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李柰褐斑穿孔病有哪些病原特征? ”话题很是火热 ,小编也是针对李柰褐斑穿孔病有哪些病原特征?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李 、柰褐斑穿孔病属半知菌亚门 ,尾孢属真菌 。分生孢子梗自分生孢子座上形成,丛生,橄榄色 ,不分枝,直或曲梗状,偶有分隔。分生孢子鞭状 ,或圆柱形,褐色,直或稍弯,3~10个分隔 ,大小24~120μm×3~5μm。
碧桃褐斑穿孔病,在河南郑州等地均有发生 。该病主要危害碧桃的叶片,也能危害新梢。常造成叶片上出现不同大小近似圆形的或不规则的孔洞 ,影响美观,也影响植株的光合作用,严重时叶片脱落。同时 ,该病也危害桃树、樱花、梅 、李、杏等 。
症状病株叶片首先出现红褐色小斑,随后逐渐扩展为圆形或近圆形、直径为1~4cm 、呈褐色的病斑;边缘清晰,有时呈紫色或红褐色 ,略带环纹;后期病斑两面出现灰褐色霉状物(以叶正面为多),即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病斑中部干枯脱落,形成穿孔 ,病害严重时,全叶布面穿孔,引起落叶。
病原该病病原菌为是核果穿孔尾孢菌CercosporacircumscissaSacc.,属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丛梗孢目。
发病规律病菌以菌丝体在病落叶上越冬 ,也可在枝梢病组织内越冬 。翌年春季在气温升高和降雨时,形成分生孢子,并借风雨传播 ,侵染叶片 、新梢和果实。该病的发生与气候、栽植密度等有关,一般多雨的年份或霉雨季节期间,发病较重;栽培密度过大 ,通风透光不良,或夏季灌水过多,也是促使该病发生的有利条件。
防治措施:
(1)加强栽培管理。碧桃园要合理施肥 ,避免偏施氮肥,宜多用农家肥 。注意排水,防止土壤表面积水。对粘重土壤要进行改良。适时修剪整形 ,剪除病枝,清除病落叶并集中烧毁 。适当密植,使其通风、透光。
(2)化学防治。碧桃发芽前,可喷洒波美3~5度石硫合剂 。发病期可喷洒等量式波尔多液;50%苯来特可湿性粉剂1000~2000倍液、65%代森锌600~800倍液。每隔7~10天1次 ,共喷2~3次。
关于“李柰褐斑穿孔病有哪些病原特征?”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sqyy]投稿,不代表乔德林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aodelin.com/zshi/202508-10656.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乔德林的签约作者“sqyy”!
希望本篇文章《李柰褐斑穿孔病有哪些病原特征?》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乔德林]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李柰褐斑穿孔病有哪些病原特征?”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李柰褐斑穿孔病有哪些病原特征?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