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安格尔的生平简介及对他代表作的评论”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安格尔的生平简介及对他代表作的评论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 ,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简介让-奥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尔(Jean-Auguste Dominique Ingres) 法国画家 。1780年8月29日生于蒙托邦,1867年1月14日卒于巴黎。他的父亲约瑟夫·安格尔是蒙托榜皇家美术院院士,母亲是皇宫假发师的女儿。自小父亲就培养他对艺术的兴趣 ,1791年安格尔被父亲送到图卢兹美术学院学习,1797年17岁时到巴黎,投入到雅克·路易·大卫的门下。那时 ,他非常热衷追求原始主义 。由于他用功 、认真,17岁的安格尔已经是一个很好的画家了。 当时,大卫(又译达维特)正担任拿破仑的首席画师。安格尔极受大卫的喜爱 ,达维特曾为他画过一幅肖像(右图):那微微皱起的眉毛下,有着一双认真思考的眼睛 。
1806年,安格尔赴意大利 ,1824年回到巴黎。后来,1834—1841年,他再度赴罗马 ,深刻地研究了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古典大师们的作品,尤其推祟拉斐尔·桑西。经过达维特和意大利古典传统的教育,安格尔对古典法则的理解更为深刻,当达维特流亡比利时之后 ,他便成为法国新古典主义的旗手,与浪漫主义相抗衡 。 [编辑本段]法国古典主义画派最后的代表作为19世纪新古典主义的代表,他代表着保守的学院派 ,与当时新兴的浪漫主义画派对立,形成尖锐的学派斗争。安格尔并不是生硬地照搬古代大师的样式,他善于把握古典艺术的造型美 ,把这种古典美融化在自然之中。他从古典美中得到一种简炼而单纯的风格,始终以温克尔曼的“静穆的伟大,崇高的单纯 ”作为自己的原则 。他的绘画吸收了15世纪意大利绘画、古希腊陶器装饰绘画等遗风 ,画法工致,重视线条造型,尤其擅长肖像画。在具体技巧上 ,“务求线条干净和造型平整”,因而差不多每一幅画都力求做到构图严谨、色彩单纯、形象典雅,这些特点尤其突出地体现在他的一系列表现人体美的绘画作品中,如《泉》 、《大宫女》、《瓦平松的浴女))、《土耳其洛室》等。
1805年 ,安格尔完成了“里维耶夫人肖像”一画,这幅肖像在色彩方面无疑也是安格尔的杰作之一 。匀整的颜色如同镶嵌一样和谐地结合在一起,色彩显示着形体 ,带有某些起伏的暗示,但没有求助于阴影。身体和衣服用象牙白突出出来,组成画面的受光部分 ,深蓝色的沙发则组成画面的阴影部分。这两种颜色都被纳入黑色的背景。红 、黄两色的小小变化无害于整体效果 。个性和朴实的表情、明暗和单纯——使这幅肖像别有一种优美滋味的就是这些。这幅作品于1806年在沙龙中展出,但是它“独特的、革命的 、哥特式的”风格特点招来了许多批评家的愤怒。事后,安格尔去了意大利 ,在那时奉承研究15世纪的佛罗伦萨绘画,目的是要把自己的风格提高到文艺复兴时期的水平和改造当时的绘画 。他曾说过:“艺术发展早期阶段的那种未经琢磨的艺术,就其基础而论 ,有时比臻于完美的艺术更美。 ”那时他被中世纪的艺术所深深吸引。
在1824年时安格尔在巴黎开办了自己的学校,那些追求原始主义的年轻人都投向了他 。追求直率而纯洁的原始风格,把宗教画当作心爱的体裁,对中世纪文艺复兴时代感兴趣 ,他认为使艺术健全的道路在于通过希腊人和拉斐尔·桑西(Raphael
Santi,1483-1520)去研究自然,注重细节的刻画,而主要是务求线条乾净和造型平整 ,他强调纯洁而淡漠的美,这是与达维特的艺术观点相对立的。在对待古希腊的态度上,安格尔无疑投入了更多的感情和热情。
安格尔的声誉如日中天时 ,也正是古典主义面临终结,浪漫主义崛起的时代,他和新生的浪漫主义代表人德拉克罗瓦之间发生许多次辩论 ,浪漫主义强调色彩的运用,古典主义则强调轮廓的完整和构图的严谨,安格尔把持的美术学院对新生的各种画风嗤之以鼻 ,形成学院派风格 。
安格尔生前享有很大的声誉,死后安葬在巴黎著名的拉雪兹神父公墓。 [编辑本段]比大卫更纯正的浪漫主义者安格尔崇拜希腊罗马艺术和拉斐尔,和大卫一样捍卫古典法则,但又对中世纪和东方异国情调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因而被一些艺术史家戏剧性地划入浪漫主义画派。
