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包公用一个四字成语来形容他”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包公用一个四字成语来形容他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 ,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1. 开封有个包青天
主人公: 包拯(999—1062),汉族 ,宋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人,字希仁 。天圣朝进士。累迁监察御史,建议练兵选将、充实边备。奉使契丹还 ,历任三司户部判官,京东、陕西 、河北路转运使 。入朝担任三司户部副使,请求朝廷准许解盐通商买卖。改知谏院 ,多次论劾权幸大臣。授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移知瀛、扬诸州,再召入朝 ,历权知开封府 、权御史中丞、三司使等职 。嘉裕六年(1061),任枢密副使。后卒于位,谥号“孝肃”。包拯做官以断狱英明刚直而著称于世 。知庐州时,执法不避亲党。
立志做清官
父母相继去世之后 ,包拯才离开乡村,前往京城等候授予新的官职。他住在小客栈里,夜晚守灯苦读 ,写下了他平生唯一的一首五律:“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 。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仓充鼠雀喜 ,草尽狐兔愁。史册有遗训,无贻来者羞。 ”大意是说,做人要光明正大 ,就像秀挺的木材应该做房屋的栋梁,精炼的钢料决不应去做铁,我应该做一个无愧史书教诲的清官 。 景祐三年(1036年) ,包拯被任命为天长(今安徽天长)知县。在那里,他公正地断了好多奇案,搏得了清官的好名声。
形容词: 执法如山 清明廉洁 执法公正 大义灭亲 家教甚严 不容逆子 为官清廉 大公无私 断案如神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 怎么用四字词语形容包拯包拯(999年5月28日-1062年7月3日) ,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肥东)人,北宋名臣 ,以清廉公正闻名于世 。仁宗天圣五年(1027年),包拯登进士第。累迁监察御史,建议练兵选将、充实边备。历任三司户部判官 ,京东 、陕西、河北路转运使 。入朝担任三司户部副使,请求朝廷准许解盐通商买卖。改知谏院,多次论劾权幸大臣。授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 ,移知瀛 、扬诸州,再召入朝,历权知开封府、权御史中丞、三司使等职 。嘉祐六年(1061年) ,任枢密副使。曾任天章阁待制,人称“包待制”,后为龙图阁直学士,故后人亦称“包龙图” ,卒赠礼部尚书,谥孝肃。
能形容包拯的四字成语:
铁面无私,廉洁公正 、立朝刚毅 ,不附权贵,英明决断,举贤任能 ,为民请命,严峻刚正,忠诚厚道 ,憎恶分明,清正廉洁,刚直不阿 ,大公无私 。
欧阳修评价他:少有孝行,闻于乡里;晚有直节,著在朝廷。
刘敞评价他:识清气劲,直而不挠;凛乎有岁寒之操。
朱熹评价他:复为京尹 ,令行禁止,立朝刚毅。
脱脱评价他:拯为开封,其政严明 ,人到于今称之 。而不尚苛刻,推本忠厚,非孔子所谓刚者乎。
3. 赞美包公的四字成语.1、明镜高悬
míng jìng gāo xuán
解释传说秦始皇有一面镜子 ,能照人心胆。比喻官员判案公正廉明 。
出处《西京杂记》卷三:“有方镜,广四尺,高五尺九寸 ,表里有明,人直来照之,影则倒见。以手扪心而来 ,则见肠胃五脏,历然无碍。 ”
结构主谓式 。
用法含褒义。一般作谓语、定语。
2、铁面无私
tiě miàn wú sī
解释形容公正严明,不怕权势,不讲情面 。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十五回:“我想必得你去做个‘监社御史’ ,铁面无私才好。”
结构主谓式。
用法用作褒义 。一般作谓语 、定语、状语。
4. 怎么用四字词语形容包拯包拯(999年5月28日-1062年7月3日),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肥东)人 ,北宋名臣,以清廉公正闻名于世。
仁宗天圣五年(1027年),包拯登进士第。累迁监察御史 ,建议练兵选将、充实边备 。
历任三司户部判官,京东 、陕西、河北路转运使。入朝担任三司户部副使,请求朝廷准许解盐通商买卖。
