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李晓峰的人物经历”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李晓峰的人物经历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 ,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李晓峰教授多年来主讲《中国艺术精神》、《文艺心理学》 、《中国女性文学》等课程,曾四次获学院优秀教学成果奖 。其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文艺学 ,已在《文艺理论与批评》、《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人文杂志》、《当代文坛》、《名作欣赏》 、《西北大学学报》、《小说评论》等报刊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其中多篇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全文复印转载,论文《论陕西当代文学中的汉唐文化因子》被大型丛书“长安学丛书”《文学卷》收录 ,论文《批判意识:丁玲四十年代的小说意蕴》中的观点被中国社科院博士后研究项目《延安文学研究》一书所引用,其它论文观点也多被引用。参与国家社科基金研究项目一项,主持科研项目多项 ,2009年被国家社科规划办特聘为通讯专家评委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成果进行评审鉴定。出版有个人专著《体认与追寻—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论》,主编出版有《陕西当代女性文学论》,合著出版有《历史扫描与定点分析》、《中国当代文艺理论家传略》 、《凡人与伟人之间》、《西秦女性》、《陕西地域文学论稿》 、《文艺学基础理论新探》等书籍 。其科研成果曾获陕西省教育厅优秀论文一等奖、全国文艺理论征文优秀论文三等奖 ,宝鸡市人民政府文艺评论一等奖,宝鸡市优秀社科成果二、三等奖、宝鸡文理学院优秀科研成果奖多项。个人曾两次被陕西省青联评为先进个人 、被陕西省教育厅评为先进个人、被中共陕西省委教育工委授予陕西高校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多次被学院评为优秀教师。
1950年10月生,毕业于北京邮电大学 。硕士导师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电子学会高级会员。长期从事智能网、通信业务网和通信软件的研究和教学工作。主讲过5门专业课程,指导研究生50余名并联合指导博士生 。1993年赴瑞典学习交流智能网最新通信技术 ,回国后在三个国家863项目中,主持智能网的智能外设课题的研究和开发工作,在技术研发和应用方面取得显著成果。近年来 ,主要围绕通信业务网络的理论和技术开展研究工作,在电信网和互联网融合的业务生成方法 、基于语义Web的电信业务智能化等方面,取得了一批成果。
承担课题 参与完成的项目:
国家863计划项目3项 ,信息产业部发展基金等3项,其他项目6项 。
主持在研的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中兴科技发展基金项目1项 ,华为科技发展基金项目2项,其他项目1项。
获奖和成果 作为主要研制人员的智能网项目, 1999年获邮电部科技进步二等奖,2003年获教育部智能网应用推广一等奖 ,2007年获中国通信协会科学技术二等奖。申请发明专利5项(一项已授权)。
主持完成了独立智能外设CIN-IP的产品化,为此获得国家财政部对独立智能外设1020万知识产权的确认 。CIN-IP已经在全国和海外的智能网中得到广泛应用。
发表论文 做为主要起草人,出版了<中国智能网设备智能外设技术规范>。
第一作者出版专著2本 ,合作出版专著2本 。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50余篇。
关于“李晓峰的人物经历 ”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sqyy]投稿,不代表乔德林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aodelin.com/zlan/202508-11590.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乔德林的签约作者“sqyy”!
希望本篇文章《李晓峰的人物经历》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乔德林]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李晓峰的人物经历”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李晓峰的人物经历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李晓峰教授多年来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