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新冠肺炎护士个人事迹4篇”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新冠肺炎护士个人事迹4篇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 ,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
新冠肺炎护士个人事迹4篇
篇一:
重症监护室新婚护士黄艳清:
缺医护人员 我义不容辞
?当我说要报名去参加援助武汉的医疗队时,他不太相信。?黄艳清回忆 ,丈夫看到了她的决心,没有多劝,支持她的决定,虽然眼神里流露出许多不舍。
黄艳清是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血液净化中心主管护师 ,目前在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重症监护室支援,护理着30多名确诊患者,其中绝大多数病情较重 。
?我瞒着公公婆婆 ,说自己科室紧急加班,赶紧收拾行李就出发了。?黄艳清说,?后来婆婆知道我去武汉了 ,一直在担心我的安全。?
出征时,黄艳清结婚才20多天。她和丈夫本来打算春节期间休婚假,去云南度蜜月 。?旅游的路线 ,我和老公计划了好久,只能以后再去。现在来了武汉,我们通过微信视频缓解思念。?黄艳清说 。
?疫情发生后 ,急缺医护人员。我本来就是学医的,去武汉支援是我义不容辞的职责。?当朋友问她为什么新婚后就来武汉时,她如此回答 。
黄艳清每天在重症监护室里事无巨细地照顾患者:为患者翻身,戴着3层手套给患者打针采血 ,为病房打扫消毒黄艳清与很多来支援的护士姐妹一样,在家里有亲人的宠爱照顾,但在武汉 ,她变成了英勇的战士。
?把整套防护装备穿戴好那一刻,感觉喘不过气,需要使劲呼吸。?不久前 ,黄艳清收到了一批**防护服 。她穿上后去病房,坚持了20分钟,实在受不了。在走廊上调整了10分钟 ,她咬牙回到病房,一直坚持到下班。
每天面对那么多确诊患者,难道不害怕吗?
黄艳清在日记里写道:当我亲眼看到一名医生不慎被感染住进了金银潭医院5楼监护室时 ,我还是忍不住心疼 。但我看到他毫不畏惧的眼神,心里的敬仰之情油然而生。我们还有无数斗士冲锋在前,一如既往地坚守阵地。
篇二:为了守护患者生命,他们与家人主动隔离
这些?白衣战士? ,也是父母的孩子,孩子的父母。时值春节,谁不盼望与家人团圆 ,共进一顿年夜饭?
?亲人们勿念不畏惧不退缩我是医生我们坚守?除夕夜,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的医护人员身穿防护服、戴着护目镜,手举这样的纸条 ,给亲人拜年 。
1月31日晚,一张两鬓斑白的医生坐在楼道吃饭的照片出现在朋友圈,令不少网友心疼不已。这位医生名叫朱少华 ,是江夏区中医医院内科主任。疫情发生后,每天?白+黑?连轴转,经常忙到深夜才回宿舍休息 ,没有回家吃过一顿饭 。31日,家人担心他的身体吃不消,烧了一桌饭菜,煲了汤 ,再三叮嘱他一定要回家吃顿饭。为了安抚家人,朱少华答应了。为避免交叉感染,朱少华到家后 ,坚持不肯进门,他让家人拿来一高一矮两把凳子,就坐在楼道里吃起饭来 。吃完饭 ,朱少华没有停留片刻,马上离开了家。
?抗击疫情,保卫这座城市 ,就是保护自己的家人。?采访中,很多医护人员都这么说 。
来自四面八方的援鄂医疗队,放弃本可以与亲人团圆的春节 ,不远千里来到这里。
43岁的李连香是陕西省人民医院感染控制科副主任,就在几天前,她的父亲刚刚过世,忍着悲痛 ,她主动报名加入支援湖北的医疗队。李连香说,对于自己的选择,家人虽然担心 ,却也支持,只是要瞒着年迈的母亲 。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卢毅荣有个?贴心小棉袄?,他来武汉支援后 ,妻子给他发信息:?女儿每晚都哭着要爸爸,不肯睡觉。?一天晚上他终于抽空和女儿视频时,女儿一直哭着说:?爸爸你去哪了?什么时候回来啊卢毅荣告诉女儿:?爸爸和很多叔叔阿姨在打怪兽 ,打完怪兽很快就回来了!?女儿这才放心地去睡觉。他在日记中写道:?是啊,这里有无数的爸爸妈妈在打怪兽,而且 ,很快就胜利了,真的,很快!?
在武汉,在全国 ,许许多多?白衣战士?舍小家为大家,直面疫情,英勇奋战。他们决心已定:不获全胜 ,誓不收兵!
祝最美?白衣战士?们平安凯旋!
