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松树的象征人生格言 ”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松树的象征人生格言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 ,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
松树的象征人生格言如下:
1、松树不畏严寒 、不择土壤,它的生命力顽强令人感叹。就像那些坚持不懈的人 ,无论面临怎样的困境,都能坚持到底,最终实现自己的目标与梦想。
2、松树是长青的象征 ,它代表着永恒和不屈的精神,激励人们勇往直前 。
3、松树的挺拔与坚强,是它对生命的热爱与执着。即使在险峻的环境中,它也能茁壮成长。这恰好如同人类 ,在逆境中锤炼自己,成长为更强大的个体 。
松树介绍如下:
松属(学名:Pinus?L.)是松科下一属。该属植物为常绿乔木,稀为灌木;枝轮生 ,芽鳞多数,覆瓦状排列。叶有两型:鳞叶(原生叶)单生,螺旋状着生;针叶(次生叶)螺旋状着生 ,辐射伸展,常2针 、3针或5针一束,每束针叶基部由8-12枚芽鳞组成的叶鞘所包。
球花单性 ,雌雄同株;雄球花生于新枝下部的苞片腋部;雌球花单生或2-4个生于新枝近顶端,直立或下垂,由多数螺旋状着生的珠鳞与苞鳞所组成 。小球果于第二年春受精后迅速长大 ,球果直立或下垂;球果第二年(稀第三年)秋季成熟,熟时种鳞张开。
松树的植物学史介绍如下:
1753年林奈建立松属(Pinus?Linn.),但此时的松属混杂了冷杉属、云杉属及雪松属的植物,直到1857年 ,这3个属先后建立完毕,混杂在松属内的种类有了正确的归属,松属才形成了比较固定的格局。
1893年Koehne将松属分为单维管束松组(Sect.Haploxylon)和双维管束松组Sect.Diploxylon ,维管束在松属分类中的重要性被人们所接受 。1914年,Show进一步将单维管束松组分为2亚组5群,双维管束松组分为2亚组7群。
松树的起源介绍如下:
松属植物在北半球白垩纪和新生代地层中的化石记录十分丰富 ,主要为球果、带翅种子 、针叶以及木材等大化石,是当时北半球森林的主要组成部分。Axelrod(1986)描述了美国西部松属的新生代历史 。
松树的松能组什么词?
名 称: 松树
学 名: Pinus
别 名:
科 属: 松科松属
类 别: 林木类-针叶树类
形态特征
常绿树。绝大多数是高大乔木。高20~50米,最高可达75米(美国的糖松P.lambertiana) 。极少数为灌木状,如偃松(P.pumila)和地盘松(P.yunnanensis
var.py□maea)。较幼时的树冠为金字塔形,树枝多呈轮状着生。幼苗出土、子叶展开以后 ,首先着生的为初生叶,单生,螺旋状排列,线状披针形,叶缘具齿 。初生叶行使叶的功能1~3年后,才出现针叶,通常2、3、5枚成束,着生于短枝的顶端。每束针叶基部有叶鞘 ,早期脱落或宿存。叶肉组织中的树脂道的位置在成年植株比较恒定,可分为外生 、中生、内生
