭绝是一个自然的过程 ,但是目前人类造成的生物灭绝率是自然灭绝的100倍。在近代,虽然一些分布在北美、澳大利亚、马达加斯加或其他地区的所谓的“巨型动物 ”的消亡也有部分人类的原因,特别是捕猎和点火烧地,但是大部分灭绝的物种都生活在孤岛上 ,主要原因是由于新物种的大量入侵,如田鼠等。但是现在所发现的大部分濒危地点和动物都是在山区和地势低平的地带 。
泰勒?里基茨表示:“我们要知道事情的紧迫性在于,如果我们不尽快采取行动 ,这些物种就会变成明天的渡渡鸟。不过目前的好消息就是我们仍然有时间来拯救这些动物。”(注:渡渡鸟毛色美丽,曾经是毛里求斯的国鸟,但是欧洲殖民者来到毛里求斯后 ,开始对大片森林进行砍伐和对肉味细嫩鲜美的渡渡鸟进行大肆猎杀,终于导致渡渡鸟于1690年前后灭绝 。)
“生态晴雨表”日渐衰微
也许有的人认为两栖动物模样丑陋,除了会抓一些昆虫以外没什么本事 ,但是事实并非如此,如果它们真的在地球上消失了,人类也不会好过。两栖动物是自然界最优秀的环境监测器 ,它们这种灾难性的剧减也就预示着地球面临着严重的环境退化。
报告指出的“濒危动物 ”名单上水陆两栖动物占51%,有408种 。
这些形状各异,爬来爬去的动物,包括青蛙 、蟾蝓、火蜥蜴和蚓螈 ,处境异常危险。两栖动物被普遍认为是“矿井中的高频噪音”,它们具有浸透性的皮肤非常敏感,也就成了环境恶化的特别预警器。以美国为基地的保护国际(CI)的主席拉塞尔表示 ,两栖动物是自然界最优秀的环境监测器,它们这种灾难性的剧减也就预示着地球面临着严重的环境退化 。
20世纪70年代末期,两栖动物的数量开始锐减 ,到了1980年已有129个物种灭绝。2005年初,一份全球两栖动物调查报告“全球两栖动物评估”显示,目前所知的全球5743种两栖动物有32%都处于濒危境地。但是科学家还不清楚为什么会导致两栖动物如此剧烈的下降 ,目前主要的理论就是栖息地减少 。
由于人类肆意砍伐森林、污染水源和破坏湿地,两栖动物渐渐失去了立足之地。例如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生活着一种大型陆生蝾螈,因为身上有淡绿色条纹而得名“虎纹火蛇 ”。但据美国联邦官员估计 ,由于城市化和农业开发,这种蝾螈迄今已失去了75%的栖息地。再有就是人类为饱口福或用作药物而大量捕食 。另外据报道说,两栖动物还遭到一种名为壶菌的真菌的威胁。这种致命的真菌攻击两栖动物皮肤,使两栖动物体内水分代谢紊乱 ,导致大量死亡。
两栖动物作为地球生态系统的“晴雨表” 。当它们大量死去之时,科学家会考虑,接下来灭亡的会是什么 ,动物还是植物?根据“零灭绝组织”的调查,接下来的是鸟类(217种)和哺乳动物(131种)。
“零灭绝联盟”的秘书迈克?帕尔表示:“虽然保护这些地点和物种本身非常重要,但是还意味着更多的东西。 ”帕尔说:“如果不切实保护的话 ,未来地球生态系统的遗传多样性就会遭到破坏,每年价值数十亿美元的生态旅游经济也无以为继,还有那些无法用金钱估量的洁净水源 。我们有责任这么做。”
马达加斯加狐猴的厄运
阳光穿过弥漫在森林中轻纱一般的薄雾 ,太阳映衬着一片娇艳的蓝天,一群群狐猴快乐地在林间嬉闹着。在非洲马达加斯加生活的狐猴中,尤以大狐猴体形最大 、嗓音最好 。“流畅的音符、和谐的旋律 ,就像声音留下的优美划痕。”作家大卫?奎门这样描述大狐猴的叫声。然而,这样美好的声音我们也许很快就再也听不到了 。
马达加斯加一直以其不同寻常的生物多样性而闻名于世。这里是灵长类动物狐猴的故乡;还有颜色漂亮的蜥蜴、壁虎或是变色龙;全身多刺的马岛猬;还有神秘的猫科动物缟狸,它们都是马达加斯加的原始主人。“马达加斯加确实是自然主义者们的一块天赐宝地。 ”自然主义者约瑟夫?非利伯特?柯默森在1771年写道,“造物主似乎有意将那里占为自己的私有领地 ,而且布置得应有尽有 。”在人类踏足这个岛屿之前,也就是大约2000年前已经有大批的动植物在这个岛上繁衍生息了。马岛的狐猴总喜欢在岛上到处闲逛,而巨型的龟 ,体形庞大的象鸟(大概有3米高,重达500千克,它们下的蛋如果做成煎蛋 ,可以喂饱150个人,已经灭绝)也在岛上为所欲为,但是所有这些这一切在人类到来之后都改变了 ,很多物种都渐渐走向灭绝。
