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渤海抗日根据地 ”话题很是火热 ,小编也是针对渤海抗日根据地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
抗日战争时期 ,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武装在河北省东南部、山东省北部交界处创建了一个东临渤海 、西枕津浦铁路,北至天津、南跨胶济铁路的敌后抗日根据地━━渤海区抗日根据地。渤海区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是抗日战争时期山东的五大战略区之一。
渤海区的前身分别为清河区和冀鲁边区 。七七事变后 ,日本侵略军自北平、天津大举南下,冀鲁边区首当其冲。中共津南工委于1937年7月15日在盐山县发动武装起义,建立了华北民众抗日救国会和华北民众抗日救国军,开展平原抗日游击战争。在清河区 ,中共山东省委领导恢复和建立党组织,于1937年12月先后组织和领导了黑铁山起义和寿光牛头镇起义,分别建立了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五军和八路军鲁东游击队第八支队 。此后 ,在潍县 、昌邑、广饶、临朐 、益都、临淄等地先后爆发抗日武装起义,组建了八路军鲁东游击队第七、第九、第十支队及临淄青年学生志愿军训团(三大队)。
党中央 、中央军委和八路军总部对清河区和冀鲁边区的抗日斗争十分重视。1938年9月,八路军115师政治部副主任兼343旅政委肖华率东进抗日挺进纵队抵达冀鲁地区 ,整编地方抗日武装,建立党政军各级组织,创办抗日军政学校培训干部 ,团结国民党军高树勋部抗日,并先后组织了韩集伏击战、三打灯明寺、激战大宗家等战斗,打击了入侵的日军。
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后 ,日军陆续侵占了清河区 、冀鲁边区境内各县城及较大村镇,开始了频繁的“扫荡”、“清剿”和“蚕食 ”,推行所谓“治安强化”运动 。清河区、冀鲁边区的抗战形势日益恶化。
1939年10月,八路军第一纵队司令员徐向前等就清河区抗日游击战争的发展给予重要指示。在许世友所率领的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三旅的支持下 ,清河区在黄河入海口两岸广阔荒原地带创建了抗日根据地 。从此我抗日武装基本上跳出了原在胶济铁路两侧活动的狭小圈子,由被动转为主动。1942年始,日伪对清河区根据地进行了大规模的军事“扫荡” 、“清剿 ”和经济的掠夺。清河区党政军民加强团结 ,咬紧牙关,在大平原上大挖“抗日沟”,改造平原地形 ,利用青纱帐,开展敌后武工队活动,并在1942年、1943年两次组织夏季反“蚕食”、反“清剿”战役 ,取得重大胜利,巩固了抗日根据地 。
在冀鲁边区,自1939年底始 ,边区的党政军民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坚持了反“扫荡 ” 、反“蚕食”、反磨擦斗争。1942年6月,日伪军继在冀中实施五一大“扫荡”后,对冀鲁边区进行了规模空前的大“扫荡 ” ,冀鲁边抗战进入最残酷、最困难的时期。根据刘少奇对冀鲁边区关于坚持抗战 、渡过难关和斗争形式要适应形势变化的重要指示,边区军民采取化整为零、分散隐蔽、敌进我进、灵活多样的斗争策略,不断打击敌人 ,逐步收复被“蚕食”地区 。
1944年初,清河区与冀鲁边区合并为渤海区。景晓村任中共渤海区党委书记,杨国夫任八路军渤海军区司令员 ,刘其人任渤海区行署主任。渤海区下辖6个地委(专署 、军分区),41个县市,全区面积达5.2万平方公里 ,人口一千万 。渤海区党政军机关驻地在今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区内平原地域广阔,海岸线长,物产丰富。在革命战争年代 ,渤海区既是我军战略反攻的前沿阵地,又是战争资源的供给基地和休养整训的可靠后方。渤海军区于1944年相继对日伪军发起夏季、秋季攻势作战,全部恢复被日伪军“蚕食”的益(都)寿(光)临(淄)广(饶)四边根据地,先后攻克鲁北重镇利津等4座县城 ,取得重大胜利 。