3种类型。松树针叶横切面中可见1或2个维管束,特殊环境下可在双维管束松树中出现维管束合并的情况 。球花单性,雌雄同株。球果由多数种鳞组成 ,成熟后木质化。种鳞的裸露增厚部分称鳞盾,鳞盾先端的瘤状突起称鳞脐 。有的树种鳞脐具刺,有的无。球果成熟时种鳞张开,种子脱落;但少数树种种鳞则长期保持关闭状态。每个种鳞具种子2粒,种子上部具一长翅,少数具短翅或无翅 。
红松(P.koraiensis)
小枝密生黄褐色或红褐色柔毛。球果长9~14厘米,成熟后种鳞不张开或微张开。种子不脱落,无翅(图1红松) 。是中国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区的主要成林树种。在中国的西北界为爱辉至北安一线 ,西南界为丹东至本溪一线。由中国向东北还伸展到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以东苏联远东南部沿海地区,向南分布到朝鲜和日本的本州中部、四国山地 。
新疆五针松(P.sibirica)
形态与红松相似,主要特点是小枝具淡**毛;球果长5~8厘米;种鳞先端圆 ,内曲。在中国分布于新疆阿尔泰山西北部的卡纳斯河和霍姆河流域,垂直分布于海拔1600~2350米范围,常与新疆落叶松混生。苏联欧洲部分东北部和西伯利亚也有分布。
华山松(P.armandii)
小枝绿色或灰绿色,无毛 。球果长10~22厘米,成熟后种鳞张开,种子脱落。在中国产的五针松中以它的分布范围最广,其分布区属于中国西部高原与东部平原或低山丘陵之间的过渡地区,也是高山寒性针叶林与低海拔落叶阔叶林(在北部)或常绿阔叶林(在南部)的过渡地带。其垂直分布于海拔1000~3300米范围 ,其分布下限常与二针松(如油松 、马尾松、云南松等)混生,较低海拔的干燥和高温可能是它分布的限制因素 。在台湾中部以北、中央山脉阿里山 、玉山等高山地区有华山松的变种——台湾果松
(P.armandiivar. mastersiana)。
白皮松(P.bun□eana)
叶3针一束,鳞脐背生,有刺 ,是白皮松组的典型代表。树皮灰绿色或灰白色,薄片脱落,种翅长5毫米,有关节 ,易脱落(图2白皮松) 。分布于山西(吕梁山、中条山、太行山) 、河南西部、陕西泰岭、甘肃南部 、四川北部及湖北西部等地,垂直分布在海拔
500~1800米地带。在秦岭山区、河南与山西交界处有纯林。(见彩图白皮松) 油松(P.tabulaeformis)
小枝淡黄褐色,无毛 。叶2针一束,长10~15厘米。种鳞鳞盾肥厚,隆起或微隆起 ,横脊显著,鳞脐凸起有尖刺。主要分布区东到辽宁千山山脉,北抵大兴安岭南端黄岗梁、大青山、乌拉山 、贺兰山、哈□山、祁连山东部 ,南达邛崃山 、秦岭、伏牛山;山东中南部山地也有分布 。垂直分布范围在西部(青海东部)为海拔2000~2700米,东部为100~1500米。
赤松(P.densiflora)
树干上部树皮红褐色,薄片脱落;小枝淡**或红**,微被白色。叶2针一束。球果成熟后呈暗黄褐色或淡褐**;种鳞较薄,鳞盾平,通常具刺 。分布于黑龙江东部、吉林长白山区 、辽东中部至辽东半岛、山东胶东半岛。日本、朝鲜 、苏联也有分布。
高山松(P.densata)