两千年前,自从今天的印度尼西亚人到达了马达加斯加,共有15种狐猴遭到伤害 ,最终消失 。科学家在灭绝的狐猴头上发现了“大量屠宰的证据”。马萨诸塞大学人类学家文图拉?皮雷兹表示,他所在的科研小组发现了用利器切削和斩剁的痕迹,如剥皮 、脱落关节和切片等。
皮雷兹说:“我们认真的检查了这些切削的痕迹后,更加验证了这里曾经屠宰这种动物 ,这是毫无疑问的 。 ”直到今天,对狐猴的捕杀仍然没有结束。虽然从1964年开始,捕杀狐猴和将其作为宠物就被认定为违法 ,但捕杀狐猴仍然屡禁不绝。而且由于马达加斯加没有毒蛇、鹿或羚羊,也罕见较大的食肉动物,所以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 ,狐猴的机敏性慢慢衰退,更加容易成为人类的目标 。
目前,马达加斯加的狐猴总数估计大约在1000只至1万只 ,但是所有的科学研究结果都表明,狐猴的生存前景异常严峻。在马达加斯加首都塔那那利佛以东140公里处,是阿纳拉马扎卓保护区所在地。阿纳拉马扎卓是狐猴栖息的一座孤立的小岛 ,也是狐猴的最后一处避难所 。
但是相对于其丰富的生物资源来说,马达加斯加岛仍然是贫穷的,很多孤注一掷的村民一拨儿又一拨儿地劈荆斩棘,毁林开路。狐猴们的这片避难地正在受到侵犯。由于当地政府允许当地人使用部分保护区 ,因此人们更加肆无忌惮地伐木、种地。于是,往往在大白天就能看见,栖息在树上的狐猴眼睁睁地看着那些惊扰它们的不速之客 。
对于狐猴而言 ,最后的生态机会也许就只能指望那些远道而来的旅游者能捐资或留下来帮助它们了。但是,这一切显然也不是万能的。如果这些树林有朝一日都被砍伐一空,不难想像狐猴也将最终离我们而去 ,永远消失 。
“上帝之鸟”在人间“复活”
气候变化和环境变化显示,到2100年,至少有1200种鸟将消失 ,而这仅仅是一种保守的估计。尽管自1500年以来,仅1。3%的鸟类灭绝 。但同时期,全球单个鸟的数目估计有20%到25%的减少。
象牙喙啄木鸟因为长着一只象牙般的大嘴而得名 ,是全世界体形最大的啄木鸟之一,体长有50厘米,录像带中的啄木鸟两翼伸开时长90厘米。它们身披黑白相间的亮丽羽毛,翼有白色斑点 ,雄性啄木鸟的冠部呈现鲜亮的红色 。因为太漂亮了,几乎每个人在看到它们的时候都禁不住说一句“上帝啊,多美丽的鸟 ” ,所以爱鸟者也把象牙喙啄木鸟称作“上帝鸟”。
象牙喙啄木鸟曾广泛分布在美国西南部的密林深处,是美国的专有物种。然而到了19世纪80年代,人类工业文明的铁蹄踏向了大自然 ,湿地、森林差不多全被农庄 、城镇以及次生林所取代 。在栖息地被夺走后,象牙喙啄木鸟的数量直线滑落。人类与象牙喙啄木鸟最后一次可以证实的相遇发生在1944年的路易斯安那州。在那之后,就只剩下人们“惊鸿一瞥”的传闻 ,后来渐渐地连这种传闻都消失了。
2004年2月11日,观鸟者吉恩?斯帕林乘坐独木舟旅行,在阿肯色州东部的怀特河沿岸看到了一种他从未见过的鸟类 。斯帕林记录下了这种大鸟的外貌特征 ,回去一查对,发现竟然是已经销声匿迹60年的象牙喙啄木鸟。消息公布后,引起了生物学界的普遍震惊。
一星期后,康奈尔实验室的蒂姆?加拉格尔和奥克伍德大学的鲍比?哈里森找到了斯帕林 。在斯帕林的带领下 ,两位鸟类学家开始了寻找象牙喙啄木鸟的旅程。接下来,有30多名鸟类学家分成几个研究小组,展开行动 ,希望再次发现象牙喙啄木鸟。30多名鸟类学家在历时7000小时的搜索中,已经15次发现了象牙喙啄木鸟的踪迹,并拍摄了大量的和录像 。
经过各国多位专家的审定 ,确定象牙喙啄木鸟还活在地球上。于是,美国大自然保护协会向政府申请了保护资金,用于保护象牙喙啄木鸟的栖息地 ,并用于该鸟类的繁育研究。纽约康奈尔鸟类学实验室及大自然保护协会的专家为了保护啄木鸟保护区的栖息地,将消息保密了一年多,不让外界知道 。最近 ,保护区和观鸟区已经建成,繁育研究已经起步。为了让市民更好地保护这种罕见的鸟类,也为了吸引更多的民间保护资金,专家们才决定向外部公开消息。
得到消息之后 ,美国内政部部长盖尔?诺顿立即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了一项名为“希望走廊 ”的保护计划 。诺顿说:“我们在这里宣布启动一个多部门参加、价值千万美元、耗时数年的保护计划,为这种珍稀鸟类的继续生存提供希望。
