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望江南·江南蝶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话题很是火热 ,小编也是针对望江南·江南蝶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望江南·江南蝶
[作者] 欧阳修 ? [朝代] 宋代
江南蝶,斜日一双双 。身似何郎全傅粉 ,心如韩寿爱偷香。天赋与轻狂。
微雨后,薄翅腻烟光。才伴游蜂来小院,又随飞絮过东墙 。长是为花忙。
《望江南·江南蝶》赏析这是一首以蝴蝶为吟诵对象的咏物词。开头两句写双双对对的江南蝴蝶在傍晚的阳光下翩翩飞舞 。“身似何郎全傅粉” ,《世说新语·容止》:“何平叔(晏)美姿仪,面至白,魏明帝疑其傅粉 ,正夏月与热汤饼,既啖,大汗出 ,以朱衣自拭,色转皎然。”此句以人拟蝶,以何郎傅粉喻蝶的外形美。蝶翅和体表生有各色鳞片和丛毛 ,形成各种花斑,表面长著一层蝶粉,仿佛是经过精心涂粉装扮的美男子 。“心如韩寿爱偷香”,据《世说新语·惑溺》与《晋书·贾充传》载 ,“韩寿美姿容。贾充辟为司空掾。充少女贾午见而悦之,使侍婢潜通音问,厚相赠结 ,寿逾垣与之通 。午窃充御赐西域奇香赠寿。充僚属闻其香气,告于充。充乃考问女之左右,具以状对 。充秘之 ,遂以女妻寿。 ”此处也是以人拟蝶,以韩寿偷香喻指蝴蝶依恋花丛 、吸吮花蜜的特性。典故随意拈来,妙笔天成 ,运用得极其生动、贴切。“傅粉”、“偷香”,从外形与内质两方面概写了蝴蝶的美貌与特性,这两句为整首词的词眼 。接着一句“天赋与轻狂 ” ,挽住上片,又启迪下片。“轻狂”者,情爱不专一、恣情放浪也。
下片就“轻狂”二字生发,先写傍晚下了一场小雨 ,雨一停,浪蝶便度翠穿红地忙乎起来 。“薄翅腻烟光 ”一句体物入微,状写精妙 ,选词用字准确 、熨贴。蝴蝶的粉翅是薄而有些透明的,当它沾上雨水之后,翅上的“粉”便变“腻”了。“烟光 ”指的是雨后的晚晴夕照 。斜阳透过沾水发腻的粉翅 ,显得朦朦胧胧,宛似笼罩在一片缥缈的烟雾之中了。
轻狂的蝴蝶自有轻狂的朋侣“游蜂”、“飞絮”相伴。蝴蝶伴随狂蜂、飞絮到处宿粉栖香,“长是为花忙 ” 。结句回应了上片的“天赋与轻狂” ,以“为花忙”的具体意象点出“轻狂”。“花 ”字意蕴双关,亦物亦人。全词一纵一收,上下关合 ,联密而自然欧阳修这首咏蝴蝶词,既切合蝶的外形与内质,又不单单滞留在蝶的本身,而是以拟人化手法 ,将蝶加以人格化,亦蝶亦人,借蝶咏人 ,通过两个切题典故--何郎傅粉与韩寿偷香,惟妙惟肖地把蝶与人的“天赋与轻狂” 、“长是为花忙”的特点巧妙地绾合起来,将何郎、韩寿的禀赋一古脑儿倾注在专以粉翅搧情、以恋花吮蜜为营生的浪蝶身上 ,把自然的动物性与社会的人性融合为一体,在蝴蝶的形象中集中了风流浪子眠花卧柳 、寻欢作乐的种种属性,蝶就成为活脱脱的轻狂男子的化身 。反过来 ,作者又含蓄地讽刺了那些轻狂男子身上过多的动物属性。如果这首词抽去了何郎与韩寿两个典故,它仅止于表面的咏蝶而已,失去任何内涵寓意 ,自是淡乎寡味了。
五代毛文锡有《纱窗恨》云:“双双蝶翅涂铅粉,咂花心。绮窗秀户飞来稳,画堂阴 。二三月爱随柳絮,伴落花、来拂衣襟。更剪轻罗片 ,傅黄金。 ”可以看到毛词咏蝶仅止于蝶而已,虽然在艺术技巧上也有某些可取处,但比之欧词 ,在思想艺术境界、审美情趣与价值上自然要逊色得多了汤显祖评《纱窗恨》词云“‘咂’字尖,‘稳’字妥,他无可喜句 。”(汤显祖评本《花间集》卷二)显然 ,其所以“无可喜句”,主要不如欧词之有寄托。蒋敦复说:“词原于,即小小咏物 ,亦贵得风人比兴之旨。 ”(《芬陀利室词话》)欧词咏物而又咏怀,这是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
