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仓石武四郎的个人经历”话题很是火热 ,小编也是针对仓石武四郎的个人经历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留学回国后 ,他继续在京都帝国大学任职,并兼任东方文化学院京都研究所(今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前身)研究员 。1939年,他以《段懋堂的音韵学》获文学博士学位。同年 ,任京都帝国大学教授。1940年,又兼任东京帝国大学教授 。1949-1958年,任东京大学专任教授。此后又担任日中学院院长等职。
仓石武四郎除了在经学、文学等领域里成果斐然外,更为重要的是 ,他在战后致力于日本的现代汉语教育,并作出杰出贡献 。仓石武四郎创立了中国语学研究会 、仓石中国语讲习会(日中学院前身),并通过《支那语教育的理论与实际》(1940)、《汉字的命运》(1952)、《中国语五十年》(1973) 、《架起通往中国的桥梁:仓石25年中国语教学总结》(1977)、《语言、思维与社会》(1981) 、《汉字.日本语.中国语》(1982)等研究专著与《仓石中国语教本》、《岩波中国语辞典》(1963)等教材和工具书的编纂 ,深入汉语研究并推广汉语学习。
仓石的研究成就还表现在中国经学、文学等多重研究领域,其《尚书正义(校订本)》(1936)、《段懋堂的音韵学》(1941) 、《中国文学史问题》(1957)、《中国文学史》(1956初版、1962再版) 、《吴稚晖:中国的思想家》(1963)、《中国文学讲话》(1968)、《目录学》(1973)等著作都是中国学研究的重要成果。 仓石武四郎还以大量的精力投入到中国文学作品的译
介传播中。1955年,他参加《现代中国文学全集》(15卷本)的编译 ,主要编写第14卷《短篇集·谢冰心篇》,1955-1958参加《世界大百科事典》(33卷本)中国文学部分的编写,1956年参加编写《东洋名著》 ,《中国篇·中国文学名著》,同年任《变革时期的中国研究》的主编,1959-1961年任《中国古典文学全集》(33卷本)总主编之一 ,并编译《历代诗选》(1961),1959-1962年参加《亚洲历史事典》(10卷本)的编写,1965-1966年参加《世界文学小辞典》的编写,1968年参加《世界文学大系》中国文学的翻译 ,1970-1972年任《增订中国古典文学全集》(60卷本)的总主编之一并具体编译第4卷《庄子》 、第20卷《宋代词集》 。他还是将鲁迅作品搬上日本大学讲堂的第一人。 仓石武四郎作为日本著名的中国学家,以对汉语研究、汉语教育及辞典编纂的功绩而成为现代日本汉语研究的泰斗。他对现代汉语教育的贡献成为日本中国学发展的重要推进力和具体成果,1974年被授予日本朝日文化奖 。
关于“仓石武四郎的个人经历 ”这个话题的介绍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sqyy]投稿,不代表乔德林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aodelin.com/zshi/202508-10483.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乔德林的签约作者“sqyy”!
希望本篇文章《仓石武四郎的个人经历》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乔德林]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仓石武四郎的个人经历”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仓石武四郎的个人经历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留学回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