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谋略家”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谋略家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 ,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1、姜尚,名望 ,吕氏,字子牙,或单呼牙 。也称吕尚,因是齐国始祖而称“太公望 ” ,俗称姜太公。东海海滨人。西周初年,被周文王封为“太师”(武官名),被尊为“师尚父” ,辅佐文王,与谋“翦商 ” 。后辅佐周武王灭商。因功封于齐,成为周代齐国的始祖。他是中国历史上最享盛名的政治家 、军事家和谋略家。八十出山 ,九十出征,百岁建国;三朝元老、两代帝师、一方诸侯 。他就是古代最早横空出世的军事家,被后世尊为“兵家鼻祖”的姜尚。其平生际遇 ,其巍巍功业,是那样的鬼使神差,是那样的扑朔迷离 ,是那样的不可思议!他就如同一颗璀璨夺目的恒星,在广袤的天幕上闪耀着永恒的光芒。
2 、孙膑(约公元前380-432),战国中期齐国阿(今山东阳谷东北)人,战国中期杰出的军事家 。他是大军事家孙武的后代。少年时期,他曾与庞涓拜鬼谷子为师 ,同学兵法。他谦虚好学,刻苦钻研,智力超群 ,精通兵法,后业,庞涓在魏国得到魏惠王重用 ,当了将军,但庞涓嫉贤妒能, 自知其才干不如孙膑 ,怕孙膑日后胜过自己,视孙膑如仇敌,欲置之死地而后快 。于是 ,庞涓派使者诱骗孙膑至魏国,然后捏造罪名,诬陷孙膑,并施以膑刑(去掉膝盖骨)。孙膑也因此得名 ,真名失传。所著《孙膑兵法》继承了孙武的军事思想,总结了战国中期以前的战争经验,在战争观、军队建设和作战指导诸方面都提出了若干有价值的观点和原则 。
3、苏秦 ,生卒年不详苏秦是东周雒阳人,他曾向东到齐国拜师求学,在鬼谷门下学习。在公元前三世纪初的历史舞台上 ,他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他一生为了燕国的强大而进行频繁的外交活动,同时又大大影响齐、赵 、魏等国的政治决策,为燕伐齐做了准备 。他取法诸于百家的学说加以融汇 ,游说诸侯国君,讲究机谋权变,被推为当时纵横家的代表人物。
4、张仪 ,魏国人,生年不详,死于公元前309年。相传张仪跟苏秦都事鬼谷先生,苏秦自以为不及张仪。张仪游说诸侯 ,曾经从楚相饮酒,楚相丢失了璧 。楚相门下人说张仪“贫无行”,诬赖他偷了璧 ,捉住他拷打。他的妻子嘻笑他说,你不读书游说,怎受到这样的污辱?张仪张开嘴叫妻子看看 ,说:舌头还在不在?妻子笑着说:还在。张仪说:这就够了5、范睢(?一前225),也叫范且,字叔 。战国时魏人 ,著名政治家 、军事谋略家。他同商鞅、张仪、李斯先后任秦国丞相,对秦的强大和统一天下起了重大作用。范睢在秦任丞相十多年,其“远交近攻”的谋略对后用兵有着深远的影响 。此外 ,其“固干削枝 ”的平内策略,以及长平之战所施反间之计,也非常让人叹服。李斯评价他时指出:“昭王得范睢,强公室 ,枉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
6 、张良(?一前189) ,字子房,生于战国末期韩国城父(今安徽毫县东南)、贵族之后 。秦灭韩后,他图谋复韩 ,变卖家财,寻求刺客,制一百二十斤重的铁椎 ,在博浪沙与力士刺杀秦始皇,未遂。汉兴论功,封留侯。深得刘邦赞赏 ,被誉为"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的谋略家(《史记·留侯世家》) 。在秦汉之际的谋臣中,他比陈平深谋远虑,比蒯彻积极务实 ,比范增气度广阔。他与萧何、韩信并称汉初三杰,却未像萧何那样蒙受鎯铛入狱的羞辱,也未像韩信那样落得兔死狗烹的下场。他确有大家的风度 ,可谓智慧的化身。 7 、王猛(325--375)十六国时前秦大臣 。字景略,北海剧(今山东寿光东南)人。出身贫寒。桓温入关,他曾往见 ,扪虱而谈天下大势 。历任辅国将军、车骑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等职。善于治军,号令严明;精于谋略,长于用兵。多次率兵出战 ,屡战皆捷 。建元六年 (370),在前秦灭前燕之战中,领兵 6万 ,击败燕军30万,灭亡前燕。善于将武力征服与劝降相结合。在作战中,重视激励将士勇敢冲杀,用迂回 、夜袭等战法取胜 。十一年 ,病逝于长安。建元六年(公元370年),统兵灭前燕,留镇邺 ,都督关东六州。不久,入朝为丞相 。病危时,建议苻坚不宜攻晋 ,未被采纳。
、郭嘉(170一207),字奉孝,颖川阳翟(今河南禹县)人。东汉末年曹操手下著名军事家、谋士。郭嘉身为谋士 ,为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立下了功勋,史书上称他“才策谋略,世之奇士”(《三国志·魏书·郭嘉传》) ,可惜郭嘉英年早逝,壮志未踌,实为可惜 。他不仅仅是东汉末年曹操麾下的“奇佐 ”高参,而且也以他在斗争中显露的高超艺术 ,在历史智慧宝库留下光辉的一笔。