《望江南·江南蝶》作者欧阳修简介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 ,号醉翁 、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文学家、史学家 ,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諡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 。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与韩愈 、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三苏)王安石 、曾巩被世人称为“唐宋散文八大家 ”。欧阳修幼年丧父 ,在寡母抚育下读书 。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年)中进士,初任西京留守推官,与尹洙、梅尧臣交游 ,以诗唱和。后入朝任馆阁校勘,欧阳修因事遭贬,他指责谏官高若讷 ,被贬为夷陵县令,转乾德县令,又复任馆阁校勘 ,进集贤校理、知谏院,任龙图阁直学士 、河北都转运使,因事降知滁州,又知扬州、颍州、开封府 ,后以翰林学士知贡举,拜枢密副使 、参知政事、刑部尚书、兵部尚书等,以太子少师退归 ,赠太子太师。欧阳修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主张文以明道 ,反对“弃百事不关于心”(《答吴充秀才书》),主张文以致用,反对“舍近取远”(《与张秀才第二书》) ,强调文道结合,二者并重,提介平易自然之文 ,反对浮艳华靡的文风。其散文《朋党论》 、《与高司谏书》、《新五代史·伶官传序》等政论、史论,或针砭时弊,或以古鉴今,其《醉翁亭记》 、《秋声赋》等抒情散文 ,或寄情山水,或借景抒情,平易流畅、委婉曲折 。(概述来源:)
欧阳修的其它作品
○ 醉翁亭记
○ 生查子·元夕
○ 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 画眉鸟
○ 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
○ 欧阳修更多作品
《望江南·超然台作》赏析
1. 关于赞美江南的诗句及诗人
关于赞美江南的诗句及诗人 1.赞美江南的古诗词
描写江南的诗词(一)1、江南好——唐·白居易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2、忆江南 ——唐·皇甫松 兰烬落,屏上暗红蕉。闲梦江南梅熟日 ,夜船吹笛雨萧萧,人语驿边桥 。
3 、忆江南 ——唐·刘禹锡 春去也!多谢洛城人。弱柳从风疑举袂,丛兰裛露似沾巾 ,独坐亦含嚬。
4、望江南 ——宋·苏东坡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 。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 ,烟雨暗千家。
5、双调望江南 寿秋水 ——宋·刘辰翁 齐眉举,彩侍紫霞记。天上九朝岛冉冉,尊前一笑玉差差 。
人唱自家词。篱下菊,醉把一枝枝。
花水乞君三十斛 ,秋风记我一联诗 。留着晚香时。
6 、双调望江南 寿张粹翁 ——宋·刘辰翁 七日后,董会是垦前。二月之间泽以此,余年河止万三千。
日拟醉华筵 。歌白雪 ,除是雪地传。
看取长生部屡倒,眼前橘粟术何直。自唱鹊桥仙 。
7、江南好/忆江南 ——宋·赵师侠 天共水,水远与天连。天净水平寒月漾 ,水光月色两相兼。
月映水中天 。人与景,人景古难全。
景若佳时心自快,心远乐处景应妍。休与俗人言 。
8、望江南 ——宋·朱敦儒 炎昼永 ,初夜月侵床。露卧一丛莲叶畔,芙蓉香细水风凉。
枕上是仙乡 。9 、望江南 ——宋·周邦彦 游妓散,独自绕回堤。
芳草怀烟迷水曲 ,密云衔雨暗城西。九陌未沾泥。
桃李下,春晚未成蹊 。墙外见花寻路转,柳阴行马过莺啼。
无处不凄凄。10、忆江南 ——唐·温庭筠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 。
