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新贸易理论的基本概况”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新贸易理论的基本概况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 ,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2l世纪初诞生的新新贸易理论突破了新古典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以产业为对象的研究范畴,将分析变量进一步细化到企业 ,以异质企业的贸易投资作为研究重点。企业异质性有两种形式,由于产业内部不同企业生产率的差异而产生的异质性以及企业组织形式差异而产生的异质性,这两种异质性紧密相连 。新新贸易理论通过异质企业贸易模型的建立 ,阐明了现实中只有部分企业选择出口和对外直接投资的原因;通过企业内生边界模型的建立和拓展,将产业组织理论和契约理论的概念融入贸易模型,很好地解释了公司内贸易模式 ,并在企业全球化生产研究领域进行了理论创新。
20世纪80年代Krugman、Helpman和lancaster提出新贸易理论的静态模型,90年代Grossman和Helpman提出的与“内生增长理论”密切联系的动态贸易模型得到进一步发展,21世纪国际贸易理论的最新进展主要体现为异质企业贸易模型(trade models with heterogeneous firms ,简称HFFM)和企业内生边界模型(endogenous boundary model of the firm)在国际贸易中的广泛使用。国际学界对贸易模式和贸易流量的解释,已经日渐进入到企业层次的微观研究,这些研究将原来的CES偏好假设放松为异质企业的假设,并且运用企业层面数据展开实证分析 。Baldwin(2005)、Larry Qiu(2006)等学者将关于异质企业贸易模型和企业内生边界模型的理论称为“新新贸易理论 ”(New-New Trade Theory)。
1.产权与不完全契约
Antras(2003)另辟蹊径 ,将Grossman-Hart-Moore的企业观点和Helpman-Kmgman的贸易观点结合在一个理论框架下,提出了一个关于企业边界的不完全契约产权模型来分析跨国公司的定位和控制决策。Antras(2003)在文中揭示了两种公司内贸易的类型,在产业面板数据分析中 ,公司内进口占美国进口总额的比重非常高,而出口产业的资本密集度更高;在国家截面数据分析中,公司内进口占美国进口总额的比重非常高 ,出口国家的资本)))劳动比例更高 。Antras模型界定了跨国公司的边界和生产的国际定位,并能够预测企业内贸易的类型。计量检验表明该模型与数据的质和量的特征相一致。Antras和Helpman(2004)建立的理论框架中,将Melitz(2003)异质企业贸易模型和Antras(2003)企业内生边界模型进行结合 ,在两个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一个新的理论模型 。Antras和Helpman的研究表明异质企业选择不同的企业组织形式,选择不同的所有权结构和中间投入品的生产地点。生产率差异较大的产业中主要依赖进口投入品,在总部密集度高的产业中一体化现象更为普遍;一个产业部门的总部密集度越高 ,就越不会依赖进口获得中间投入品。Antras(2005)建立了一个动态一般均衡李嘉图南北贸易模型解释国际契约的不完全性导致产品周期的出现 。产品周期是由于南方国际契约的不完全特性和高技术投入品重要性随着产品的年龄和成熟度下降(产出弹性减小)而产生的。不完全契约减少了产品开发,低技术投入品会转移到南方以便利用南方的低工资优势。这种转移首先会通过FDI的形式在企业的边界内发生,其后一段时间,会通过外包形式在企业边界外发生。一般均衡模型表明南方的不完全契约导致北方的均衡工资高于南方 。无论企业采用哪种组织形式 ,专用性投资都会扭曲,如果中间投入品供货企业比最终产品供货企业更能创造剩余,那么外包的激励就会增大。
2.契约体制与比较优势
Grossman&Helpman(2005)分析了契约环境对外包的影响。他们用特定关系投资所占的比重来界定一国的法律环境 。给定每一个国家零部件生产商的数量和相对工资水平 ,一国契约环境的改善提高了在该国外包的相对利润。全球契约投资比重的上升对北方的外包有利,南方法律环境的改善可能提高或降低当地的外包数量,但是提高了来自北方的外包数量。Nunn(2005)分析了契约不完全性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他把法律规则作为契约不完全性程度的主要衡量标准 ,实证分析表明,有更好法律体系的国家,其契约密集型投入(intensiveincontract-dependentinput)高的产业出口更多。即契约体制是比较优势的一个重要来源。
3.契约与外包
Antras和Helpman(2006)将Antras和Helpman(2004)的异质企业国际生产组织模型普遍化 ,允许存在不同程度的契约摩擦(contractualfrictions),并允许其程度因不同投入品和国家而异 。拥有异质性生产率的企业决定是否实行一体化或将中间投入品的生产进行外包,并决定在哪个国家进行。最终产品的生产企业和中间投入品供货企业进行关系专用性投资 ,只能进行部分契约化,或者以一体化企业形式,或者以市场交易形式。在均衡点,企业的生产率水平不同 ,选择的所有权结构和供货商地点也不尽相同,契约制度的质量变化对企业组织形式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
关于“新贸易理论的基本概况”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 ,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sqyy]投稿,不代表乔德林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aodelin.com/zlan/202508-10436.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乔德林的签约作者“sqyy”!
希望本篇文章《新贸易理论的基本概况》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乔德林]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新贸易理论的基本概况”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新贸易理论的基本概况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2l世纪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