篇三:与死神赛跑,他们不眠不休坚守一线
发热门诊 、定点医院、专科医院,观察区、隔离区 、?红区? ,这些名词,让普通人望而生畏 。但是,武汉市6万名医务人员在繁重工作中坚守岗位 ,1.5万余名?白衣战士?奋战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
武汉市七医院发热门诊负责人说,自1月22日开诊以来,医院开辟了6个诊室24小时接诊 ,安排9名医生同时为门诊患者服务,每天平均接诊患者在千人左右。
1月8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神经内科护士王源媛,主动请缨成为医院第一批进入发热门诊的医护人员 。?我们的动作再麻利一点 ,就能再多诊治一个病人。?防护服穿脱一次需要近半小时,为了将时间全部用在病人身上,她8个小时不吃不喝 ,护目镜泛满水珠,手汗湿到皮肤发皱。
随着各地?援军?陆续到来,武汉部分医护人员得以暂下火线轮休 。
1月28日 ,听说女儿奋战一个多月后?安全回来了?,华中科技大学协和医院感染科护士柴应兰的父亲给医院写了一封感谢信:?她们的工作任务重,病房收治危重病人多 ,她们每天工作时间长!她们的工作环境艰苦危险,随时都有被感染的风险!每天如此高强度、高压力的连轴工作!这是她们的常态。但是,她们没有胆怯、退缩 ,她们没有叫苦、叫累,她们时刻都陪伴在患者身边哪有什么白衣天使,她们只不过是一群孩子换了一身衣服,学着前辈的样子 ,治病救人 、和死神抢人罢了?
从四面八方赶来紧急驰援的医护人员,来不及休整,就立刻冲入一线。
1月29日 ,浙江省桐乡市中医医院重症监护室护士施娟美随浙江医疗队驰援武汉,按照领队宋栩彬的叮嘱,为了不污染防护服 ,节省时间,护士们一下车,就立刻剪掉长发 。
1月29日零点到4点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血液净化中心护士刘亮协同医生医治4名危重患者。前线医务工作者穿着足足5层厚的衣服,来完成抽血、血气分析、打针等各项护理措施。休息一段时间后,她紧接着上当天16点到20点的排班 ,?在厚厚的防护服下,一切细小的动作都变得如此困难,4个小时没有停歇,汗水早已经湿透衣服 。?
到达武汉市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才几天 ,江苏援鄂医疗队队长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ICU副主任孙立群已经嗓音沙哑。连日来,她每天上午和本地医生们一起查房,指导制定治疗方案 ,下午2点才顾得上吃午饭,饭冷了便用开水泡一泡,对付一下。
危险无处不在。?一个斗士倒下了 ,我们还有无数的斗士冲锋在前,一如既往地坚守阵地,去迎接未知的挑战!?从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赶来 ,在武汉金银潭医院重症监护室支援的护士黄艳清,看到一名武汉医生被感染后依然坚强的眼神,在笔记本上写下这句话 。
与时间赛跑 ,与死神赛跑,广大医务工作者以近乎不眠不休的工作热情抗击疫情,救治病患。连日来,武汉越来越多的确诊患者治愈出院。
篇四:疫情就是命令 ,他们勇敢逆行
?下一站,回武汉!?
1月22日9时许,已经踏上返乡旅程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病理科医生吴小艳 ,收到医院发出的医疗支援号召后,立刻返回武汉,两个多小时后就出现在岗位上 。?大家都在战斗 ,只有回到战场,我才安心。?吴小艳说。
?我的?战友?都在这里,越是危险的时候 ,越是要冲在最前面!?严丽是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急诊内科副主任医师,原本已向医院申请休假,1月22日 ,当全家准备外出旅行时,她却从机场回到了医院 。
刚刚结束援藏,调至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任副院长的朱琥,1月22日被紧急调回工作多年的武汉金银潭医院 ,与同事们并肩作战。接到工作命令的那天,正是女儿从北京回武汉过春节的第二天。朱琥刚和女儿见了一面,就一头扎进了金银潭医院 。因为怕感染家人 ,他一直住在医院附近的宾馆,至今仍没时间见女儿。
?不计报酬、不畏生死、随叫随到!万众一心,遏制疫情 ,我们可以!我们是***员,我们坚决请战上一线!?疫情面前,武汉和全国各地的医护人员们 ,在?请战书?上写下一条条滚烫的话语。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6000多名援鄂医疗队员,从北京来了!从上海来了!从广东来了!从四川来了!从江苏来了!他们主动请缨 、勇敢?逆行? ,与武汉人民并肩作战!
?我们时刻准备着,随时奔赴一线!?除夕夜,接到自愿报名支援湖北的通知,上海市奉贤区古华医院医生蔡海英立即报了名 ,一个小时后便带着4名感染性疾病科室的医生和护士出发了。
广东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ICU的主管护士陈林叶,除夕刚回到广东揭阳老家,接到援鄂通知后 ,提着一个红色塑料袋就踏上了去武汉的列车,?我妈妈哭着不让我去,把我的行李箱都藏了起来。?
?我志愿加入中国***?1月30日 ,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长徐璟,在武汉金银潭医院,通过远程连线?火线入党?。她大年三十接到出发指令 ,匆匆扒拉了几口饭,就背上了行囊 。
?2008年汶川地震,全国这样援助四川 ,现在轮到我们了。?在武汉红十字会医院,四川省第一批援鄂医疗队临时党委组织委员、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呼吸科副主任张传涛说。他带着团队,在支援病区迅速搭建起了中西医结合病房 。
病毒无情,他们不是不知道危险 ,但在使命的召唤下,他们义无反顾冲上战场!
?
关于“新冠肺炎护士个人事迹4篇 ”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 ,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一条小玉萱]投稿,不代表乔德林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aodelin.com/zlan/202508-13180.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乔德林的签约作者“一条小玉萱”!
希望本篇文章《新冠肺炎护士个人事迹4篇》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乔德林]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新冠肺炎护士个人事迹4篇”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新冠肺炎护士个人事迹4篇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