山月不知心里事 ,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 ,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11、江南柳 ——宋·张先 隋堤远,波急路尘轻 。今古柳桥多送别 ,见人分袂亦愁生,何况自关情?斜照后,新月上西城。
城上楼高重倚望 ,愿身能似月亭亭,千里伴君行。12 、望江南 ——唐·李煜 闲梦远,南国正芳春 。
船上管弦江面渌 ,满城飞絮辊轻尘。忙杀看花人!闲梦远,南国正清秋。
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 。笛在月明楼。
13、渔歌子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 ,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14、梦江南 ——清·屈大均 悲落叶,叶落绝归期 。纵使归来花满树 ,新枝不是旧时枝。
且逐水流迟。15 、宿新市 ——宋·杨万里 春光多在柳梢头,拣得长条插酒楼 。
便作家家寒食看,村歌社舞更风流。16、题觉海寺 ——宋·黄庭坚 炉烟郁郁水沉犀 ,木绕禅床竹绕溪。
一暇秋蝉思高柳,夕阳原在竹荫西 。17、十景塘散步 横塘如带障底田,十景名今久不全。
只有菜花秋稼好 ,黄云黄锦似当年。18、韶村夜泊 ——明·谈应祥 芦苇弄秋声,轻舟泊晚汀 。
客情成鹤梦,人迹似流萍。横渡炊烟暗 ,障川渔火明。
倚樯闲眺处,片月逼人情 。19 、春梦——唐岑参 洞房昨夜春风起,故人尚隔湘江水。
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江南数千里。20、江南——汉无名氏 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描写江南的诗词(二)1、一桥春色在江南,杨柳初展意犹寒。
燕飞夕阳里 ,迭荡暮色,留连青萍,万里河山。无语莺啼度芳栏 ,还看,绿水又东去,眼帘极处洄环 。
2 、梦里误把云作帆 ,疏觉暗香别长安。雪似绵绵柳絮,金梅恍惚,桃花点点,唯觉衣单 ,只道醉来意阑珊。
潺潺,银河最茫然,遥迢故乡远 。3、看崖下的云海涛生涛灭 ,而崖上风声萧萧,梨花依然像那年一样落下来。
4、问君归否,牵你衣袖 ,天际流云随风幽。醉倚斜阳,桃花盛放,依稀看到你惆怅 。
5 、红蔷旁 ,玉人燃香,青梅折,竹马双 ,羡鸳鸯。6、红烛共谁剪影,交杯尽,缠绵饮,此世此生 ,但付君心。
7、但知前世今生石上刻,佳缘若梦又有几人得 。8 、谁执笔但记情成卷,只空忆此去经年。
9、曾经一思泪断肠 ,无语处,问何望。千寻烟波,相逢最渺茫。
芦管晓吹夜不禁 ,月空照,孤影长 。年来得此苦与伤,欲相弃 ,心如霜。
相思难尽,日日萦我窗。天共水色飘雾时,朝霞在 ,梦中央 。
10、情更浓,缘如风,锦微冷,翠袖凝寒扶病月容中。11 、长道相依 ,几恨别离,锦绣断相思意,待人相惜。
12、小池何人恋花纷 ,来去皆是无情人 。莫把清香相与付,恐引许多恨。
往事难得销磨,最是伤心五更。漫步江上月 ,悠悠舟里人 。
13、行到水穷,坐看云起,望春风又绿 ,杨柳依依。醉月迷花,深闺梦里,看春风乍起 ,池水凄凄。
14、相携芳笺只一看,高山流水向此生 。紫蝶飞羽青云去,扬扬乱化云纷纷。
无言相对道何事,别来恐泪万里春。秋欲香残若摇曳 ,借知何人问。
喜见寒水外,点点渔火 。15 、西出阳关无故人相陪,醉也不须归 ,枝柳,换你一滴英雄泪。
16、梧桐月下影成碎,风零乱 ,莺纷飞。笑容一点,年年惹人醉 。
今宵魂梦长安夜,人不见 ,唯空泪。17、禅钟佛语何把归人劝,换得泪落西湖三月天。
18 、往事恍然成梦,觅亦无寻踪 。几点苦泪谁觉 ,四望空空。
莫道彼情难堪,相视无语中。又把今宵事,换作伤痛 。
一点相思何忘,任自荡西东。19、一帆直向金陵风 ,飞逝烟柳悒尘空。
绝壁倒松倚看月,清泉直流花动容 。可叹飞云总无奈,又笑春梦越相同。
两岸风光看未尽 ,烟霞已在万山中。
2.赞美江南的诗句有哪些
忆江南 唐·刘禹锡
春去也!多谢洛城人。 弱柳从风疑举袂, 丛兰裛露似沾巾, 独坐亦含?埂?