叶2针一束 ,稀3针一束,或2针、3针并存,长6~15厘米 。球果卵圆形 ,长5~6厘米,径约4厘米,成熟时暗栗褐色,种鳞张开,鳞盾肥厚隆起 ,鳞脐突起,多有明显刺状尖头。分布于四川西部、西藏东部及云南西北部高山地区。在康定以西沿雅砻江两岸及西藏东部海拔2600米向阳山坡上或河流两岸组成单纯
马 尾松(P.massoniana)
针叶细柔,2针一束,长12~20厘米 。球果卵圆形,长4~7厘米;鳞盾平或微隆起;鳞脐无刺。是中国分布最广的松树。水平分布北抵河南桐柏山 、大别山、伏牛山南坡、陕西秦岭南坡;南到广西、广东 、
福建、海南岛、 台湾北部;西达贵州金沙 、黔西、 安顺、
黄果树一线和四川青衣江 、大相岭一带 。垂直分布在长江下游为海拔700米以下,长江中游为1100~1200米以下 ,西部为1500米以下。
云南松(P.yunnanensis)
叶3针一束,稀2针一束,长10~30厘米。种鳞鳞盾肥厚,鳞脐具短刺 。云南松地理分布较广,东至贵州西部的毕节、水城及广西西部百色地区,北至四川西部的大渡河、安宁河 、雅砻江流域,西至西藏察隅,南抵云南文山及红河、思茅、临沧北部;其中以金沙江中游 、南盘江中下游最集中。垂直分布在云南南部约为海拔1300米以上 ,滇西北部约在1800~3100米,四川为1000~3000米,贵州为1000~2000米 ,广西为600~1600米。
樟子松(P.sylvestris var.mon□olica)
为欧洲松的变种。树皮**或褐色 。叶2针一束,长4~9厘米,宽1.5~2毫米,扭曲。鳞盾淡绿褐色 ,长菱形,肥厚隆起,向后反卷,鳞脐凸起 ,有刺。主要分布于大兴安岭和呼伦贝尔高原,小兴安岭爱辉县的卡伦山和逊克县的松树沟也有少量 。
黄山松 (P.taiwanensis)
叶2针一束,长7~13厘米,树脂道3~7个 ,中生。球果卵圆形,长3~5厘米,几乎无梗或具短梗;鳞盾稍肥厚隆起,鳞脐具短刺(图3黄山松)。分布于浙江、安徽、湖北、湖南 、江西、福建和台湾等省的高山地带 。垂直分布范围在浙江天目山和天台山,分布于海拔800~1500米,安徽大别山和黄山为600~2000米 ,江西庐山为1000~1500米,湖南衡山为海拔1000米,福建中部及西部山区,海拔1000~1500米,台湾中央山脉为
750~2800米,多形成纯林。
南亚松(P.latteri)
叶2针一束,长15~27厘米,树脂道2个,中生于背面。球果长圆锥形,长5~10厘米 。鳞盾肥厚隆起,横脊明显,鳞脐稍凹。分布于海南岛、广西南部海拔50~1200米丘陵台地及山地。海南岛白沙 、屯昌山区有纯林 。马来半岛、中南半岛及菲律宾也有分布。
除原产中国的松树外 ,还有引种到中国并已成为某些地区的重要造林树种, 如原产日本的黑松
(P.thun-ber□ii),目前广泛栽培于中国辽东半岛、山东 、江苏、浙江和台湾等地。原产美国东南部的湿地松(P.elliottii)和火炬松(P.taeda),近年在中国长江以南发展很快。
产地分布
根据针叶中维管束的数目分为单维管束亚属(针叶内具一条维管束)和双维管束亚属(叶内具两条维管束) 。全世界的松属植物有80余种。中国有22种10变种 ,分属于两亚属的
4组,即五针松组,包括红松、 新疆五针松 、 偃松、华山松、大别山五针松(P.dabeshanensis) 、
海南五针松(P.fenzeliana)、台湾五针松、 乔松(P.□riffithii)、华南五针松(P.