在我的记忆中 ,这还是第一次重新发现已经被认为灭绝的动物。这是自然界给我们的第二次机会。“鸟类的减少可能对人类造成严重后果 。例如,1997年,世界上3。5万至5万个狂犬病死亡中 ,印度占了3万名,因为印度秃鹫数量减少后,野狗和老鼠的数量发生爆炸性增长。事实上 ,还有不少鸟类的消失造成的可怕后果我们还没有看到,一些专家评论说,象牙喙啄木鸟的重现和加强保护将成为生态保护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
人类觅食造成生物灭绝?
所以 ,虽然从长远来说,气候变化会导致生物的灭绝,但是“零灭绝联盟”所列出的生物面临着更多的眼前威胁,包括人类对食物的渴望。我们还不清楚将来的技术是否能够减弱气候变化带来的威胁 ,但是除非我们马上行动,否则这些濒危生物将不会围绕在人类身边,而且为我们造福。
“零灭绝联盟”列出的上百种濒危动物 ,都遭遇着这样那样的生存厄运 。扬子鳄 、马达加斯加狐猴和象牙喙啄木鸟只是其中的代表而已。这些濒危动物能够很好的存活下去吗?也许这个问题谁也无法明确回答,但是出于保护的目的,有一些错误观念一定要澄清。
对于野生动物灭绝的最终原因 ,很多人用“全球变暖”武装头脑,却完全忽视真正的危险:下一个50年人类的食物总量将增加一倍,光这一点就要毁掉大批的野生动物栖息地 。如果人们充分认识到这一点 ,那么就应该将资金再多分一点给高产农业科研项目。
美国哈德森研究所全球食品问题中心的丹尼斯?艾弗里表示:“现代的气候变暖基本上是很自然的。冰核心告诉我们由于太阳的原因,地球有一个1500年一次的气候循环,很多生物都在过去百万年中的变暖循环中一直存活着 。植物一般都受不了极冷的气候 ,而却很少有被热得不行的。气候变暖只会使森林更加呈现多样性,而不是减少。 ”他补充道,“到现在还没有发现一个野生物种屈服于现代的气候变暖,即使在过去150年内地球上升了0。8摄氏度 。如果灭绝的理论是正确的 ,我们已经将数千的物种引向灭绝了。”生物学家惟一可以列出来的反驳的就是哥斯达黎加的金色蟾蝓的灭绝,但是最近的调查结果显示这种生物灭绝是因为过度砍伐森林,而不是由于气候变暖。
最关键的问题是人类还要为耕地和饲养家畜不停的攫取土地 。据专家预测 ,全世界的人口数目在2040年将达到稳定状态,那时候将比现在多20亿-30亿人口。届时,大概会有70亿人足够富裕到要求食用高质量的食物 ,现在这样的人只有10亿左右。所以,人口和富足将会使农田的需要扩大两倍多 。接下来的200年,我们将会看清楚 ,低生产率的农业是否会将野生动物全部驱逐。
有的时候,一些绿色环保组织希望停止使用任何氮料化肥,而用纯天然的原料。但是如果要取消商业氮肥的话 ,世界将需要从额外的700万头牛那里得到天然的肥料,如果那样的话,世界上所有的森林恐怕都要用来喂养它们了 。回归原始的耕作,只能导致全世界人类的饥荒。这样当然可以解决环境问题 ,但是同样会使很多野生动物灭绝。很多生物会成为人们的盘中餐,同时它们生存的土地会越来越少,全都奉献给了耕地 。
丹尼斯?艾弗里也表示:“如果真的在乎野生动物 ,不应该一味否定现代的机械化农业,如工业化肥,而是要支持生物工艺学 ,特别是致力于高产农业的研究。”所以,虽然从长远来说,气候变化会导致生物的灭绝 ,但是“零灭绝联盟 ”所列出的生物面临着更多的眼前威胁,包括人类对食物的渴望。我们还不清楚将来的技术是否能够减弱气候变化带来的威胁,但是除非我们马上行动 ,否则这些濒危生物将不会围绕在人类身边,而且为人类造福。
中国濒危动物保护现状
中国是濒危动物分布大国 。据不完全统计,仅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的原产于中国的濒危动物有120多种(指原产地在中国的物种),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的有257种 ,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的鸟类、两栖爬行类和鱼类有400种,列入各省、自治区 、直辖市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的还有成百上千种。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中国的濒危动物种类还会增加。
20世纪80年代以来 ,中国还进口了不少动物,如湾鳄、暹罗鳄、食蟹猴 、黑猩猩、非洲象等 。