望江南 宋·苏东坡
春未老 , 风细柳斜斜 。 试上超然台上看, 半壕春水一城花, 烟雨暗千家。
忆江南 唐·温庭筠
千万恨 ,恨极在天涯。 山月不知心里事, 水风空落眼前花, 摇曳碧云斜 。 梳洗罢 , 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 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苹洲!
望江南 唐·李煜
闲梦远, 南国正芳春。 船上管弦江面渌 , 满城飞絮辊轻尘 。 忙杀看花人! 闲梦远, 南国正清秋。 千里江山寒色远, 芦花深处泊孤舟。 笛在月明楼 。
梦江南 清·屈大均
悲落叶 , 叶落绝归期。 纵使归来花满树, 新枝不是旧时枝。 且逐水流迟 。
忆江南 唐·皇甫松
兰烬落, 屏上暗红蕉。 闲梦江南梅熟日 , 夜船吹笛雨萧萧, 人语驿边桥。
3.有关描写江南的诗词
知江南
(一)
水秀山清眉远长,归来闲倚小阁窗。春风不解江南雨 ,笑看雨巷寻客尝 。
(二)
闻听江南是酒乡,路上行人欲断肠。谁知江南无醉意,笑看春风十里香。
江南好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
日出江花红似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这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赞美江南的诗句。
晚唐诗人杜牧这样描写江南的美景: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
后人也多有赞美江南的诗词,如韦庄这样写他对江南的感受:
人人都说江南好 ,游人只合江南老。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双雪 。
未老莫还乡 ,还乡须断肠。
女词人皇甫松则从女性的视角为我们描绘了江南:
闲梦江南梅熟日,
夜船吹笛雨潇潇。
人语驿边桥 。
江南究竟有多好?
有个故事可以说明:南北朝时,陈伯之叛梁北逃 ,他的好友丘迟竟以书信相劝,信中写到,
暮春三月 ,江南草长,杂树生花,群莺乱飞。这句话引发了陈伯之的思乡之情 ,终于回梁。
4.有关描写江南的诗词
1、吴兴杂诗
清代:阮元
交流四水抱城斜,散作千溪遍万家。
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 。
译文:四条河流交错环抱着吴兴城,它们的流向与城墙偏斜。这四条河又分出许多溪水 ,溪水边居住着许多人家。
居民们利用这大好的自然条件,在水深的地方种上菱角,水浅的地方种植水稻 ,在那不深不浅的水域里种上荷花 。
2 、江南弄
唐代:李贺
江中绿雾起凉波,天上叠巘红嵯峨。水风浦云生老竹,渚暝蒲帆如一幅。
鲈鱼千头酒百斛 ,酒中倒卧南山绿 。吴歈越吟未终曲,江上团团贴寒玉。
译文:绿雾从江中清凉的波涛中升起,天上红霞重叠 ,像高峻的山峰。河边的云,水面的风,都像从老竹林里生出 ,洲渚暮色茫茫,众多蒲帆连成一片,不甚分明 。
鲈鱼千头醇酒百斛尽情享用,酒醉卧地 ,斜视着南山的绿影。信口唱支吴歌越曲,还未唱完——江月如圆玉,已在东方冉冉上升。
3、满江红·暮春
宋代:辛弃疾
家住江南 ,又过了、清明寒食 。花径里 、一番风雨,一番狼籍。红粉暗随流水去,园林渐觉清阴密。算年年、落尽刺桐花 ,寒无力。
庭院静,空相忆 。无说处,闲愁极。怕流莺乳燕 ,得知消息。尺素如今何处也,彩云依旧无踪迹 。谩教人、羞去上层楼,平芜碧。
译文:我的家住在江南 ,又过了一次清明寒食节日。一场风雨过后,在花丛中的路上,一片散乱的落花 。落下来的红花,静静地随着流水走了。园林里渐渐地觉得清绿的树叶茂密了。
我计算了一下:年年刺桐花落尽的时候 ,寒天的力量一点也没有了 。庭院寂静,我在空空地想着她。我为国而愁的太利害了,但没有地方说 ,因为那些流莺乳燕太可怕了,如果她们知道了这个消息,又要陷害我。
如今也不知道书信在哪里 ,我想念的朋友仍然没有踪迹 。空教我上楼去瞭望。我到楼上去的次数太多了,实在没有脸面再上去了。即使是到了楼上也看不到我想念的人,只看见楼外的原野上一片碧绿的庄稼。
4 、江南旅情
唐代:祖咏
楚山不可极 ,归路但萧条 。海色晴看雨,江声夜听潮。
剑留南斗近,书寄北风遥。为报空潭橘 ,无媒寄洛桥 。
译文:楚地的山脉绵延不断没有尽头,返回故乡的路是如此崎岖萧条。看到东海日出,彩霞缤纷,就知道要下雨了;听到大江波涛澎湃的声音 ,就知道夜潮来临。
我书剑飘零,羁留近于南斗之下,家乡遥远 ,家书难收,我家北风之下的大雁,吹到南方而不能北回 。吴潭的美橘熟了 ,想寄一点回家,可惜无人把它带到洛阳。