改知谏院 ,多次论劾权幸大臣 。授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移知瀛 、扬诸州,再召入朝 ,历权知开封府、权御史中丞、三司使等职。
嘉祐六年(1061年),任枢密副使。曾任天章阁待制,人称“包待制”,后为龙图阁直学士 ,故后人亦称“包龙图 ”,卒赠礼部尚书,谥孝肃 。
能形容包拯的四字成语:铁面无私 ,廉洁公正 、立朝刚毅,不附权贵,英明决断 ,举贤任能,为民请命,严峻刚正 ,忠诚厚道,憎恶分明,清正廉洁 ,刚直不阿,大公无私。欧阳修评价他:少有孝行,闻于乡里;晚有直节,著在朝廷。
刘敞评价他:识清气劲 ,直而不挠;凛乎有岁寒之操 。朱熹评价他:复为京尹,令行禁止,立朝刚毅。
脱脱评价他:拯为开封 ,其政严明,人到于今称之。而不尚苛刻,推本忠厚 ,非孔子所谓刚者乎 。
5. 赞美包公的四字成语.1、明镜高悬míng jìng gāo xuán解释传说秦始皇有一面镜子,能照人心胆。
比喻官员判案公正廉明。出处《西京杂记》卷三:“有方镜,广四尺 ,高五尺九寸,表里有明,人直来照之 ,影则倒见。
以手扪心而来,则见肠胃五脏,历然无碍 。”结构主谓式。
用法含褒义。一般作谓语、定语 。
2 、铁面无私tiě miàn wú sī解释形容公正严明,不怕权势 ,不讲情面。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十五回:“我想必得你去做个‘监社御史’,铁面无私才好。”
结构主谓式 。用法用作褒义。
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
很多人对于包拯,想必都有一个固定的形象 ,黑色的脸,额头上顶着一个月亮,不管是什么样的影视作品 ,换成什么样的演员,这两样都是标配,绝对不会更换的 。这不禁让人好奇 ,难道历史上真正的包拯就是这个样子的吗,为什么大家普遍接受这样的设定?真正的包拯到底长得是一副什么样子?
1.包拯
包拯包青天,是北宋时期的名臣 ,二十八岁时考中进士,但因为父母年迈,因此包拯请求就近任职。不过包拯的父母又不希望他离开太远,于是包拯辞官回家 ,几年之后父母去世,知道守丧期满,包拯还是不忍心离去 ,孝心可鉴。如果不是同乡的父老前来劝慰,恐怕就没有后来的包拯了 。
进入仕途的包拯,先后在多处任职 ,在每一个职位都是尽心竭力,为朝廷解忧,为百姓谋取福利 ,甚至弹劾权贵,为人公正,铁面无私 ,为百姓申不平,赢得了百姓们的爱戴,因此在民间有“包青天 ”的美誉。不仅如此,后世还将包拯视若神明 ,一直当做神明来崇拜。
2.现代包拯的形象
现代人心中的包拯,形象是比较固定的,基本上都是来源于各种影视类的作品 ,面色发黑,额头上有月亮的标记,“凶神恶煞”的脸 ,但是偏偏看过的人们都不会觉得害怕,或许是因为标志性太鲜明,看得很习惯 ,人们对这样的包拯一直都是崇敬与喜爱的,根本不会有排斥的心理。
3.真实的包拯
真实的包拯到底是什么样呢?首先,脸是不黑的 ,人家还白着呢 。之所以是黑脸的形象,因为很多人觉得,白脸是镇不住反派的,想要第一眼就让做贼之人心虚 ,如果不来点“猛料”可不行。在加上京剧当中,白脸代表着奸邪,黑色与之相反 ,久而久之就这样流传下来了。
还有额头上的月牙,当然也是不存在的 。而后世的作品当中之所以会出现月牙,源于对包拯的传说 ,人们认为他白天处理人间的事情,晚上处理阴间的事情,有一个月牙的标记就可以自由来往于阴阳两界不受阻碍。月牙也代表着“明镜高悬 ”的意思 ,表示包拯做官非常清明。
其实,不管现在的人对于包拯有什么样的演绎,不论是什么样的脸色 ,有没有月牙,都是一种人们美好的寄托和想象,相信一生为民的包大人,是不会介意这些事情的 。
关于“包公用一个四字成语来形容他”这个话题的介绍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sqyy]投稿,不代表乔德林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aodelin.com/zlan/202508-10399.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乔德林的签约作者“sqyy”!
希望本篇文章《包公用一个四字成语来形容他》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乔德林]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包公用一个四字成语来形容他”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包公用一个四字成语来形容他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