kwan□tun□ensis)和毛枝五针松(P.wan□ii);白皮松组,包括白皮松和西藏白皮松(P.□erardiana);
长叶松组 ,包括西藏长叶松(P.roxbour□hii);油松组,包括赤松 、兴凯湖松(P.takahasii)、巴山松(P.henryi)、樟子松 、高山松、长白松、油松 、马尾松、南亚松、黄山松 、云南松和思茅松(P.kesiya
var.lan□bianensis)等。
生长习性
对气候条件的要求
由于原产地地理分布的差异,在原产中国的松树中,樟子松、新疆五针松、偃松最耐寒 ,对热量要求最低 。红松对热量要求也较低。赤松 、油松、白皮松、华山松、高山松 、黄山松、巴山松为暖温带和亚热带高海拔地区树种,对热量要求中等。马尾松、云南松 、乔松和思茅松分布于更靠南的地区,要求较高的热量 。南亚松是热带松树 ,对热量的要求最高。对湿润条件的要求,五针松一般高于二针松,但也因种而异。例如同为五针松的红松和华山松,前者比后者要求更湿润的条件;同为二针松的赤松和马尾松对湿润状况的要求高于油松和云南松 。这与地理分布上随经度而发生的替代现象有关。
对土壤的要求
松树可以生长在各种不同的土壤上。因针叶灰分含量低,能忍耐贫瘠土壤 ,但以种在疏松肥沃土壤上的生产力高 。湿润地区的松树大多适宜酸性土壤。而有些松树,如白皮松和油松,则能适应含钙量多和pH高的土壤。松树根系有菌根菌共生。主要为外生菌根的菌丝体形成鞘 ,包围着短的侧根,有利于根系对水分和养料的吸收 。因而诱发菌根发育对有些松树造林的成败至关重要。大多数松树不能生长在盐渍土上,因而不能靠近海滨生长。但是有些松树如由日本引种到中国的黑松,具有较强的抗盐能力 。
耐阴性和树种更替
大多数松树尤其是二针松是喜光树种 ,耐阴性弱。其外形表现是树冠稀疏,自然整枝高;生理上表现为补偿点低;在成林特性上多为先锋树种。当原始林遭到破坏或火灾后,它们很易发展起来而占据裸露空间 。如中国南部地区常绿阔叶林破坏后 ,很易由马尾松或云南松代替。但这些松林并不稳定的,当它们形成适当的森林环境后,又为一些比较耐阴的基本成林树种的发生、发育创造条件,以致最后又被它们更替。另一些松树在树种更替中的地位相反 。红松阔叶林是中国温带湿润地区的地带性森林。红松耐阴性较强 ,为基本成林树种。原始红松林被破坏或火烧以后,作为先锋树种出现的主要是山杨和桦树等阔叶树,而后才出现红松 ,并由于红松具有耐阴和长寿的特点,最后又恢复它的优势地位 。除了红松与山杨、桦树的互相更替外,还有蒙古栎(柞树)与红松互相更替的现象。
抗旱性
松树具有旱生结构:叶狭窄 ,角质层发达,表面积与容积之比小,气孔下陷,厚壁组织充分发育。在生理上,它们和中生的阔叶树种相比,更能忍耐缺水而不受伤害。在生态上 ,松树是旱生植物 。在不同气候区分布的各种松树多半都能生长在多石的 、土层浅薄的干旱生境。一般来说,二针松抗旱性比五针松强。过多的土壤水分对松树生长不利 。
繁 殖
开花结实
松树有些种结实较早,5~6年即可有少量结实 ,15~20年时显著增多(马尾松、油松、云南松等);有些种结实很晚,如红松在天然林条件下,要到80~140年才开始结实(但在人工林条件下,15~20年已开始结实)。大多数松树结实有间隔性 ,每隔2~3年或更长的年度丰收一次。松树雄球花位于新梢的基部,雌球花大多数见于主枝的轴端 。球果成熟有一个相当长的过程。少数热带松树的雄球花和雌球花于冬末由芽中出现,大多数松树的球花则于初春 、春末或初夏由芽中出现。雄球花簇生 ,成熟前为绿色或黄至红色,花粉脱落时为浅棕或棕色,成熟后不久即脱落 。雌球花的出现紧接在雄球花以后 ,为绿色或红紫色。传粉时的雌球花近直立状。传粉后,鳞片闭合,球果开始缓慢的发育 。约在传粉后13个月以后的春季或初夏发生受精,继而球果开始迅速生长 ,一般在第