、诸葛亮(181—234年),诸葛亮(181年-234年),字孔明 ,祖籍山东,后居徐州,曹操征伐陶谦时随叔投奔刘表 ,叔亡后隐居隆中。结实当地名士司马徽 、庞德公、黄承彦等,并与庞统、马良兄弟 、习桢、徐庶等人,取黄承彦女为妻;才华出众 ,评为“卧龙” 。
207年,为刘备三顾茅庐所动,出山任谋士。为破曹操渡江说孙权 ,为孙刘联盟刘方奠基者;协助刘备取荆州四郡、益洲 、汉中。刘备东下,兵败身亡,以诸葛亮主内政、李平主军事 。高定等叛乱,225年 ,诸葛亮南征,采取马谡“攻心为上”之计,破高定、孟获 ,西南遂安。
227年,曹丕亡,诸葛亮乘机北伐曹魏 ,魏无备,陇右震动;诸葛亮以马谡为先锋,于街亭遇魏名将张合 ,为张合大败;诸葛亮受制于张合,遂退军。同年冬,乘魏军东下 ,北取陈仓,为郝昭所挡,后张合来救,无功而返 。230年 ,再次北伐曹魏,魏将司马懿坚守,孔明粮尽兵退 ,伏杀曹魏名将张合。234年,最后一次北伐,司马懿坚守不出 ,后诸葛亮病重,8月死于军中。享年54岁 。
10 、刘基(1311—1375)1375明初军事谋略家。字伯温。浙江青田人。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时人比为诸葛亮 。22岁中进士,26岁为官 ,任江西高安县丞,次年为县令,30岁弃官回家 ,谱写了《郁离子》等雄文诗卷。50岁应朱元璋之邀重新出山,辅佐朱元璋一统大明江山,古称为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伟人。洪武四年告老回归,1375年卒于故里 。
关于彝族族源 ,说者不一,有云南土著说 、东来说、西来说、南来说、北来说等等。不过,根据彝文经典记载和彝族口头传说 ,多说彝族的祖先原在“世界的北方 ”,甚至还有原住西北高原某处等。彝族巫师们为死者送魂的路线,也多指向北方 。而据汉城记载 ,今四川汉源 、沪定和甘孜藏族自治州一带称为“旄牛缴外“,东汉永平十四年(公元七十一年)这里的一些部落首领表示“举种奉贡”,史载所属有“百余国 ,户百三十余万,口六百万以上”,足见其地方广大 ,人口众多,而其中的一个白狼部落曾向东汉朝廷献了《白狼歌》,共有四十四句一百七十六宇,其汉字音译和注释流传至今。据许多语言学家考据 ,其语言接近彝语支(特别是其中的纳西语),其中与彝语相同的词汇也有二十多个。这说明,在距今二千年左右 ,彝族的先民仍有相当多的人在今川西阿坝和甘孜藏族自治州一带生息着 。但根据本世纪五十年代在晋宁石寨出发现的滇王墓,特别是其中出士的青铜铸器上,有一种编发的民族 ,其服饰和发式也与彝族近似,这些考古材料又证明,远在二千多年前的西汉 ,云南的昆明一带也有彝族的先民活动。根据考古发现的窜铜器图象,滇池附近的统治民族并非编发的彝族先民,而是建立滇国的滇族(其族属未定) ,但这至少说明,西汉时代的云南已有彝族先民的足迹。考古史料说明彝族先民居于云南的明证,是昭通县后海子东晋时代的霍氏墓壁画,其中有两列行人头顶梳尖髻 ,状如大小凉山彝族的“英雄髻 ”(俗称“天菩萨”),其身着的披毡也与彝族相同,尽管这壁画出自汉族统治者的墓室 ,却也不能不是彝族先民在一千五、六百年前就居住在昭通的力证 。以上考古、文献和彝文记述的有关材料说明,至少是在二千多年前,今云南和四川的广大地区已有彝族先民分布。更值得注意的是 ,彝文 、彝族传说和送魂路线,包括东汉时奉献《白狼歌》者,都是男子 ,这显然是父系确立后的反映,而在此以前的母系时代,彝族的发源地究竟何在?这仍是值得深入探索的问题。 彝族的各种不同支系由于历史和自然条件的差异 ,其族源的传说和有关史料也不尽一致,这都反映了彝族历史发展不平衡的特点。
关于“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谋略家”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sqyy]投稿,不代表乔德林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aodelin.com/zshi/202508-10563.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乔德林的签约作者“sqyy”!
希望本篇文章《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谋略家》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乔德林]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谋略家”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谋略家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1、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