5、画堂春·外湖莲子长参差
宋代:张先
外湖莲子长参差,霁山青处鸥飞。水天溶漾画桡迟 ,人影鉴中移 。
桃叶浅声双唱,杏红深色轻衣。小荷障面避斜晖,分得翠阴归。
译文:外湖长满了莲蓬 ,望去参差错落,颇有韵致 。天已放晴,雨后青山格外翠绿,在湖山掩映的绿阴深处 ,有一起起雪白的鸥鸟儿在蓝天碧水间飞翔,极其鲜明悦目。
俯仰上下天光水色,只见水天相连 ,蓝天荡漾于碧波之中,绿水漾入云天之上,广袤天际 ,蔚为奇观。游人为饱览湖光山色,听任画船在水上缓缓行进。湖水明澈,波平如镜 ,游人坐在船上,人影映在水中,宛如在明镜中移动 ,别是一番幽美的境界 。
船上歌女双双唱起《桃叶歌》来,轻柔婉转的歌声,久久在空间回荡。歌女所着的杏红衫子,在青山、绿水、蓝天的交相映衬下 ,更加加深了它的鲜艳色彩。
偏西的阳光照射到游船上面,歌女们都采了一枝荷叶用来遮面,以躲避斜晖 ,直到游船归去时,自己还感到分得了一份绿荷扇子带来的凉意呢 。
5.描写江南的诗
知江南 (一) 水秀山清眉远长,归来闲倚小阁窗.春风不解江南雨 ,笑看雨巷寻客尝.(二) 闻听江南是酒乡,路上行人欲断肠.谁知江南无醉意,笑看春风十里香.江南好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这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赞美江南的诗句.晚唐诗人杜牧这样描写江南的美景: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后人也多有赞美江南的诗词 ,如韦庄这样写他对江南的感受:人人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双雪.未老莫还乡 ,还乡须断肠.女词人皇甫松则从女性的视角为我们描绘了江南: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潇潇.人语驿边桥.。
忆江南三首古诗
《望江南·超然台作》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此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 ,通过描绘春日景象和作者感情 、神态的复杂变化,寄寓了作者对有家难回、有志难酬的无奈与怅惘,同时表达了作者豁达超脱的襟怀和“用之则行 ,舍之则藏 ”的人生态度 。全词含蓄深沉,短小玲珑,以诗为词 ,独树一帜,连珠妙语似随意而出,清新自然 ,显示出词人深厚的艺术功力。
原文望江南·超然台作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 。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 ,且将新火试新茶 。诗酒趁年华。
创作背景此词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暮春。朱孝臧校注《东坡乐府》纪年录:“乙卯,于超然台作望江南。”熙宁七年(1074年)秋,苏轼由杭州移守密州(今山东诸城) 。次年八月 ,他命人修葺城北旧台,并由其弟苏辙题名“超然”,取《老子》“虽有荣观 ,燕处超然”之义。苏轼《超然台记》谓:“移守胶西,处之期年。园之北,因城以为台者旧矣 。稍葺而新之 ,时相与登览,放意肆志焉。 ”熙宁九年(1076年)暮春,苏轼登超然台 ,眺望春色烟雨,触动乡思,写下了此词。
赏析这首豪迈与婉约相兼的词,通过春日景象和作者感情、神态的复杂变化 ,表达了词人豁达超脱的襟怀和“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的人生态度 。
词的上片写登台时所见暮春时节的郊外景色。首以春柳在春风中的姿态——“风细柳斜斜”,点明当时的季节特征:春已暮而未老。“试上 ”二句 ,直说登临远眺,而“半壕春水一城花”,在句中设对 ,以春水 、春花,将眼前图景铺排开来 。然后,以“烟雨暗千家”作结 ,居高临下,说烟雨笼罩着千家万户。于是,满城风光 ,尽收眼底。作者写景,注意色彩上的强烈对比作用,把春日里不同时空的色彩变幻,用明暗相衬的手法传神地传达出来 。
下片写情 ,乃触景生情,与上片所写之景,关系紧密。“寒食后 ,酒醒却咨嗟 ”,进一步将登临的时间点明。寒食,在清明前二日 ,相传为纪念介子推,从这一天起,禁火三天;寒食过后 ,重新点火,称为“新火”。此处点明“寒食后”,一是说 ,寒食过后,可以另起“新火 ”,二是说,寒食过后 ,正是清明节,应当返乡扫墓 。但是,此时却欲归而归不得。以上两句 ,词情荡漾,曲折有致,寄寓了作者对故国、故人不绝如缕的思念之情。“休对故人思故国 ,且将新火试新茶”写作者为摆脱思乡之苦,借煮茶来作为对故国思念之情的自我排遣,既隐含着词人难以解脱的苦闷 ,又表达出词人解脱苦闷的自我心理调适 。