2年的夏末和秋季成熟,着球果成熟,它的颜色由绿、紫色逐渐转变为**、浅褐色或暗褐色。大多数松树球果成熟后不久鳞片即张开 ,种子迅速脱落(马尾松 、油松等);有少数松树的鳞片张开和种子脱落过程要延续达几个月之久。有些松树,一部分或全部球果年内处于闭合状态或在树上不定期地张开。红松球果大而重,成熟前后极易被风吹落 。
生长发育
松树的生长过程因树种而异。油松、马尾松、云南松早期生长较快 ,但达到数量成熟期则较晚;它们在5年生以前,树高和直径生长较慢,5~20年为生长极盛期。天然林红松在50年生前的胸径生长缓慢 ,50~100
年为胸径生长旺盛时期,之后仍能维持较高速度,到200年以后才显著降低;树高生长旺盛时期在100年左右;材积数量成熟龄则在
300年左右 。在人工林中 ,红松早期生长显著加快,一般胸径和树高仅在10年前生长较慢,10~30年生长即达到旺盛时期。南亚松的生长过程和其他一些热带松树一样具丛草状阶段,发芽后至4年生,苗茎高生长非常缓慢 ,而粗生长快,形成的茎如胡萝卜,针叶浓密如草丛 ,顶芽藏在叶丛中;经过丛草状阶段以后,高生长突然加快,每年可长80~130厘米。云南松幼时也具丛草状阶段 。
林木变异性
松树是异花授粉植物,广泛存在着个体之间、林分之间和种源(产地)之间的变异。可根据个体变异区分松树类型。如中国河北遵化一带传统上将油松分为3种类型:红皮松(油松),材质重而色重 ,树脂较多;黄皮松(糠松),材质白,树脂较少;千皮松(粗皮松) ,材质重,** 。南方将马尾松划分为铜皮松(薄皮)和铁皮松(厚皮)等。当代对松树个体变异的研究仍然按照树皮厚薄 、颜色等划分松树类型(油松、马尾松、樟子松 、红松等)。除树皮特征外,树冠的宽窄和稀密也常用作划分类型的依据(马尾松、油松) 。广泛进行的种源试验表明 ,松树普遍存在着地理变异,因此,可在同一种内划分不同的生态型。松树地理变异的研究,是种子区划和选种工作的基础。
观赏应用
松树除经济用途外,由于其树姿雄伟、苍劲 ,树体高大 、长寿,还具有重要的观赏价值。它是中国很多风景区的重要景观成分 。如辽宁千山、山东泰山、江西庐山都以松树景色而驰名。尤其是安徽的黄山,松 、云、石号称“三绝” ,而以松为首。各地不少古松与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有密切联系 。如北京北海团城有一株800年生的古松,传说曾被清乾隆封为“遮阴侯”;泰山
“五大夫松 ”传说是秦始皇登山在此避雨而被封以官爵的。中国人民把松树作为坚定、贞洁 、长寿的象征。松、竹、梅世称“岁寒三友”,喻不畏逆境、战胜困难的坚韧精神 。
木材和其他产品
按照结构特征和材性,一般将松树分为软木松和硬木松。软木松(即单维管束亚属)比较轻软 ,纹理均匀,强度小,加工容易 ,早材至晚材渐变,少翅裂。硬木松(即双维管束亚属)比较重硬,纹理不均匀,强度较大,加工较难 ,早材至晚材急变,松脂含量高 。但属于软木松中的海南五针松和华南五针松在强度和容重上接近于硬木松。松树木材可供建筑 、电杆、枕木、矿柱 、桥梁、农具、器具 、家具等多种用途。各种松木的纤维素含量约为50~60%,木质素为25~30%,为制浆造纸工业重要的原料之一 。松树也可用作薪炭材。
从松树树干割取松脂可以提取松香和松节油。松树种子富含蛋白质和油脂 ,含油量多在30%以上,其中具食用价值的有20种,如产于中国的有红松、偃松、华山松等。红松的种子还可入药 ,药名“海松子”,是一种滋养强壮剂 。松树的树皮 、种皮富含单宁,可浸水提取栲胶。树皮经粉碎后 ,与其他原料混合,加压可制成硬纤维板。此外还可从松树针叶中提取松针挥发油 。针叶中含有较丰富的胡萝卜素、维生素、脂肪 、蛋白质以及钙、磷等多种矿质元素,可加工成饲料添加剂 ,用来饲养家禽、家畜。利用松枝、松根在窑内进行不完全的燃烧,可制得松烟(见木材干馏),用于制造墨 、油墨和黑色涂料。松枝和松根还是培养名贵药材茯苓的原料 。
养护与病虫害
栽植造林