这些外来的濒危动物,也受到国家的重点保护。由于人口众多 ,活动范围广,使许多珍贵的野生动物被迫退缩残存在边远的山区、森林 、草原、沼泽、荒漠等地区,分布区极其狭窄。由于被分割成互不连接的独立群体 ,近亲繁殖,品种日益退化 。
中国已建立了数百处濒危动物类型的自然保护区,使相当一部分濒危动物得到切实保护 ,野驴、野牛 、亚洲象、白唇鹿、羚牛 、马鹿、金丝猴、大鸨等的数量,已有明显增加。
近年来也遇到了虽然在数量上达到了要求,但是人工饲养的动物难于在自然环境中生存的矛盾,长此以往 ,必然导致生物的退化。
列入了“零灭绝组织”濒危动物的中国扬子鳄也遭遇了同样的尴尬 。
野生动物生存面临着种种危机,实现“安居”还需要“迈过 ”整体环境恶化 、保护措施不力、人们认识不够这三道“门槛”。
一场“非典”,使“野生动物 ”成为媒体上的热门词汇 ,不吃“野味”、保护野生动物的呼声比以前多了不少。滥食野生动物有害于人类,更是野生动物的浩劫,保护野生动物需要从拒食 、拒烹开始 ,但从根本上说,要改变野生动物种类逐渐减少的趋势,需要整个自然环境的改善 ,这些并不是拒食、拒烹就能解决的 。拒食“野味”只是保护野生动物的其中一步,非典提醒我们要加强野生动物保护,但不保护野生动物导致的灾害不只是非典。
野生动物保护点多面广 ,需要提高全社会对保护野生动物的认识水平。经营野生动物可得暴利,利益驱动使一些人铤而走险,但保护野生动物的措施却没有跟上。目前,河北省各市、县没有野生动物保护的专设机构 ,保护野生动物的手段不多,经费不足 。安国祁州药市和蠡县留史皮毛市场规模在全国都数得着,其中加工利用野生动物的问题较多 ,但野生动物保护部门没有能力进行认真监督管理。田秋明说:“森林公安负责打击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的案件,但我们人力物力都很不充足。 ”
从茹毛饮血中成长起来的人类,离不开对野生动物的利用 ,但过度捕杀野生动物将危及人类自身,因为每种动物都有它存在于自然界的生态地位和生态功能 。他们和我们一样共同享有地球家园,真正的和平共处是各安其处 、互不干扰。从广义上说 ,保护野生动物就是保护人类家园,也是保护人类自己。
每种野生动物都有它们天然的栖息环境,保证着它们的生息繁衍 ,如果这种栖息环境遭到破坏,动物的自然存续就面临危机,即使没有人捕食,也难以生存 。保护野生动物 ,归根结底还是要保护它们的栖息地。傅芸生说:“每年我们都会接到不少关于野生动物保护方面的电话,这说明人们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在提高,但且不说那些蓄意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的人 ,就是想保护的人认识也有待提高,比如人工投喂野生动物、人为建设野生动物园都会影响野生动物的生态功能,这都是以人为中心的保护观念 ,保护野生动物就应该让它们自由生活在天然栖息地中。”
关于“十大啮齿动物”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sqyy]投稿,不代表乔德林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aodelin.com/zlan/202507-8364.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乔德林的签约作者“sqyy”!
希望本篇文章《十大啮齿动物》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乔德林]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十大啮齿动物”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十大啮齿动物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该类型动物包括十种鼠类。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