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吉安的自然资源”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吉安的自然资源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 ,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2010年11月1日零时,全市常住人口总数为4810340人(不包括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军人和居住在市内的港澳台居民以及外籍人员) 。其中,男性为2507120人 ,占总人口的52.12%;女性为2303220人,占总人口的47.88%。共有家庭户1250940户,家庭户人口为4608356人 ,占总人口的95.80%,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68人。
2010年全市常住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1808169人 ,占总人口的37.59%;居住在乡村的人口3002171人,占总人口62.41%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了15.65个百分点。
分县(市、区)常住人口 吉安市2010年县域常住人口情况(2区1市10县)区划名称吉州区 青原区吉安县吉水县峡江县新干县井冈山市人口数量338524200176464295501337184483329830152310区划名称永丰县泰和县遂川县万安县安福县永新县备注:表格数据来自: 人口数量428276512225535974301699385631475580 吉泰走廊地处吉安市中部 ,依次贯通吉水县 、青原区、吉州区、井冈山经济技术开发区 、庐陵新区、吉安县、泰和县“三县四区 ”,以占全市7.9%的区域面积,承载起全市70%的经济总量。吉泰走廊已正式上升为省级发展战略 。吉安是国家级电子信息产业示范基地, 吉泰走廊初步形成以通信设备 、新型显示器件、新型电子元器件、数字视听设备 、半导体照明为重点的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基地。 吉安市正依托吉泰走廊打造“大吉安” ,力争到2015年大吉安框架形成,吉泰走廊轻轨已经开始规划建设。 吉泰走廊“三县四区”区县名称介绍青原区吉泰走廊核心区吉州区推进吉州区现代服务业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 。井冈山经济技术开发区
(国务院批准成立的
副厅级国家开发区) 辖区面积46.5平方公里,井冈山出口加工区位于井冈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内。开发区在全国131家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中 ,科技创新指标排名第36位。井冈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建立了中科院生态技术研究中心等36个研发机构和1个博士后工作站,建立了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省级重点实验室3家 。庐陵新区辖区面积54.85平方公里 ,初步形成了以滨江会展城市综合体为龙头的滨江新区组团、以城南商业慢行系统为龙头的城南组团 、以体育中心为龙头的城西组团、以高端商务中心为龙头的神岗山组团、以高端住宅小区为重点的万石湖组团“五大组团 ”的发展格局。 吉安县吉安县工业园成功升格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 泰和县吉泰走廊副中心,是南北通衢、东西贯通的咽喉要地,有一条水路(赣江航道) 、一条铁路(京九铁路)、两条国道(319、105线) 、三条高速公路(大广高速、泰井高速、泉南高速) ,实施井冈山机场改扩建工程,加密已有航班,支持新增航线。吉水县吉泰走廊副中心。2013年 ,吉安市实现生产总值1120亿元 、增长11%,财政总收入169亿元、增长18.5%,规模工业增加值突破500亿元、增长14%,固定资产投资突破1000亿元(1090亿元) 、增长23%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300亿元、增长1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348元、增长11%,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8000元(8020元) 、增长13% ,多项指标增幅位居全省前列,呈现出总量规模与质量效益同步提升,经济发展与居民生活同步增长的良好态势 。
2011年 ,吉安市规模工业增加值330.8亿元,增长19.2%,总量前移一位;利税总额170亿元 ,增长44%;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营业务收入740亿元,增长53%。骨干企业加快壮大,新增主营业务收入过10亿元企业12家 ,总数达到23家。工业园区加快发展,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338亿元,增长44.6%,新增泰和、新干、永丰3个百亿园区 ,总数达到5个 。吉泰走廊完成工业主营业务收入880.6亿元,井开区完成226.2亿元,分别占吉安市总量的56.7%和14.6%。
2012年 ,新增产值超亿元企业37户,累计469户;龙天勇公司在香港主板市场成功上市,实现吉安市企业独立上市零的突破;井开区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00亿元 ,增长44.7%;全市百亿园区总数达到10家;吉泰走廊规模工业实现增加值220亿元、主营业务收入1180亿元,分别占全市规模工业的54.7%和62.1%。
2013年,吉安市规模工业增加值突破500亿元 、增长14% ,主营业务收入2400亿元、增长20%,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55.3% 。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410%、提高5.8个百分点 ,企业实现利税260亿元 、增长20%。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集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千亿、达到1196亿元,占吉安市规模工业的49.8%,提高0.8个百分点。工业园区快速推进 ,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200亿元、增长21% 。 2011年,吉安市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37万亩,改造中低产田14.3万亩。农业生产获得全面丰收 ,粮食总产385.4万吨,连续8年增产,生猪 、家禽、蔬菜、水果 、水产等主要农产品产量均创历史最高水平。特色产业快速发展 ,新增井冈蜜柚2.8万亩、高产油茶10.2万亩、花卉苗木4万亩,57个农产品获中国驰名商标 、江西省名牌产品及著名商标 。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新增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23家 ,达到246家,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309个,达到1535个。
2012年 ,吉安市粮食总产达386.7万吨;肉类总产52.3万吨,家禽出笼9000万羽,水产品总产19.6万吨,均有增长。特色产业快速发展 ,全市新增井冈蜜柚6.6万亩、高产油茶11.1万亩、绿色蔬菜5万亩、花卉苗木5.2万亩 、珍贵楠木6.8万亩、有机茶叶2.8万亩,永丰、新干 、峡江被列为全国蔬菜生产重点县。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全市新增农村土地流转面积46.6万亩 ,新增市级龙头企业25家、省级龙头企业19家,总数分别达到271家和62家;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484个,达到2080个 。农田水利建设稳步推进 ,投入资金17.4亿元,加固水库206座、堤防54公里,建成高标准农田13.3万亩 ,改善灌溉面积50万亩,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提升。
2013年,吉安市井冈蜜柚落实种植面积15万亩 ,“老乡工程”落实农户8.7万户,肉类 、家禽、特种水产等大宗农产品产量均稳步增长。现代农业加快发展,新增土地流转面积36.5万亩、农民合作社845个,新增市级以上龙头企业57家 。以“六大扶贫工程”为重点的精准扶贫大力推进 ,全市实施整村推进扶贫项目3129个,完成扶贫移民搬迁1万多人,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1万人。农业发展基础不断夯实 ,333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13个小农水重点县年度任务全面完成,完成195个乡镇基层农技站能力建设 ,落实农机购置补贴9500万元。
关于“吉安的自然资源 ”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千海]投稿,不代表乔德林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aodelin.com/zlan/202508-12673.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乔德林的签约作者“千海”!
希望本篇文章《吉安的自然资源》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乔德林]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吉安的自然资源”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吉安的自然资源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2010年11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