“诗酒趁年华”,进一步申明:必须超然物外,忘却尘世间一切 ,而抓紧时机,借诗酒以自娱。“年华 ”,指好时光,与开头所说“春未老”相应合。全词所写 ,紧紧围绕着“超然”二字,至此,进入了“超然”的最高境界 。这一境界 ,便是苏轼在密州时期心境与词境的具体体现。
这首词情由景发,情景交融。词中浑然一体的斜柳、楼台 、春水、城花、烟雨等暮春景象,以及烧新火 、试新茶的细节 ,细腻、生动的表现了作者细微而复杂的内心活动,表达了游子炽烈的思乡之情 。将写异乡之景与抒思乡之情结合得如此天衣无缝,足见作者艺术功力之深。
作者简介苏轼(1037年~1101年) ,宋代文学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 。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苏洵长子。嘉祐二年(1057年)进士。累除中书舍人、翰林学士 、端明殿学士、礼部尚书 。曾通判杭州 ,知密州、徐州、湖州 、颖州等。元丰三年(1080年)以谤新法贬谪黄州。后又贬谪惠州、儋州 。宋徽宗立,赦还。卒于常州。
1、《忆江南三首》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组词作品 。原文如下:
其一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其二
江南忆 ,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其三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 ,吴娃双舞醉芙蓉 。早晚复相逢?
2 、白话译文
其一
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风景久已熟悉。春天到来时,太阳从江面升起 ,把江边的鲜花照得比火红,碧绿的江水绿得胜过蓝草。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
其二
江南的回忆,最能唤起追思的是杭州:游玩天竺寺寻找中秋的桂子 ,登上郡亭,枕卧其上,欣赏钱塘江大潮 。什么时候能够再次去游玩?
其三
江南的回忆 ,再来就是回忆苏州的吴宫,喝一喝吴宫的美酒春竹叶,看一看吴宫的歌女双双起舞像朵朵迷人的芙蓉。清晨夜晚总要再次相逢。
扩展资料:
作品赏析:
这三首词,从今时忆往日 ,从洛阳忆苏杭。今、昔、南 、北、时间、空间的跨度都很大 。每一首的头两句,都抚今追昔,身在洛阳 ,神驰江南。每一首的中间两句,都以无限深情,追忆最难忘的江南往事。
后面则又回到今天 ,希冀那些美好的记忆有一天能够变成活生生的现实 。因此,整个组词不过寥寥数十字,却从许多层次上吸引读者进入角色 ,想象主人公今昔南北所经历的各种情境,体验主人公今昔南北所展现的各种精神活动,从而获得寻味无穷的审美享受。
这三首词 ,每首自具首尾,有一定的独立性;而各首之间,又前后照应,脉络贯通 ,构成有机的整体大“联章 ”诗词中,显示出作者谋篇布局的高超艺术技巧。
百度百科——忆江南三首
关于“望江南·江南蝶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 ,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sqyy]投稿,不代表乔德林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aodelin.com/zlan/202508-12268.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乔德林的签约作者“sqyy”!
希望本篇文章《望江南·江南蝶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乔德林]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望江南·江南蝶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望江南·江南蝶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