安格尔是一个对自然崇拜得五体投地的多情者 。安格尔在向希腊人和拉斐尔讨教之前,先学习了自然。他曾断言:“希腊人就是自然;拉斐尔之所以是拉斐尔,就是因为他比别人更了解自然。”不过 ,安格尔并不能完全放弃明暗的处理,他还使用很强的,鲜艳得过分而不真实的颜色 ,以弥补作品色彩的冷淡。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看安格尔的画通常会有这样的感觉:线条画得太乾净了 。正是这种线条的乾净把安格尔引向抽象,会使画面毫无内容 ,但为了表现明暗和反射(使作品富有内容),他也会把线条打断,使之带有“绘画性” ,可是在这种有如金属一般坚硬的“绘画性 ”中,却没有一般“绘画性”所必不可少的那种流畅和“灵魂”。如创作于1819年的《保罗与弗兰西斯卡》。当他的线条变得过于准确时,他就以细节来压倒它,画上一堆纯属低级的趣味的装饰物 。但当他模仿提香时 ,那简直就是拉斐尔,这时的作品就成为珍贵的杰作。当他初访罗马之后,他又完善了自己的绘画风格 ,越来越多的杰作出现了,他的艺术也到达了鼎盛期。 [编辑本段]拜倒在女人面前创造的真正艺术品安格尔对表现女性裸体充满了热情,他的自然道路就是爱神的道路 。他对女色的嗜好是深刻而一贯的。当安格尔的天才同青春美丽妖娆的女性结合在一起时 ,创造力往往是空前的。肌肉、曲线、酒窝 、柔韧的皮肤——一切的一切,我们都可以从他的油画上看到 。
如果说《保罗与弗兰西斯卡》不是一件成功之作,则《土耳其浴女》则是安格尔的优秀创作之一。画中的裸体组成了一个中间性的基调 ,小小的蓝、红、黄各色斑块,如宝石一样嵌缀其间,只是稍显模糊 ,但非常和谐一致。在女性美的表现上,安格尔克服了他那种感官上的爱好,赋予了它以传奇的魅力 。这幅画反映了安格尔借助众多的“洁净 ” 、“洗练”优美的人体来表现一种单纯与丰富、动态与静态的完美结合。每个浴女是一种“洗练”和“洁净 ”的形式,众多的“洗练”和“洁净”结合在一起就使得形式更为丰富。这冷静、幽雅精于用线和微妙的明暗色调来体现人体表达方式 ,是来自古典主义的传统;但是,这种真切而又超越真实,单纯而又变化丰富 ,柔美而又不柔弱甜媚的抽象意味,以及作品中所流露出来的浓郁的东方情调,是传统的古典艺术中所从未有过的。
安格尔把对古典美的理想和对具体对象的描绘达到了完美统一的程度 。在安格尔画的所有描绘女子裸体的油画之中 ,《瓦平松的浴女》和《泉》无疑是最好的二幅。《瓦平松的浴女》作于1808年,安格尔时年28岁。美妙的女子背影使他激动得竟至无暇过多顾及技术 。半明和半暗的调子在这柔嫩的背上颤动着。色彩虽然相当原始,却也不无悦人之处。绿色的帘子、浅**调的身体 、白色的床单、白色带红的绸头巾一一全部安排在一个平面上 ,如在镶嵌饰物中一样和谐地交织在一起 。
安格尔从1830年在意大利佛罗伦萨逗留期间就开始创作《泉》,但一直没有完稿。二十六年以后,当他已是七十六岁高龄时才画完此画。这幅画是安格尔的得意之作 。“泉 ”把古典美和女性人体的美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出色地表现了少女的天真的青春活力 ,是他毕生致力于美的追求的结晶。这虽是他晚年的作品,但所描绘的女性的美姿却超过了他过去所有的同类作品 。“泉”也是西欧美术史上描写女性人体的优秀作品之一。由此可见,安格尔的造型力纯粹是对现实的一种感性的占有,在他的构图创作中 ,只有当他的可能拜倒于女人面前时,他才创造了真正的艺术作品。
《朱庇特与海神》是充分衡量安格尔构图优缺点的一个很好的标尺。如果把海神这个形象取掉,这幅画就会变成一幅细节刻画完备无缺的平常的学院创作 。严格的理论原则和惊人的轻巧手法在这里汇为一体;但是 ,这样的结合产生不了真正的艺术。幸而画中有海神这个形象。这一形象的姿态之做作是明显的,她的色彩也很不得力,但安格尔却在海神身体的“平面和圆面”的交替中表现出他的激动 。海神的两只手和整个身体都表现着温存。在这种姿态中 ,她的身体已经成了听命于美学而非服从于感官的形象象征。 [编辑本段]艺术界公认的肖像画大师安格尔的肖像画之美,是艺术界公认的 。创作于1832年的《贝尔登肖像》无疑是最着名的一幅。人们称赞这幅肖像,说它是“生理的肖像 ,道德的肖像,整个时代的发现,智慧的权力 ,财富,自信,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路易·菲力普时代的正直的人”。所有这些,都非常完善地表现在这幅肖像上 。由于安格尔的精心的描绘和细节突出 ,使得他创造了一个足以表现整整一个时代的坚强人物的形象:这个形象同贝尔登本人的个性融合得如此紧密,以至现在已经很难把他们分开。