栽植造林技术因苗木的种类而异。容器苗带土坨 ,栽植过程中根系不易受损伤,因而成活率较高。造林技术也较简单 。裸根苗在起苗栽苗过程中,细小的活动根多半受损伤,其成活决定于根系的再生能力和环境条件 ,同时也要受苗木质量、年龄、栽植季节和栽植方法诸因素的影响。移植苗由于根系发达 、根茎比大,成活率一般高于原生苗。造林苗龄主要取决于树种,红松一般以2~3年生苗为宜 ,但在采伐迹地杂草繁茂地段,则以3~4年生苗为宜 。华北地区油松雨季造林多用1.5年生苗,春季造林多用2年生苗或移植苗。马尾松则用
1年生苗甚至用秋季播种翌春出□的百日苗造林。一般以早春为适宜的造林季节 ,而在春旱严重的华北、西北地区则可选择多雨的7、8月造林。有穴植和缝植两种栽植方法,都要保持苗根湿润,栽植时注意使根系舒展 ,覆土后踏实 。对于受伤的和过长的侧根栽前可适当修剪。在干旱地区造林可采取各种削弱地表蒸发的措施。苗木的配置,一般是每个栽植点栽
1株,但也有丛植的 ,即每个栽植点栽2~4株 。丛植对提高成活率和促进幼树生长有利。松树造林密度以每公顷4444株(株行距
1.5×1.5米)为宜,也可采取每公顷3333株(株行距1.5×2.0米),甚至2500株(株行距2×2米)的。
松树纯林容易发生病虫害和火灾,生产力也低,因此不管采用栽植或直播造林,都要注意营造混交林 。混交类型要经过长期试验才能确定。在中国东北地区,常见的与红松天然混交的树种有紫椴 、枫桦、鱼鳞云杉、红皮云杉 、臭冷杉等。
病虫害
苗期最常见而严重发生的是猝倒病 ,症状有出土前的种子腐烂,以及出土后的顶腐、立枯、猝倒等类型 。马尾松苗期的松苗叶枯病有时也为害严重。叶部病害常见的有松针锈病 、松落针病及马尾松赤枯病。后两种多发生在立地较差,土壤瘠薄 ,生长不良的林分 。干部病害有疱锈病和五针松疱锈病,是世界重要的森林病害,在欧洲、北美曾毁掉大量五针松林;中国东北地区的红松人工幼林也受害严重。马尾松、黄山松在窝风、高湿 、多栎树的林分 ,则有松瘤锈病发生;松根白腐病也颇为常见。
松毛虫是松树最主要的食叶害虫,常造成极大的损失。松茸针毒蛾主要为害马尾松与油松,在广西常与马尾松毛虫混同发生 ,能猖獗成灾 。松针小卷蛾、大袋蛾等的幼虫也为害严重。新松叶蜂在不同分布区间歇性成灾。微红梢斑螟几乎遍布全国,是钻蛀主梢的最主要害虫,使侧枝丛生或因更替主梢而树干弯曲 。松梢小卷蛾 ,也能使主梢受害枯萎。球果螟为害球果。针叶树天牛和小蠹是钻蛀为害枝、干的大害虫,可使松树成片死亡,但一般不侵害健康木 。华山松大小蠹侵害健康的华山松,能猖獗成灾。松十二齿小蠹 、落叶松八齿小蠹和云杉八齿小蠹也能侵害健康木。松干蚧是一类刺吸为害枝干的毁灭性害虫 。防治时应贯彻适地适树、合理混交、良好的抚育管理等以营林措施为主的原则,必要时可辅以药剂防治。
松字组词如下:
1 、松云
2、松公
3、松影
4 、松光
5、松紧
6、松裔
7 、松腴
8、松磴
9、松花
10、松院
11 、松吹
12、松标
13、松虎
14 、松栋
15、松蒿
16、松鹤
17 、松蕈
18、松灯
19、松道
20 、松荫
21、松弛
22、松大
23 、松床
24、松放
25、疏松
26、松峤
27 、松节
28、松针
29、松鸡
30 、松缓
31、松椿
32、松椟
33 、松羔
34、松解
35、松簧
36 、松包
37、松实
38、松声
39 、松畹
40、松膏
41、松果
42、松泛
43 、松关
44、松飙
45、松厚
46 、松钗
47、松人
48、松穰
49 、松籁
50、松墙
51、松粒
52 、松泪
53、松茑
54、松梯
55 、松庭
56、松术
57、手松
58、松社
59 、松下
60、松碎
61、松坞
62 、松瘦
63、松湍
64、松瓤
65 、松台
66、松香
67、松脱
68 、松仁
69、松美
70、松菊
71 、松墨
72、松口
73、松网
74、松鼯
75 、松扇
76、松文
77、松屑
78 、松盆
79、松散
80、松髯
81 、脂松
82、稚松
83、云松
84 、珠松
85、贞松
86、偃松
87 、烟松