从1945年初开始,渤海军区按照八路军山东军区的统一部署,开始了新的攻势作战。6月 ,发起蒲(台)滨(县)战役,先后解放蒲台、滨县县城及道旭 、北镇等日伪据点;同时,各军分区部队先后解放吴桥、南皮、德平 、庆云、沾化、高苑等县城。
1945年8月 ,在对日全面大反攻作战中,渤海军区遵照党中央 、中央军委和中共山东分局、八路军山东军区的命令,组成山东第四前线指挥部和山东野战军第七师 ,兵分三路向日本侵略军和伪军展开大反攻 。至7、8 、9月三个月的反攻作战中,渤海区我军共歼敌3万余人,解放县城33座 ,人口600余万。渤海区已发展成西起津浦铁路,东至渤海,北近天津,南至胶济铁路 ,面积达5.2万平方公里,辖41个县市,人口1000万的解放区。
巧妙效法“增灶退敌 ” ,鲁西南抗日军民智取敌据点
全面抗战爆发后,日军侵占山东省定陶县,定陶人民在***领导下勇敢地开展敌后抗日斗争 。随着抗战形势的发展 ,定陶人民武装力量不断壮大。
1939年,敌人为封锁鲁西南抗日根据地,从菏泽经定陶至曹县公路以西挖了一条大封锁沟 ,还修了很多岗楼。当时,日伪在河南王村设了一个据点,里面盘踞着一个班的日军和伪军一个中队以及当地的部分汉奸 。为了给驻在菏泽的日军提供军粮 ,河南王村据点的日伪军经常到周边村落抢粮,当地群众在中共党组织、八路军的领导下,与这伙敌人开展了坚决斗争。
1944年9月,八路军鲁西南军分区和定陶地方武装根据上级指示 ,对敌人交通线和据点发起秋季攻势作战,在定陶西部地区接连拔掉10多个日伪据点,仅剩下河南王村的一个据点还在敌人手中。
河南王村据点的敌人武器精良 ,由于多年经营,该据点的炮楼坚固,四周还设有碉堡和铁丝网、壕沟和地雷阵 ,当时八路军没有重武器,可谓易守难攻 。
河南王村据点附近有一个叫吕沟的大村,是鲁西南的抗日模范村 ,该村民兵与这个据点里的敌人斗争多年。据他们了解到的情况,据点内敌人得到八路军连战连捷的消息后已经人心惶惶、草木皆兵,为了防止八路军发动突袭 ,经常强迫伪军化装成老百姓外出打探消息。军分区首长得到这个情报后,在吕沟民兵的建议下,决定效法《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增灶退敌”的故事,智取敌人据点。
10月初的一天下午 ,民兵发现河南王村据点附近的村庄有形迹可疑的“小商贩”出没 。不久,军分区独立团部分骑兵战士排着整齐的队伍进入该村,并召集附近8个村的村干部在此开会。会上 ,独立团战士们传达军分区指示:当日晚上攻打河南王村据点,并号召8个村的群众踊跃支前,除组织担架队 、运输队外 ,当日下午8个村至少还要准备600锅小米饭,等大部队进村后食用。
由于会议是公开的,进入村里的“小商贩 ”也“旁听”了会议的内容 。不等会议结束 ,“小商贩”就一溜烟地跑回了河南王村据点,向守敌头目做了报告。当守敌头目听到八路军进攻部队一顿要吃600锅小米饭时,顿时被吓得惊慌失措——因为据此估算 ,八路军来攻打据点的部队可能有几千人!于是日军头目慌忙命令守敌放弃据点,于当日下午向菏泽方向逃走。
就这样,被日伪盘踞达5年之久的河南王村坚固据点,被鲁西南抗日军民兵不血刃地夺取了 。第二天 ,抗日军民携带工具进入无人把守的敌据点,仅用半天时间就将其铲平。
关于“渤海抗日根据地 ”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 ,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sqyy]投稿,不代表乔德林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aodelin.com/zlan/202508-9833.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乔德林的签约作者“sqyy”!
希望本篇文章《渤海抗日根据地》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乔德林]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渤海抗日根据地”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渤海抗日根据地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抗日战争时期,党领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