1801年安格尔以《阿伽门农的使者》一画获罗马大奖。此后到罗马学习和工作近20年,其间曾任罗马法兰西学院院长 。1824年回国为蒙托邦教堂绘制《路易十三的誓愿》 ,翌年被选为皇家美术院院士。由于他在绘画方面的杰出贡献,蒙托邦市在1863年授予他黄金桂冠称号。 [编辑本段]安格尔生平1780年8月29日 生于蒙托榜,他的父亲约瑟夫·安格尔是蒙托榜皇家美术院院士 ,母亲是皇宫假发师的女儿。
1786年 安格尔被父亲送入教会学校学习 。
1791年 进入图卢兹学院学习美术。
1793-1796年 充当乐队小提琴手。安格尔为了减轻家庭负担,在图卢兹剧院乐队充当第二小提琴手 。
1797年 安格尔来到巴黎,进入新古典主义大师达维特的画室 ,成绩突出。
1799年考入美术学院油画系;
1801年 以《阿伽门农的使者》一画获罗马大奖。
1805年 他在巴黎结识了司法官里维耶一家,创作了《里维耶夫人像》 。
1806年 赴罗马法兰西学院学习,自此一直在罗马学习工作到1820年。
1806-1820年 在罗马学习、创作和工作。
1820年迁到佛罗伦萨 ,接受了大批肖像画的订作;
1824年 在法国展出《路易十三的誓愿》,受到官方赞扬 。同年,在巴黎开办自己的学校。
1825年 被选为皇家美术院院士。
1835-1841年 担任罗马法兰西学院院长 。
1835年再次回到罗马,创作了一系列肖像素描和油画;
1841年回巴黎 ,继续创作多幅巨作
1856年 象征“清高绝俗和庄严肃穆的美 ”的最杰出的作品《泉》的诞生,标志着安格尔艺术达到光辉的顶峰。 1863年 蒙托榜市赠予他黄金桂冠。
1867年1月14日 因肺炎卒于巴黎,享年87岁。
隔着历史遥远的距离 ,重新把古典元素拿到当代来使用,赋予这些元素新的时代意义 。
18世纪欧洲盛行考古,许多知识分子专注于古典文化的研究。
大革命在政治上是切断的 ,在文化上却必须学习古典的延续。拿破仑是新古典主义真正的推动者,使新古典主义取代了巴洛克,成为全欧洲的新美学形式 。
大卫的作品可以说是法国大革命史上的一页最好见证。
大卫从激进到保守 ,也许说明了历史进程的曲折迂回。画家在形式上的贡献和意念美学方向上的保守,在大卫身上表现了特别明显的矛盾与冲突 。
戈雅的作品,可以从新古典跨越到浪漫主义 ,却同时又是写实主义 、印象派的源头,甚至启发了超现实主义,跨越好几个流派-戈雅只是更忠实于生命本身的伟大艺术创作者的典范吧!
新古典主义虽然在拿破仑失败之后逐渐失去了艺术上主导的力量,但是 ,透过学院的基本技术训练,新古典一直被视为一种正统。新古典的美学被等同于学院派,以扎实的石膏像基础素描训练 ,以均衡稳定的构图,以客观的解剖学知识,以严格的三度空间景深透视 ,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美学教育体系。
安格尔是新古典学院美术最主要的代表者 。
新古典主义最具代表性的雕塑家是卡诺瓦。
和安格尔非常相似,追求古典的优雅含蓄之美,使人体变得轻盈细腻 ,仿佛失去了重量,晶莹剔透。
欧洲的社会在19世纪经历政治的改革、社会风起云涌的革命狂潮,工业革命带动生活的节奏迅速往前发展 ,新古典仍陶醉在古典的怀旧中,优雅而无限感伤,终于湮没在兴起的浪漫主义的狂潮之中 。
关于“安格尔的生平简介及对他代表作的评论”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 ,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sqyy]投稿,不代表乔德林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aodelin.com/zshi/202508-12111.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乔德林的签约作者“sqyy”!
希望本篇文章《安格尔的生平简介及对他代表作的评论》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乔德林]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安格尔的生平简介及对他代表作的评论”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安格尔的生平简介及对他代表作的评论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