88、醒松
89、鱼松
90、硬松
91 、松契
92、松炉
93、松笠
94 、松龛
95、松桷
96、松筠
97 、松鲈
98、松毛
99、松棚
100 、松扃
101、松径
102、松虬
103 、松快
104、松陵
105、赤松
106、发松
107 、孤松
108、松韵
109、松竹
110 、巴松
111、松液
112、松桢
113 、松滑
114、松格
115、松火
116 、松叶
117、松雨
118、松原
119 、松轩
120、松刺
121、松汁
122、松狗
123 、松话
124、松乏
125、松薪
126 、寒松
127、笼松
128、珑松
129 、栝松
130、枯松
131、刳松
132 、金松
133、棵松
134、科松
135 、肉松
136、杉松
137、侨松
138、乔松
139 、钱松
140、蓬松
141、青松
142 、梦松
143、松苞
144、松雪
145 、松耳
146、松性
147、松壑
148 、松房
149、松斋
150、松月
151 、松麈
152、松糕
153、松盖
154、松懈
155 、松阴
156、松圆
157、松扉
158 、松音
159、松胶
160、松脂
161 、松劲
162、松变
163、松布
164 、松窗
165、松篁
166、松江
167 、松架
168、松畅
169、松友
170、松殿
171 、松骨
172、松珠
173、松槛
174 、松浆
175、松黄
176、松根
177 、松津
178、松绑
179、松动
180 、松活
181、松帐
182、松柏
183 、松和
184、松烟
185、霜松
186、松凫
187 、松肪
188、松粉
189、松脆
190 、松风
191、松华
192、松爽
193 、水松
194、松丸
195、松堂
196 、松麝
197、松茸
198、松闲
199 、松隧
200、松软
201、松瘫
202、松落
203 、松髓
204、松土
205、松亭
206 、松涛
207、松鼠
208、松筱
209 、松门
210、松茂
211、松石
212 、松萝
213、松腻
214、松慢
215 、松开
216、松醪
217、松手
218、松纹
219 、松炬
220、松蜜
221、松球
222 、松厅
223、松梁
224、松铭
225 、松寮
226、松煤
227、松溜
228 、松皮
229、松气
230、松塔
231 、嘴松
232、油松
233、稀松
234、希松
235 、惺松
236、杏松
237、雪松
238 、松笼
239、松阡
240、松瀑
241 、铜松
242、瓦松
243、武松
244 、五松
关于“松树的象征人生格言 ”这个话题的介绍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sqyy]投稿,不代表乔德林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aodelin.com/zlan/202508-11625.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乔德林的签约作者“sqyy”!
希望本篇文章《松树的象征人生格言》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乔德林]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松树的象征人生格言”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松树的象征人生格言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松树的象征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